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遗址类纪念性建筑及设计

封面

作者:侯兆铭著

页数:11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223293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深入研究靠前外遗址保护思想的基础上,综合地运用分析、归纳、演绎的方法,同时借鉴符号学、类型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美学及城市设计相关理论,着重从遗址类纪念性建筑创作研究入手,指出了遗址类纪念性建筑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现代模式的遗址类纪念性建筑的设计理论。本书可供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人员、建筑管理与施工管理人员、高等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参考。

作者简介

侯兆铭,大连民族大学,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建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副教授,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1999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建筑学学士学位;2002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建筑学硕士学位;2008年8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9月—2006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任所长职务;2006年4月—2018年6月,历任学院科研助理、副系主任、系主任、副院长;2015年10月-2018年2月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挂职)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学位,师从中国建筑大师梅洪元教授,具有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已经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均发表在《建筑学报》、《低温建筑技术》、《华中建筑》、《重庆建筑》、《新建筑》、《城市建筑》等建筑学专业期刊或相关国际会议上。

本书特色

本书是建筑创作理念类的高端读物,理论新颖,文字风格轻松易读,是相关人士的休闲阅读好选择。

目录

第1章绪论/001

1.1 纪念性建筑发展概述/ 002

1.1.1 纪念意义的产生/ 002

1.1.2 纪念场所的雏形/ 005

1.1.3 纪念性建筑类型与特征/ 006

1.1.4 纪念性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008

1.2 本书研究界定/ 012

1.2.1 选题背景与研究范畴/ 012

1.2.2 研究方法与写作内容/ 013

第2章遗址类纪念性建筑内涵界定/015

2.1 遗址类纪念性建筑概念界定/ 016

2.1.1 遗址概念/ 016

2.1.2 遗址特定属性研究/ 017

2.1.3 遗址类纪念性建筑概念/ 018

2.2 遗址类纪念性建筑与建筑的“纪念性” / 018

2.2.1 “纪念性” 的来源/ 018

2.2.2 “纪念性” 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 019

2.2.3 遗址类纪念性建筑的“纪念性” / 019

2.3 遗址类纪念性建筑的价值定位/ 021

2.3.1 历史价值/ 021

2.3.2 情感价值/ 023

2.3.3 经济价值/ 024

2.3.4 价值定位/ 024

2.4 本章小结/ 025

第3章遗址类纪念性建筑理论建构/027

3.1 遗址保护理论研究/ 028

3.1.1 国外保护思想/ 028

3.1.2 国内保护思想/ 030

3.1.3 国内保护特殊性问题/ 031

3.2 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理论研究/ 033

3.2.1 遗址与历史地段关联性研究/ 033

3.2.2 历史地段中遗址类纪念性建筑创作制约原则/ 033

3.2.3 历史地段中遗址展示方式研究/ 034

3.2.4 新旧建筑协调理论研究/ 036

3.3 遗址类纪念性建筑创作观念/ 038

3.3.1 凝聚主题思想/ 038

3.3.2 深化文化内涵/ 042

3.3.3 传承地域精神/ 046

3.3.4 弘扬时代特征/ 047

3.4 本章小结/ 048

第4章遗址类纪念性建筑整体设计/049

4.1 设计原则/ 050

4.1.1 整体性原则/ 050

4.1.2 连续性原则/ 052

4.1.3 召唤性原则/ 054

4.2 设计手法/ 057

4.2.1 模式与符号/ 057

4.2.2 象征与隐喻/ 057

4.2.3 约定与模糊/ 058

4.2.4 拓扑与重构/ 059

4.3 设计方式/ 060

4.3.1 嵌入式设计/ 060

4.3.2 改造式设计/ 060

4.3.3 开发式设计/ 060

4.4 主体内容/ 061

4.4.1 有意味的形式——形象设计/ 061

4.4.2 有韵味的氛围——空间设计/ 069

4.4.3 有品位的境界——环境设计/ 074

4.5 拓展内容/ 081

4.5.1 内在秩序设计/ 081

4.5.2 建筑细部设计/ 082

4.5.3 材料质感设计/ 082

4.5.4 光色环境设计/ 083

4.6 本章小结/ 084

第5章遗址类纪念性建筑创作实验/087

5.1 “七三一遗址”理论研究/ 088

5.1.1 历史沿革/ 088

5.1.2 可行性分析/ 092

5.1.3 实例分析评价/ 094

5.2 “七三一遗址”保护开发的方案探索/ 097

5.2.1 创作定位/ 097

5.2.2 创作理念/ 100

5.2.3 创作方案/ 102

5.3 “七三一遗址”创作反思/ 104

5.4 本章小结/ 105

本书小结/107

参考文献/110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遗址类纪念性建筑及设计》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5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