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公共关系学

封面

作者:查灿长

页数:334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8111866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翻开这部“公共关系学”的篇首,很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公共关系学和公共关系事业在我国兴起与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阐析编写这《公共关系学》的目的、原则与价值,探讨如何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和公共关系事业等问题。  公共关系学这门新兴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西方引入后,在中国大地获得了迅速的传播与发展。其传播与发展的趋势具有三个特点,并形成了公共关系学与公共关系事业在我国不断演进的全新景象。  特点之一:公共关系作为一门集管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科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接受和运用。不仅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具有公共关系意识,不少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有了很强的或逐渐增强的公共关系意识。更令人欣慰的是公共关系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一种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来加以学习和运用。不少人开始懂得塑造形象与扩大知名度,开始善于运用信息与传播手段、开始重视双向沟通与协调发展、开始探究现代交际方法与管理艺术,还开始学会从公共关系角度、用公共关系方法来观察、认识与处理各种问题,从而使我们的认识取向和工作方法通过公共关系实践而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和一个新水平。  特点之二:公共关系所涉及的领域大为拓展,它已从经济领域延伸扩展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乃至军事领域、外交领域。公共关系学与外语、计算机等一起已被人们当做现代生活和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技能和工具。中国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而展开的全方位国际公共关系活动已经证明,公共关系已成为我国开展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类活动的重要利器和有效手段。  特点之三:公共关系事业的蓬勃发展,使我国的公共关系正在从原先初级的粗放形态向今天高端的集约形态——智能型的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创意、公共关系传播、公共关系管理转变。现代组织运用公共关系原理和公共关系实务来指导和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内外各项活动已正在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普遍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取向。

目录

上篇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 公共关系导论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定义与职能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
一、公共关系的职能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一、现代公共关系的起源
一、当代公共关系的发展
三、公共关系在中国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
一、组织的定义
一、组织的类型
三、公共关系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关系
四、公共关系工作与组织决策的关系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一、公众的定义
第七章 公共关系评估
第一节 公共关系评估的内容和标准
一、对公关活动准备阶段评估的内容
二、对公关活动实施阶段评估的内容
三、对公关活动实施效果评估的标准
第二节 公共关系评估的依据、方法和作用
一、公共关系评估的依据
二、公共关系评估的方法
三、公共关系评估的作用

下篇 公共关系案例与案例分析
第一章 组织形象的塑造——公共关系的基石
第一节 现代政府组织的形象塑造
【案例】“北京奥运”——向世界传播中国形象的公关平台
第二节 现代企业组织的形象塑造
【案例】麦当劳快餐连锁店成功的秘诀——企业形象的冲击力
第二章 市场营销与公共关系——企业成功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顾客是企业首要的外部公众
【案例】二家不同企业的成功之道——超值的服务赢得超值的信誉
第二节 信息是企业无形的财富
【案例】一张照片后面的巨额利润——靠信息制胜的三菱重工财团
第三节 新闻媒介是企业信息交流不可缺少的载体
【案例】红楼梦酒厂创造奇迹的奥秘——了解新闻媒介,巧用新闻媒介
第四节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节选

  《公共关系学》:  1.应对和处理危机问题的基本原则  (1)预防原则。任何危机问题最好是被消除在萌芽或发生之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组织领导与公关人员平时就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善于注意和发现各种隐患和问题,并预制和完善多种可供选择的防范措施和应对预案,建立组织预制危机问题的长效机制,以防不测。  (2)诚信原则。在危机问题发生后,无论危机问题如何复杂和情况多么严峻,也无论该危机问题是自己失误还是由不可抗拒之外力所造成的,组织领导与公关人员在整个事件的具体处理过程中,都须始终恪守“诚信”原则,即对社会公众(包括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要真实客观地说明事情的原委与实情,绝对不能隐瞒、歪曲或篡改事实真相以推卸责任。唯有此,组织才能避免因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而给组织造成愈加难以弥补的形象损害。  (3)调控原则。重大危机事件发生后,通常会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而如果社会舆论得不到正确的信息来源和合适的信息导向,就会造成各种小道新闻或流言蜚语等的快速传播而使组织处于更加被动或难以应对的危机境地。因此,危机公关的首项工作之一就是及时控制不利舆论的蔓延和发展,即立即与有关媒体建立通畅联系并及时向有关媒体提供真实的信息,使媒体能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客观、公正、正确地报道事件的真相,从而引导社会舆论和稳定社会态度,进而使组织能够为得到社会舆论的理解、同情并顺利渡过危机事件而赢得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2.应对和处理危机问题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在危机公共关系原则的指导下,具体应对和处理危机问题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如下:  首先是及时到位,控制事态。当危机一旦发生,组织应迅速反应并立即行动,第一时间进入现场实施危机事件的处置和救助,与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及时沟通,以公众利益为第一的原则和态度来主动积极地承担责任,全力控制事态向负面方向的发展和转化。其次是查明情况,迅速处理。组织领导和公关人员在控制事态发展和转化的同时,要尽快调查和弄清危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现在所处的状况,在基本审定事件的责任与性质后及时做出公正、客观且具有社会人道(即人性化)的处理,以便使危机事件能在最短时间内得以化解和结束。  再次是引导舆论,消弭影响。在处理突发性危机事件中,实现有效沟通及舆论导向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且非常复杂的工作。组织领导和公关部门在积极处置和认真调查危机事件的基础上,既要争取新闻媒介在组织对外传播方面给予配合和支持,自己也要及时向社会公众说明、澄清和解释组织处理事件的态度和措施,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公众对组织可能产生的误解,尽量快速消弭该危机事件对组织可能造成的诸多不良影响。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公共关系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4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