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饲料添加剂手册-(第2版)

封面

作者:佟建明

页数:399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8111722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关于饲料添加剂的概念,目前有种种不同的解释。根据《饲料工业标准汇编》,饲料添加剂的定义是: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质被称为饲料添加剂。关于饲料添加剂的分类方法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总体上将饲料添加剂分为营养性添加剂、非营养性添加剂两大类。营养性添加剂指用于补充饲料营养素不足而使用的饲料添加剂;非营养性添加剂指为保证或改善饲料品质、改善和促进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使用的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很多,使用方法也各有不同,但是总体上都应遵从科学、实用、有效的原则,否则将事与愿违。营养性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第一要注意其使用的必要性,在准确检测基础饲料中各项营养成分的含量之后,再根据具体动物的营养需要,确定相应添加剂是否需要补充和要添加的具体数量;第二应注意其使用的准确性,要根据具体使用的添加剂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具体饲料产品对添加剂产品的要求确定实际生产中所使的添加剂产品和添加数量;第三要注意各类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关系,研究证实,只有平衡才会使营养成分的利用率最高。有些营养性添加剂如果添加量过高不仅增加饲料成本,而且还会对动物产生毒副影响,已研究证实,生素A和维生素D超量添加将破坏其他营养物质的正常代谢,并明显抑制动物生长。因此综上所述,营养性添加剂使用应遵守的原则是:必要、准确、避免过量的毒副作用。

本书特色

《饲料添加剂手册(第2版文化部财政部送书下乡工程指定用书)》在编写过程中努力吸收新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际产品介绍中也努力从全、新角度把握具体添加剂产品的介绍。内容包括饲料添加剂概论、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氨基酸添加剂、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非蛋白氮添加剂、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饲料安全、预混料的配制等。

目录

第一章 饲料添加剂概论第一节 饲料添加剂的概念及作用第二节 饲料添加剂分类第三节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四节 饲料添加剂的管理
第二章 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第一节 维生素的分类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的特点及应用第三节 维生素的需要量和最佳维生素营养第三章 氨基酸添加剂第一节 蛋白质、氨基酸营养第二节 饲料中应用的合成氨基酸及其添加原则第三节 理想蛋白的研究及应用第四节 氨基酸平衡营养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第四章 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第一节 概况第二节 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功能和应用第五章 非蛋白氮添加剂第一节 反刍动物氮营养特点第二节 饲用非蛋白氮的品种及其使用第三节 非蛋白氮在反刍家畜饲料中应用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第一节 生产促进剂第二节 饲料品质改进剂第三节 饲料保藏剂第七章 饲料添加剂与饲料安全第一节 饲料安全的重要性第二节 饲料添加剂与饲料安全第三节 我国在饲料安全问题上的重大举措
第八章 预混料的配制第一节 预混合饲料第二节 复合维生素预混料的配方设计第三节 微量元素添加剂预混料的配方设计及计算参考文献

节选

版  前言
    《饲料添加剂手册》自2001年出版以来,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厚
爱,特别是有些读者还通过电话对书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咨询,同
时还提出了颇有价值的修改意见。借此再版之际,编者谨向各位
关心、关爱本书的读者致以崇高的敬意。编者依据我国饲料添加
剂的发展状况和读者反馈的意见,在原有基础上对本书进行了适
当修正,以保证书中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由于编者的能力所限,书中会有许多不足或错误之处,敬请广
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7年5月

第四章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
第一节概    况
    微量元素有8种:铁、铜、锰、锌、钴、碘、硒、钼(钼仅对牛、羊、
鸡,猪无钴指标)。常需补充的有铁、锌、铜、锰、碘、钴、硒(钴仅对
反刍动物)。我国猪、鸡饲养标准有铁、锌、铜、锰、碘、硒需要指标。
    动物营养学研究证实,动物必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如铁、铜、
锰、锌、钴、碘、硒、铬等,存在于动物肌肉、内脏、血液的蛋白质及消
化液中,具有调解体组织的胶质性、膨化性、渗透性、穿透性及各种
化学反应,保持身体的恒定和肌肉或神经的兴奋,促进酶激活、解
毒等重要生理功能。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需要量虽低,却不可缺
乏。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动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与基础饲
粮中微量元素提供量差距较大,故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含微量元
素的饲料添加物。选择各种微量元素添加物时,必须考虑它们的
生物利用性、稳定性、物理性质和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含量等。
饲料原料中常缺乏微量元素,所以在全价饲料中一般要添加微量
元素预混料。为更好地满足动物的需要量,提高配合饲料中微量
元素的利用率,就必须弄清各种矿物元素的生物学效价。现在人
们普遍认为,“有机”或“蛋白源”的矿物元素比许多常用的无机矿
物元素的生物学效价高,同时,在多数情况下,在日粮中添加这些
有机矿物元素可以提高饲料采食量、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母猪
的繁殖性能和各个阶段猪的健康状况。这些结果表明,有机微量
元素除了利用率较高外,由于矿物元素参与机体内所有的生化反
应,在代谢和生理方面还有一定的优势。随着人们对蛋白质螯合
微量元素的作用方式的认识,它们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等
方面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同时,由于它们的消化、吸收率较高,需
要量相对较低,排出量较少,对保护环境有利。微量元素添加物主
要是无机盐产品,如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铜等;而使用简单有机
酸盐类产品(如柠檬酸铁)和微量元素一氨基酸螯合物(如氨基酸
铁)可提高微量元素的吸收率。为了满足猪对矿物元素的需要量,
通常在日粮中添加矿物元素的无机盐,如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
这些无机盐在消化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分解成离子,随后被机体
吸收。当然,它们也可能和日粮中的其他分子形成复合物而难以
为机体所吸收,如果它们完全形成了复合物,则生物学效价为零。
可见,机体对矿物元素的利用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为安全起见,
日粮中的添加量常高于最低需要量,这不仅导致养分过剩和不必
要的浪费,并且对环境产生明显的危害。因此,人们对有机态或螯
合物微量元素,即常说的蛋白质螯合物或氨基酸态微量元素的兴
趣越来越浓厚。
    蛋白质螯合态微量元素的生产过程如下:水解蛋白源,形成氨
基酸和肽的混合物,然后矿物元素的硫酸盐和蛋白水解产物在适
应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含螯合矿物元素的复合物(Hynes和
Kelly,1995)。自然条件下,许多矿物盐类以蛋白质螯合物的形式
存在。在小肠,这些螯合物利用肽或氨基酸的吸收通道,而不是矿
物元素离子的吸收通道。从而避免了与利用同一通道吸收的矿物
元素之间的竞争。因此,这些螯合态的矿物元素生物学效价高,而
且很容易运转,因而也促进了肠道的吸收。它们更加稳定,保护了
日粮中其他养分和它们发生的不利生化反应(降低吸收率)。还有
人以为,这些螯合态的矿物元素在特定组织、靶器官或功能位点发
挥特定功能。所有这些优点都使得在日粮中使用螯合态的矿物元
素有很大的吸引力。蛋白质螯合态的微量元素要比其他类型的微
量元素在吸收通道竞争、元素之间竞争和在体内利用率方面似乎
更好一些。而生产研究也表明蛋白质螯合态的微量元素比氨基酸
螯合态微量元素要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
第二节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功能和应用
一、铁(Iron.Fe)
    (一)营养功能及缺乏症
    铁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是参与一些重要酶类的合成和组成,诸
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与触酶等等;
特别是对体内氧的输送和各个氧化系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证
明:①三羧循环中有1/2以上的酶(因素)含有铁,或者是在有铁存
在时才能发挥生化作用。②缺铁可使细胞内DNA合成受到抑
制,正常肝细胞内的线粒体异常,细胞色素c含量减少,从而使蛋
白质的合成和能量的利用率降低。③缺铁可使体内无机盐及维生
素的代谢紊乱。动物体内铁约有60%~70%存在于血红素中,约
20%铁和蛋白质结合形成铁蛋白,贮存于肝、脾、骨髓中;其余铁存
在于细胞色素酶及多种氧化酶中,在呼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畜禽缺铁常表现为贫血,腹泻,饲料利用效率降低,免疫功能
降低,还可能对免疫系统有持久的作用,以至体重和体长的生长发
育受到不良影响。动物体内铁含量过高过低都可增加细菌和寄生
虫感染的敏感性。畜禽中以乳猪最易因铁不足而引起营养性
贫血。
    绝大多数饲料中的铁含量是比较丰富的,多在80 mg/kg以
上,加之铁在动物体内循环利用率很高,故在一般情况下的成年家
畜很少缺铁的。但由于饲料中铁的吸收率很低,仅5%~10%故
对于需铁量较多的畜禽,例如,2~4周龄内的哺乳仔猪,畜禽生长
期,高产畜禽则容易不足,需要补充。另外,在地区性缺铁(如盐碱
干燥土壤中铁溶解性差),动物有肠道疾患和寄生虫,用未脱毒棉
籽饼以及为了相关微量元素间平衡需要等情况下,也需注意补铁。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饲料添加剂手册-(第2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