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孙子兵法全鉴-典藏诵读版

封面

作者:余长保

页数:320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80523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是迄今可以见到的世界上早的兵书,也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湛、逻辑缜密。历代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今天,《孙子兵法》已不仅仅是一部兵书,更是一本蕴含了处世哲学、商战谋略的典籍。本书将《孙子兵法》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阐发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生活和商业活动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并附赠配乐诵读音频,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孙子兵法》这一谋略宝库中所包含的智慧。《孙子兵法全鉴(典藏诵读版)》为典藏版基础上的诵读版。

作者简介

余长保,男,1974年生,河南信阳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学专业学士学位。曾经从事中学语文的教学工作5年。其作品多以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有的放矢,并且立意新颖,文字优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出版的作品有:《越淡定越幸福》、《孝经全鉴》《徐霞客游记全鉴》《智囊全鉴》《左眼识人 右眼读心》《三句话打动他人心》等多部作品。

本书特色

《孙子兵法全鉴(典藏诵读版)》在对《孙子兵法全鉴》典藏版进行修订的基础上,附赠配乐诵读音频。本书将纸质图书和配乐诵读音频完美结合,以二维码的方式在内文和封面等相应位置呈现,读者扫一扫即可欣赏、诵读经典片段。诵读音频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业播音员,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播音系教师构成的实力精英团队录制完成,朗读中融进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声音感染力极强。希望本书为读者品鉴《孙子兵法全鉴》带来新的感受。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始计篇

本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开篇,号称孙子兵法的战略论,是全书的总则。孙子的战争观、谋略观及战术思想在本篇中都有十分精彩的阐述。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 /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

计利以听乃为势 /

势者,因利而制权 /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多算胜,少算不胜 /

第二篇 作战篇

本篇是在接上篇“庙算”之后的用兵,即“先计而后战”之战。主要通过对战争依赖于经济的分析,论证了速战速胜的指导思想及其重要性,进而提出了达到速战速胜目的的有效方法。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

冲锋陷阵,激励士气 /

胜敌而我益强 /

兵贵胜,不贵久 /

第三篇 谋攻篇

本篇论述了“全胜”的战略思想,通过“伐谋”“伐交”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提出了“十围五攻”“知胜有五”等作战指导原则。

不战而屈人之兵 /

上兵伐谋,以巧求胜 /

以交代兵,赢取胜利 /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 /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

既惑且疑,诸侯难至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第四篇军形篇

本篇主要论述军队作战首先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求敌人的可乘之机,以压倒性的优势打击敌人,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这也是唐太宗说的:“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而已矣。”

先为不胜,待敌可胜 /

攻守相辅,进退自如 /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

立于不败之地,不失敌之败 /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

修道而保法 /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第五篇 兵势篇

本篇着重论述了如何发挥将帅的指挥才能,正确任人、择势,争取指挥主动权,造成军事态势上的优势,以奇制胜。

分数、形名 /

战以正合,战以奇胜 /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 /

势如弓广弩,节如发机 /

欲取先予,以利动之 /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

第六篇 虚实篇

本篇论述了军事战争中“虚”“实”关系及其相互对立、相互转化这一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并提出了“兵形象水”的用兵规律。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

我欲战,攻其所必救 /

形人而我无形 /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

战胜不复,形于无穷 /

避实而击虚 /

兵无常势,因敌而变 /

第七篇 军争篇

本篇以治敌术为中心,提出了军争“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的总体原则,重点论述两军争利、争胜,如何趋利避害,争取先机,以掌握作战主动权的问题。

以患为利 /

兵以诈立,利动分合 /

三军夺气,将军夺心 /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 /

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

第八篇 九变篇

本篇重点阐述了将帅不良素质“五危论”,战区不利地形“五地论”,战场特殊情况下的“五利论”。将帅只有通晓“九变”,善于应变,才能正确把握治军的基本原则。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九变之利 /

通于九变,不拘常规 /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

用兵之法,恃吾有以待 /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 /

第九篇 行军篇

本篇研究了“行军”作战的方法,提出了“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思想,主要论述的是“处军”和“相敌”的作战原则,以最终达到“料敌”“取人”之目的。

审地度势,择便处军 /

察微知著,以料敌情 /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

令素行者,与众相得 /

第十篇 地形篇

本篇主要论述地形在战争中的作用,详论了六种地形的作战规律,分析了六种败相,以及判断取胜的三个重要因素,阐明了将帅与国君、士卒的关系。

行兵之道,贵知地利 /

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

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

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

第十一篇 九地篇

《九地篇》是《地形篇》的姊妹篇,主要论述了九种不同作战地区的用兵原则,特别强调要根据将士在不同的作战地区所产生的不同心理,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确保战争的胜利。

衢地必争 /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

首尾相应,并敌一向 /

九地之变,屈伸之利 /

顺详敌意,巧能成事 /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

始如处女,后如脱兔 /

第十二篇 火攻篇

本篇主要论述了火攻的种类、条件和实施方法,力图借助于自然之火来辅助进攻,即“以火佐攻”。同时提出了慎重对待战争的问题。

火攻者明,水攻者强 /

胜攻取而不修其功凶 /

不以怒兴师,不以愠而战 /

非利不动,明君慎用 /

第十三篇 用间篇

本篇主要论述了战争中使用间谍的重要性,以及间谍的种类和使用方式,是孙子兵法中的间谍论专题。

取人用间,收集情报 /

策反敌谍,为我所用 /

微哉!无所不用间 /

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

参考文献 /

节选

第一篇始计篇
本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开篇,号称孙子兵法的战略论,是全书的总则。孙子的战争观、谋略观及战术思想在本篇中都有十分精彩的阐述。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

【原典】

孙子曰:兵①者,国之大事②,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③也。
故经之以五事④,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⑤:一曰道⑥,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⑦,五曰法⑧。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⑨,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⑩。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注释】
①兵:本义为兵械。《说文》:“兵,械也。”后逐渐引申为兵士、军队、战争等。这里作战争解。②国之大事:意为国家的重大事务。③不可不察:察,考察、研究。不可不察,意指不可不仔细审察,谨慎对待。④经之以五事:经,度量、衡量;五事指下文的“道、天、地、将、法”。此句意谓要从五个方面分析、预测。⑤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校,衡量、比较;计,指筹划;索,探索;情,情势,这里指敌我双方的实情,战争胜负的情势。全句意思为:通过比较双方的谋划,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⑥道:本义为道路,途径,引申为政治主张。⑦将:将领。⑧法:法制。⑨令民与上同意也:令,使、让的意思;民,普通民众;上,君主、国君;意,意愿、意志。令民与上同意,意为使民众与国君统一意志,拥护君主的意愿。⑩不畏危:不害怕危险。意为民众乐于为君主出生入死而丝毫不畏惧危险。阴阳:指昼夜、晴雨等不同的气象变化。时制:指春、夏、秋、冬四季时令的更替。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应该从五个方面去分析研究,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场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孙子兵法全鉴-典藏诵读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4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