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向松祚
页数:235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3011275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p>·作者简介·
向松祚 早年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
学和中国人民大学,
先后留学英国剑桥
大学和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师从“欧
元之父”、国际宏观
经济学奠基人、
1 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他是哥
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杰出校友、纳斯
达克上市公司华友世纪创始人之一。对经
济学多个领域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著
作曾经荣获吴玉章奖、中国图书奖、全国
十佳经济读物奖。主要著作有:《(伯南克的
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不要玩弄汇率——
一位旁观者的抗议)》、《(张五常经济学)》、
《(五常思想)》(主编)、《(蒙代尔经
节选
nbsp; 序
尼克松一夜之间就下定决心。
1971年8月15日(星期日)晚。美国总统度假胜地戴维营(Camp
David)。尼克松发表电视讲话,宣告他“最全面的新经济政策”,核心是
中止美元与黄金之兑换,摧毁布雷顿森林协定之固定汇率体系。伴随
总统左右的是:财长约翰·康纳利(John Connally)、联储主席阿瑟·伯
恩斯(Arthur Burns)、负责货币事物的副财长(后来的联储主席)保罗·
沃尔克(Paul Volcker)、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保罗·麦克拉肯(Paul
McCracken)o
世界为之震惊和愤怒!“尼克松冲击”旋风瞬间席卷全球。最优秀
的经济学者一声叹息:无数高超智慧之士、多年呕心沥血所精心设计的
国际货币体系,竟然被轻松消灭!
人类终于迎来真正的、纯粹的美元本位制:国际储备货币(美元)之
发行再也不受任何约束。几年后的1976年,美国掌控的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IMF)通过《IMF章程第八条款第二修正案》,正式确立浮动汇率
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原则。自此之后,美国政府和IMF全力投入“战
斗”,迫使各国采取浮动汇率。
或许,连尼克松和他的谋士们也不会想到:没有约束的美元本位制
和浮动汇率体系,将给整个人类带来怎样的后果。然而,他们明白最重
要的一点:没有约束的美元和浮动汇率能更好地为美国利益服务!
1971年至今,全球基础货币供应量(储备货币)呈数十倍增长;平均通
货膨胀水平远超人类以往一切历史之通胀总和;金融货币危机频频爆
发;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严重背离;人类真实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缓;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愈演愈烈;如滔天洪水
般泛滥的国际热钱随时威胁着各国金融货币体系之稳定。尽管如此,
所有旨在建立国际经济金融新秩序、旨在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之努力,皆
付诸东流。美国是当今国际货币体系最大受益者,它岂能容忍任何人
去改革它乃至颠覆它?
毋庸置疑,美元霸权体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亦不是上帝赐予美国
之好运,乃是它立国两百多年来,无数优秀智慧之士顽强拼搏、艰苦奋
斗之结果。美国能完全支配全球货币金融以实现自身之最大利益,乃
是美国综合国力雄踞世界之巅的必然结果和最鲜明象征;反过来,金融
货币支配权则大幅提升和强化美国之综合国力。美国跃居世界之巅,
是近三个世纪以来,世界历史最重大之事件。我曾经尝试总结它兴旺
发达之经验,初步结论是:“制度是根本、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先导、金融
是手段。”美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异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其经济实力
迅速壮大之重要条件。然而,根本推动力却是它优越的政治经济制度。
简言之,允许每个人自由、充分地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力和想象
力之政治经济制度,从而吸引全世界最优秀人才为之服务,才是美国迅
速崛起的内在原动力。任何国家,其基本政治经济制度,若不能最大限
度地允许每个人自由发挥其思想资源、创造力和想象力,要想真正挑战
美国的全球霸权,不过是痴人说梦!
最近两年,人民币持续升值,好些朋友真的相信中国经济已经不可
一世,以为只要稍微耍些手段,人民币就可以成为全球储备货币或本位
货币。他们呼吁中国要抓住人民币升值“千载难逢”之机遇,迅速提升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甚至要将美元拉下马来!意愿之真诚良好,令人心
折。殊不知,世界哪有如此简单!
国际储备货币或本位货币,必定要以首屈一指的综合国力和产业
科技竞争力为坚强后盾。中国今日之综合经济实力、企业之国际竞争
力、科技创新之领先程度,许多方面与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甚至韩国
相比,都要稍逊一筹,哪里谈得上与美国抗衡?尽管美元相对世界许多
货币持续贬值、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持续攀升,但是,美国财政部《国际
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最新数据显示: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世界各
国打算抛弃美元、吸纳其他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美元本位制或美元霸
权体系,将长期笼罩人类经济。人民币要成为真正的强势货币,成为国
际储备货币或本位货币之候选者,还需要漫漫长路中的艰辛跋涉。我
早就指出:人民币之升值预期,纯属美日联手施压之结果,从基本经济
层面看,人民币绝对没有长期升值之内在基础,也远远算不上真正的国
际强势货币。
很不幸,数百年内忧外患、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好不容易赢得和
平发展经济之机遇,却又不得不面对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的压力和
困扰。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不断提高、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
易之比例不断上升、中国企业国际扩张速度不断加快,美元本位制的压
力和困扰乃至灾难将急剧增加。如何妥善应对美元本位制的巨大压
力、回避浮动汇率的内在风险,同时充分利用国际资本为中国经济服
务,乃是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发展战略所面临的最困难、最重要之问
题,其对中国总体发展战略之影响,至深且巨。
本书包含三大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美元本位制如何支配全球金融货币体系。国际货
币体系演变遵循著名的“大国定理”或“帝国定理”。笔者将透彻阐释
该定理,并以此为基础,详尽解释美元本位制的历史渊源、演变历程和
游戏规则。大国定理最重要的含义是: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必将采取
一切措施,以强化储备货币之霸权地位,赢得最大的铸币税收入。1933
年罗斯福拒绝伦敦国际经济和货币会议之汇率稳定方案;1944年美国
否决凯恩斯的“国际通货计划”;1950年IMF被迫修改运行规则,以迁
就美元霸权体制;1971年尼克松总统中止美元与黄金之兑换;1976年
IMF迫于美国压力通过《IMF章程第八条款第二修正案》;1985年签署
著名的《广场协议》;2007年美国操纵IMF实施《对成员国政策双边监
督之决定》,等等。以上只是美元霸权历史上的少数著名事件。笔者将
运用大国定理之逻辑,对20世纪国际货币体系风云激荡之历史,给予
深刻而统一的解释,目的是探索美元本位制下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策略。
第二个主题是:人民币升值预期综合征。毫无约束的美元本位制
和浮动汇率体系,触发滔天洪水般的全球流动性过剩,深刻地改变了人
类经济和我们的生存方式,导致全球性的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严重背
离。迫于美国的压力,允许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快速升值,人民币升值预
期的自我实现,已经触发了国际热钱经由无数渠道流人中国,大肆炒作
房地产和股票,资产价格泡沫愈演愈烈,将成为威胁中国货币、金融和
整体经济稳定之最大隐患。笔者的基本贡献是:以简洁、严谨的理论模
型,阐明“人民币升值预期综合征”。①人民币升值预期综合征最突出的
特征有二:其一,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之背离;其二,货币政策完全失去
效力。
第三个主题是:中国金融开放之基本战略。美元本位制长期笼罩
人类经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最基本现实。我们别无选择,至少可见
的将来如此。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货币和资本市场,同时尽力规避美
元本位制、浮动汇率体系和国际热钱冲击所伴随的巨大风险,是中国金
融开放战略的基本出发点。迅速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彻底对内放开
金融体系;消除国有垄断、允许国内资本平等参与所有产业之竞争发
展;慎重对外开放金融行业和资本市场;严格监管国际热钱忽来忽去,
是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
19世纪后期,摩根财团的缔造者J.P.摩根(J.P.Morgan)远赴欧
洲拜师学艺。当年轻的摩根徘徊于伦敦金融中心著名街道之上时,英
格兰银行创始人的一句话始终在他脑海萦回:谁控制金融,谁就控制了
世界。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摩根实现了梦想:他将世界金融中心从
伦敦转移到纽约。“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摩根重整了新大陆”,是人们
对摩根金融伟业最好的赞美。今日中国,多么需要摩根这样的英雄豪
杰!多么需要能够创造摩根式英雄豪杰的公正自由的竞争环境!“师
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金融崛起世界之必由之路。然而,重视税收、忽
视金融,似乎是古老相传的中国思维,至今依然禁锢着许多人的头脑。
既担心“刺激”泡沫,又害怕“戳破”泡沫。
——中国货币政策之两难及出路
一、加息无济于事
加息再成市场焦点,市场显然担心加息。2007年1月26日,谣传
央行马上加息,国内股市应声下调。2月l 3日,加息谣言卷土重来,香
港股市大跌近500点。2月27日“黑色星期二”,股市暴跌,市场忧虑
再次加息亦是重要诱因。股市那么多聪明智慧之士,不明白他们为何
如此担心加息。个人之见,此类担心近乎杞人忧天。
理由很多,举其要者如下:
其一,今日央行货币政策重心是吸收过多流动性,2006年屡次加息
收效甚微,众人皆知。央行主要负责官员多次申述加息绝非吸收流动
性之善策,尤其是吴晓灵女士发表的多篇文章①,观点鲜明,毫不含糊:
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条件下,利率不是吸收流动性之有效工具,可选
择的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是
否愿意大量吸收央行票据,需要权衡利率水平和资金供求,无法强制性
吸收过度流动性。那么,“通向罗马之路”似乎就只有一条:尽管吴晓灵
女士说对冲过多流动性要采取多种手段,但主要手段似乎只是提高法
定准备金率,“流动性过剩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对市场没有多大震动。”
果不其然,农历新年前夕,央行再次宣布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率
达到10%,近期历史最高水平是13%)。市场人士竟然如此担心央行
再次加息,实属多余。
其二,2006年以来,中国真实经济各项指标(包括产出增长、投资增
速、消费物价指数等等),亦不支持加息。今年头两个月之物价走势,继
续呈现放缓趋势。也就是说,从真实经济层面观察中国经济,并没有
“过热”和“流动性过剩”,许多论者都指出这一点。即使考虑到资产价
格暴涨的财富效应,潜在通胀压力亦不足为虑。②中国过多流动性的主
要表现是资产价格(股市和房地产)暴涨。加息无法吸收此类流动性过
剩,反而有可能伤害真实经济之增长(尽管加息对信贷资金投放的影响
有限)。央行自会权衡利弊。
其三,加息尽管无效,市场却会过度反应(0versh00ting)。股市、房
地产价格泡沫势不可挡,央行似乎不能坐视不管。然而,若加息真的彻
底改变市场预期,“戳破”泡沫,乃至引起市场恐慌和经济衰退,到时千
夫所指,央行就难辞其咎。因此之故,央行投鼠忌器,不会频繁加息。
相反,采取提高准备金率之策略,对社会公众投资(借款)决策之影响间
接,触发预期逆转之可能性较小。当然,此乃个人之推测,央行从未如
此明说。不过,1985一1996年日本央行货币政策饱受指责:1985一1989
年之货币政策,火上浇油,造成日本资产价格巨大泡沫;1989—1996年
之货币政策,“戳破”泡沫之后,又落井下石、雪上加霜,导致日本经济长
期通缩和衰退。中国人民银行是否是在吸取日本央行之教训,不想直
接针对股市下手,或避免“戳破”资产泡沫、引火烧身,不得而知。但吴
晓灵女士多次讲话,明确指出要吸取日本泡沫经济之教训。
其四,最近高层人士和主管部门纷纷发表言论,明确宣称中国股市
有泡沫危险。国资委要调查国有大型企业参与炒股;银监会要调查信
贷资金流入股市(国有企业许多资金自然是信贷资金)。两类资金占股
市总资金比例可能不大,却是“主力”或“主导”资金,翻手为云,覆手为
雨,势力之大,不可小视。中国人民银行加息能否遏制或影响国有企业
获取信贷资金?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加息完全不会影响国有企业之信
贷资金来源。一般而言,利息不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之有效机制,基本
原因则是我国基本企业制度是竞争性民营企业和垄断性国有大型企业
并存(尤其银行业是国有大型企业垄断)。前者即使愿意支付高额利
息,亦难以获得信贷支持;后者即使只支付低利息,亦有用不完的信贷
资金(直到2006年,全部银行信贷资金约70%以上为国有企业所有,民
营企业拿到的信贷资金不到30%;然而,国有企业贡献的GDP却只有
三分之一)。由此简单数据和基本制度安排出发,我们就知道:中国人
民银行加息从来就不是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对于遏制流动性过剩、遏
制信贷资金和国有企业资金参与炒股收效甚微。此亦是央行不选择加
息的重要理由。
其五,加息不仅不能吸收过多流动性,反而会进一步刺激外部热钱
流人,加剧流动性过剩。加息让热钱多赚利息是原因之一(顺便说一
句:好些学者和负责官员声称人民币每年升值5%不算大幅度,非常错
误。依照今日国际利率水平,人民币单边升值5%是非常大幅度的升
官督官办和权力垄断,更是中国产业发展长期挥之不去的梦魇,仿佛让
个人自由参与金融和其他战略产业之竞争,天下就要大乱似的。是从
根本上彻底抛弃此类陈腐思想的时候了。
衷心盼望更多智慧之士参与中国金融战略之辩论和实践。唯有最
大限度地激发国人之天赋才智,让华夏英雄竞相逐鹿于国际经济金融
货币之广阔舞台,我们才可能拥有真正强大的经济,人民币才有可能成
为真正的国际货币,中国才真正有实力对美元霸权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