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

封面

作者:桂扬清著

页数:195页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46493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作品被译成许多种语言。他的剧本在很多国家上演,研究他的人遍及全世界。  我国介绍和研究莎士比亚的工作起步较晚。1839年一1840年,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一书才首次将诗人莎士比亚的名字介绍到我国。190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查尔斯·兰姆和他姐姐玛丽·兰姆合写的Tales from Shakespeare(1807)-书的中译本,书名为《吟边燕语》,包括20部莎剧的故事,译者为林纾和魏易。我国早期话剧阶段上演的莎剧都是根据这些故事加以改编的。“五四”运动以后,莎士比亚的剧本被陆续译成中文,莎剧演出也就采用这些译本了。几十年来,经过莎学研究者和文艺工作者不懈的努力,我国在莎士比亚作品翻译、莎剧演出和莎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本人较早就接触了莎士比亚的作品,但较晚才从事莎学研究。抗战时期我在高中读书的时候,对英文课本里编入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特别喜爱,唯因篇数太少,感到很不满足,便自己阅读了Tales from Shakespeare,获益匪浅。进人大学后我又阅读了莎氏的一些剧本,更感莎剧思想内容深刻,风格独特,但我未作系统的研究。“文革”以后,我才在教学之余开始研究英国古典戏剧,着重研究莎士比亚,曾就莎氏生平及其作品等方面写过一些文章,还在一部著作中撰写了莎士比亚专章。但是,我总觉那些文字不全面,很想比较全面、比较真实、比较公允地将这位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介绍给我国广大读者,于是我就写了《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修订版)》。

本书特色

桂扬清著的《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修订版)/外教社外国文学研究丛书》从剧作家和诗人角度研究莎士比亚,较为客观地介绍了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及其生活的时代,按照莎士比亚的三个创作时期对其的主要剧作及诗歌等作品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并对莎士比亚作品在我国的翻译传播、对我国剧作家戏剧创作的影响等进行了阐述。

目录

第一章 童年和青少年时代
第一节 故乡和家庭
第二节 宗教信仰和学历
第三节 最初的工作和仓促的婚姻

第二章 闯荡伦敦
第一节 背井离乡去伦敦
第二节 抓住机遇
第三节 从演员到剧作家

第三章 保护人和情妇
第一节 保护人
第二节 情妇

第四章 辉煌的岁月
第一节 集演员、剧作家和股东于一身
第二节 富有的绅士

第五章 荣归故里
第一节 离别伦敦回故乡
第二节 回故乡后的生活
第三节 立下遗嘱
第四节 永别人间

第六章 关于莎剧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剧本写成的年代
第二节 剧作的分类和分期
第三节 著作权问题

第七章 第一创作时期的剧作
第一节 历史剧
第二节 喜剧
第三节 早期的悲剧

第八章 第二创作时期的剧作
第一节 悲剧
第二节 喜剧

第九章 第三创作时期的剧作
第一节 传奇剧
第二节 历史剧

第十章 莎剧的魅力
第一节 深刻的思想内容
第二节 独特的风格

第十一章 剧本以外的诗
第一节 诗
第二节 十四行诗

第十二章 莎士比亚在中国
第一节 从译莎剧故事到译莎氏作品
第二节 从演莎剧故事到演莎氏剧本
第三节 莎剧对我国剧作家的影响

附景一 莎士比亚的成功之路
附录二 谈莎翁作品译

《埃文河畔的巨人莎士比亚》后记
参考书目

节选

  《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修订版)》:  莎士比亚第二创作时期是1601-1607年,也是伊丽莎白一世统治的末期和詹姆斯一世继位的初期。伊丽莎白统治的末期,社会情况不如以前,无论在政治上或经济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女王不像从前那样有威信,资产阶级对她的专制主义表示不满,议会对她的某些做法表示反对,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也日益增长。有的贵族甚至企图推翻女王的统治。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逝世,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王位,成为英国的詹姆斯一世。莎氏第二创作时期的后四年是在詹姆斯一世统治的初期。詹姆斯一世提出君权神授的理论,禁止议会干预朝政。议会不顾他的禁令,不同意他时常要增加税收和拨款,而要求他进行政治和宗教改革,要求言论自由,于是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伊丽莎白时代,天主教徒一向反对王室。詹姆斯一世时期,英国同西班牙发展了友好关系,天主教徒与国王的关系逐步改善;而原来拥护国王的清教徒则反对国王,认为反对国王就是爱国。至于其他方面的情况,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的末期相比,并没有什么改善。人民群众中很多人认为世风颓败,忧心忡忡。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的末期,莎士比亚认识到他的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非常尖锐的矛盾,他觉得很不愉快,以至愤世嫉俗。看到悲剧颇受观众欢迎,他便以凌厉的气势再写悲剧,在这第二创作时期中写了八部以古代或外国故事为题材的悲剧。他的悲剧是悲惨的,主人公最终都死亡。有的主人公是有理想且有英雄气概的青年,有的是有战功的将领,有的是一国之君或有影响的贵族。他们中有的是由于本人与现实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导致个人毁灭,大多数人的死亡除客观原因外,也与本身的过错有关,个别人的灭亡似乎主要由于本身的过错。现按它们写成时间的先后分别予以评介。  《朱利叶斯·凯撒(西泽)》(JuliusCaesar。1601)是莎氏第二创作时期中所写的第一部悲剧,取材于古希腊传记作家普卢塔克的《凯撒、安东尼厄斯、布鲁特斯的生平事迹》,但在结构方面可能受到一个没有保存下来的剧本的影响。此剧是写凯撒很专制,还有野心,以致引起布鲁特斯和卡修斯等一派人的反抗。故事大部分发生在罗马,后来在萨地斯及菲利比附近。  凯撒要做国君的时候,以马库斯·布鲁特斯和卡修斯为首的一派人很不赞成。他们认为凯撒野心勃勃,如果让他做了国君,罗马人民就会失去已有的自由,于是预谋要杀掉他。趁凯撒在元老院与元老们聚会时,布鲁特斯请他立刻下令赦免一个被放逐的人,凯撒坚决不同意,布鲁特斯一派人就将他杀死。他们认为自己有正当的理由,便到广场上去向市民们宣布凯撒被杀的原因。布鲁特斯说:“不是我不爱凯撒,而是我更爱罗马。”“因为他野心勃勃,我才把他杀了。”他还说:“我既然为了罗马的利益而杀了我最好的朋友,如果我的国家需要我死,我就用这把剑结束我的生命。”众市民就表示拥护布鲁特斯,欢呼着要让他代替凯撒的位置。  布鲁特斯一走,深受凯撒宠爱的马库斯·安东尼厄斯就以煽动性的语言向市民发表演说:他推翻布鲁特斯所说的话,否定恺撒有野心。市民们一听,又觉得他的话说得很有道理,认为凯撒死得冤枉,大骂布鲁特斯一派人是叛徒。然后安东尼厄斯就指着已经送到广场上的凯撒的尸体,将他被杀的情景描述了一番。市民们感到很悲愤,他们要为凯撒复仇,要去烧掉布鲁特斯的房子,去找那些叛逆。眼看市民们就要暴动,安东尼厄斯再对他们说:凯撒曾立下遗嘱,要给每一个罗马公民75个德拉克马①,还要把台伯河那边他所有的散步场所、私人园亭和新辟的花园全部赠给他们,供他们散步游乐。众市民更为激愤,就闹起来了,布鲁特斯一派人被迫逃离罗马。趁此时机,奥克塔维厄斯·凯撒和安东尼厄斯就率领大军追击布鲁特斯一派人。布鲁特斯决定向菲利比进军的前夕,他看见一个鬼魂(凯撒的鬼魂),感到非常恐惧。鬼魂说他是布鲁特斯的随身厉鬼,他也要去菲利比。两军交战中,卡修斯以为自己带领的军队就要失败,为了不做俘虏,他叫身边的仆人将他刺死。最后布鲁特斯也被敌人逼到山穷水尽之境,他便要他的仆人拿着他的剑,让他扑剑自杀。这时候,奥克塔维厄斯传令全军休息。  对于历史上的朱利叶斯·凯撒,评论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凯撒是最高贵的人,杀害他是一种违反常情的罪恶行径;而另有人认为,凯撒是_个野心勃勃的暴君,杀死他是爱国的罗马人所采取的勇敢行动。作为剧作家,莎氏自然要考虑到广大读者和观众,他的观点并不如此极端。在莎氏笔下,凯撒是个有本领的人,他南征北战,战功显赫;但他骄傲自大,独断专行,还有野心。至于布鲁特斯,他善良正直,是个高贵的罗马人。他爱凯撒,更爱罗马。他杀死凯撒不是出于私怨,而是为了大众的利益。杀了凯撒后,卡修斯对安东尼厄斯很不放心,而布鲁特斯认为他们可以跟安东尼厄斯做朋友。他不仅不伤害他,还准许他和其他人把凯撒的尸体抬到广场上,让他向市民们发表演说,允许他称道凯撒的好处。安东尼厄斯口头上表示愿意跟布鲁特斯他们合作,实际上他把布鲁特斯一派人看作叛徒。但当布鲁特斯自杀后,他对布鲁特斯评价很高。他说布鲁特斯是他们那派人中最高贵的罗马人,除他一人以外,其他的人都是因为妒忌伟大的凯撒而杀害他的;只有他才是为全社会,为所有罗马人的利益而参与了谋杀凯撒的集团。他的一生是高贵的。  ,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48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