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万木森林一草堂-梁启超的读书生活

封面

作者:易新鼎

页数:332

出版社:万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470504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学者,他一生留下了上千万字的著作,对我国社会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从一个贫寒之家的学子,凭着勤奋和才华,追随时代潮流前进,成为一名重要人物。自从卷入维新运动以后,他的经历,几乎就是中国社会各种改革和矛盾的聚光点。

作者简介

易新鼎,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在北京师范学院(已改名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古代文学,“文革”后改教现代文学。

本书特色

五千年历史,二十五朝臧否人物,三百年改革破局,一朝奋发文章,读四库经典,不如一梁任公。本书详述了梁启超一生的读书生活与治学成就。★ 读懂梁启超,就可以读懂中国近代史!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护国战争、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梁启超一生站在时代漩涡的中心,清末民初,中国大事,几乎无一不与他有关系!★ 文人雅士,政学两界,清末民初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几乎无一不受梁启超影响!★ 言论界骄子、思想启蒙者、报界大总统、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司法总长、财政总长,涉猎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时,梁启超既是学贯中西方文化的大师,亦是百科全书式巨人!他一生的成就,与他的读书生活是分不开的,翻开本书,走近梁启超,总览他一生的读书与治学之路。1.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黄遵宪2.平心而论,梁任公地位在当时确实不失为一个革命家的代表。他是生在中国的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冲破了的时候,他负戴着时代的使命,标榜自由思想而与封建的残垒作战。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气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二十年前的青少年——换句话说,就是当时有产阶级的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礼的。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有力的代言者,他的功绩实不在章太炎辈之下。——郭沫若3.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去年武汉革命,所以能一举而全国响应者,民族思想政治思想入人已深,故势如破竹耳。使无梁氏之笔,虽有百十孙中山、黄克强,岂能成功如此之速耶?近人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时”,此二语惟梁氏可以当之无愧。——胡适4.过去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都受了他的影响。——曹聚仁

目录


博学多识,流质多变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十一岁的秀才
十六岁的举人
举人为何拜秀才为师?
万木森森一草堂
平生学问得力于康门
男儿志兮天下事
在帝国黄昏中醒来
誓起民权移旧俗
更研哲理牖新知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关怀故国,学习日文
广民智,振民气
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
论现代文学之革新,必数梁君
采补本无,淬砺本有
但有进步不有止
“新史学”之“新”义
弘诗教以新吾民
欲改良群治,必新小说
依据西学,批判中学
文白相杂,蜕旧变新
一首英文诗
游历美洲,思想流变
国法生计,为我巢穴
一篇文章“闹垮”一个王朝
开罪恩师,力阻帝制逆流
融通中西,立足现实
著论堪为百世师
过渡时代,必有革命
研究“中国学术史”
论先秦社会与诸家“显学”
评宋明理学与清代学术
佛法东来,文化交流
评屈原、陶渊明、杜甫
广搜博览,好学乐学
金石书画,亦有涉猎
言为心声,字为心画
“古书辨伪”说略
西学东渐,治学之思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一份“读书书目”引起的风波
书生、国士、中国新民

节选

  《万木森森一草堂:梁启超的读书生活》: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梁启超虽然是近代史上的名人,却出生在广东新会的一个贫寒之家。他的诸多成就,可以说是他自己苦学奋斗得来的。  珠江三角洲是一个富庶的地区,那里依山面海,亚热带气候,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物产。那里的人民群众勤劳勇敢,擅长渔猎耕作,又善于经商开发,对外来的压迫者,历来具有很强的反抗性。梁启超的家乡,就在西江人海之处的七岛中央的熊(音奶)子乡的茶坑,地属新会县,在广州的西南面。在离茶坑不远的地方,就是著名的崖山(俗称崖门),那是南宋末年抗元英雄陆秀夫、张士杰等人抵抗南下的蒙古军队,以身殉国的地方。由新会向东渡江近百里,是香山县(今中山市),这里是孙中山的家乡,他比梁启超大七岁。香山县还有“买办县”之称,那里许多人都会经商,进入洋行当雇员,即所谓“买办”,郑观应就是其中有名的代表,他后来是支持康、梁维新运动的。由新会渡江而北近百里的南海县的银塘乡苏村,是康有为的家乡,他比梁启超大十五岁,梁启超后来是康有为的得意门生。由南海向北约五十里的花县,是洪秀全的家乡。梁启超出生时,太平天国已经被清王朝摧毁九年了,但其影响还是存在的。此外,珠江口上虎门炮台抗击英军和销毁鸦片的壮举,广州城北三元里人民抗英的事迹,都是这一地区人民在近代反抗外来侵略者广为传颂的英雄业绩。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出现,是历史潮流促成的,但也很清楚地反映了当地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开拓进取的民风民习。人们创造了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创造了人。上述人文环境,显然对梁启超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贫寒之家,他的祖上没有什么显赫的人物,也没有留下什么家产。其先世是福州人,遭宋末之乱迁居南雄;后又因明末之乱,再迁居新会。此后,梁氏这一支家族就一直栖身在这南海的荒岛上,过着且耕且读的生活。梁启超的祖父梁维清生于1815年,兄弟八人,其父死后,维清只分得薄田几分,生活清苦;但他勤奋苦读,中了个秀才。因为有了这个科考功名,他当上了南海县的教谕,有了一份薄俸,经年积累,买了十几亩田,家境便渐好转。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万木森林一草堂-梁启超的读书生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4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