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橡树林里的秋天:卡扎科夫作品选

封面

作者:[俄]尤·卡扎科夫 著,非秦 译

页数:268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545366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卡扎科夫的短篇小说集,卡扎科夫的作品比较朴素,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他在俄罗斯文坛首先是一位“画家”,而且是“水彩画家”,被称为是大自然的歌手,在他笔下展现的是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当时被认为是“当代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家”。

作者简介

作者:尤·卡扎科夫 ,于1927年8月8日出生于莫斯科,著名前苏联作家。于1952年开始发表文章。卡扎科夫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文坛崭露头角,60年代是他创作旺盛的时期,70年代发表的作品不多。但他留下的文学遗产是丰富的,在他的文学档案中有大量未完成和未发表过的作品。

译者:非琴(1927年-1994年),本名潘痴云,外国文学翻译家、作家,毕业于上海俄专(现上海外语大学的前身),上海文联翻译家协会首批会员。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工作,翻译出版了多部文学名著,译文和译风追求简洁、明快,忠于原著,尤其对俄罗斯文学作品情有独钟,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是建国后帕乌斯托夫斯基压卷之作《一生的故事》(6卷)译者。译著有《一生的故事》《巴乌斯托夫斯基选集》《罗马故事》《爱情的最后一夜》《战争的最初一夜》《苏联现代文学欣赏》《火烈鸟的长袜》《罪与罚》《摆脱克格勃》《奥·基罗的童话》等20余部。另外,在报刊上发表译文40余篇,论文、杂文、散文20余篇,还有一些遗作尚未出版、发表。

本书特色

中俄文学作品翻译历史源远流长。20世纪,不少优秀的俄罗斯文学作品被译成汉语,对中国一整代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非琴20多岁从上海俄专毕业后,开始与文学翻译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对俄罗斯文学方面的翻译,留下了一大批俄罗斯文学译著,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出版。而今,随着中俄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对俄罗斯文化,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兴趣愈发浓厚。“非琴俄罗斯经典译文集”的出版是要把更多的俄罗斯文学精品介绍给中国广大读者,可以为国内喜爱非琴译作的读者提供的读本,同时对研究译者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推动中俄两国文学翻译事业进一步发展,促进和加强两国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录

目 录

夜1

寂静的早晨21

泰季39

橡树林里的秋天77

十二月里的两人101

小蜡烛115

你在梦中痛哭失声133

长久呼喊157

富有灵感的大自然的歌手205

关于莱蒙托夫211

弗拉季米尔·索洛乌欣219

别利韦杰尔别墅227

咱们去洛普申加235

费·波列诺夫和他的短篇小说255

译后记261

节选

我要在黎明前到达鸭湖,所以夜间就从家里出来了,好在早晨以前赶到那里。

路上铺着一层尘土,因而十分松软,我顺着这条道路往前走,时而向下,进入沟壑,时而登上小丘,有时穿过稀稀拉拉的小松林,林中有一股仿佛停滞不动的树脂味和草莓的清香,随后又从树林走进田野……没有任何人在后面追赶我,也没有迎面遇到过任何人——夜间只有我一个人。

有时沿路黑麦绵延不断。黑麦已经成熟,一动不动,在黑暗中柔和地发出微弱的亮光,弯向道路的麦穗轻轻触及我的靴子和双手,这轻轻的触摸好似默默无言的、羞怯的爱抚。空气温暖、清新,星星起劲地闪烁。有一股干草味和尘土味,偶尔还有夜间草地上稍有点儿发苦的清凉气味。田野那边,河对面,远方的森林后边,微弱的闪光若隐若现。

不久,那条柔软的、不会发出一点儿响声的道路躲到一边去了,我走上了一条沿着河岸慌乱地曲折蜿蜒、高低不平的、坚实的小路。开始闻到小河的潮湿气味、黏土味,冒出一股潮湿的冷气。在黑暗中漂流的原木有时会撞在一起,于是发出轻微、低沉的响声,仿佛有人用斧背轻轻地敲击木头。前边很远的地方,在河那边,燃烧着一堆篝火,好似一个明亮的光点,有时它在树后面消失了,后来又出现了,于是水面上延伸着一条断断续续的、狭长的光带。

在这种时候是很容易想起什么来的——突然回忆起遥远的、业已忘却的往事,一些曾经认识和亲近的人的脸紧挨在一起,围成一圈,出现在面前。幻想甜丝丝地涌上心头,渐渐地开始觉得,似乎这一切都是曾经有过的……仿佛从前就曾经经过由于潮湿而显得凉爽的沟壑和干燥的小松林。河水发黑,被冲毁的河岸上土块哗啦一声落到河里,在水中漂流的原木轻轻地互相碰撞着,一个个黑魆魆的干草垛时而出现,时而消失。还有那在默默无言的斗争中树枝已经弯曲了的树,还有那些长满水藻的小湖,有些地方在水藻间会露出一个个黑洞……只是怎么也想不起,这是在哪里,是什么时候,在生活中哪个幸福时刻。

我已经走了一个半钟头了,而离湖还很远。夜间走路是很吃力的,老是绊在树根上和田鼠扒起的土堆上,让人厌烦。由于怕走错了路,怕在陌生的森林里迷路,使人感到疲倦。我几乎已经后悔夜间就从家里出来了,并且想,是不是在树底下坐一会儿,等待天亮呢。这时,突然一个尖细、颤抖的声音传到了我这里来,这声音好像是歌声。我站住,侧耳谛听……不错,这是歌声!歌词听不清楚,只能听到拖得很长的“噢噢噢噢……啊啊啊噢噢……”然而我为这声音感到高兴,虽然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我却加快了脚步。歌声没有变得更近,可也没有远去,一直这样,像条紊乱的细线,绵延不断。“这是什么人呢?”我想,“是木材流送工人?渔夫?还是猎人?不过也许是像我一样,一个人在夜间走路,就在我前面,为了不感到寂寞,所以在唱歌吧。”

我走得更快了,很费力地走出一小片云杉林,穿过山杨树丛,最后在下边,在茂密的树林四面环抱的一个不大的峡谷里看到了篝火。篝火旁躺着一个人,用一只手托着头,望着火光,低声唱着。

我往下走的时候绊了一下,一根干树枝响亮地咔嚓一声,篝火旁的人住了声,很快转过身,跳起来,用手掌遮着篝火,朝我这边仔细张望。

“谁?”他惊恐地小声问。

“猎人,”我回答,说着走近篝火,“别怕……”

“我本来就没怕。”他脸上装出镇静的样子,“我怕什么!猎人就是猎人嘛……”

我匆匆冲着他的歌声赶去的这个人,原来是个罗圈腿的十六七岁的男孩子。他长得并不好看,瘦瘦的脖子上有个老大的喉结,还有一双很大的招风耳。他穿一件密密绗着的棉袄,一条油污的棉裤,一双厚油布高筒鞋。戴一顶好像是粘在头上的短檐小便帽。有几秒钟,他凝神注视,仔细打量着我,后来带着明显的好奇神情问:

“您是去打野鸭?”

“是啊,我想到湖上去。”我说,说着取下猎枪。

“哪个湖?”

我说明了。

“啊,这很近!”他让我放心,然后转过头去,对着河上侧耳倾听。

“刚刚不是您在喊吧?”稍过了一会儿,他问。

“不是……怎么?”

“我不知道,有人在大声叫喊……喊一声,沉默一会儿,又喊一声……我本想去看看,可是廖什卡,我弟弟害怕……”

他又不作声了。我听到了急速的、轻轻的脚步声,有人从河边往这儿,向篝火跑来。

“谢苗,谢苗!”听到了有点儿惊慌、但又十分高兴的、小男孩的声音。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从黑暗中跑到篝火的火光里,他穿着一件大得不合身的棉袄。一看到我,他立刻站住了。微微张开嘴,把目光从我身上转到谢苗身上。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橡树林里的秋天:卡扎科夫作品选》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57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