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道德情操论

封面

作者:[英]亚当·斯密 著,范晓潮 译

页数:374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99036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道德情操论》是斯密的伦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59年,斯密去世前共出版过六次。全书共有七卷构成,主要阐释的是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斯密在该书中继承了哈奇森的道德感学说和休谟的同情论思想,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情感理论。他反对神学家用天启 来说明道德的根源,而把他认为是人的本性中所有的同情的情感作为阐释道德的基础。他用同情的原理来解释人类正义感和其它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来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表明各种基本美德的特征。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被选入牛津学院深造;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63年,任英国财政大臣养子的伴游导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7月17日辞世。一生著有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
范晓潮,男,汉族,1988年出生于北京。2005年出国留学于澳大利亚。在澳留学期间一直勤工俭学,有丰富的10年海外工作经验。精通英文,口语、听力能力强。曾参与编辑翻译《小猫咪的朋友是谁呢》、《我的朋友巴婆树》、《皮靴天使和鞋匠爷爷》、《卖火柴的小女孩》、《布莱梅的音乐家》等几十本少儿绘本。编辑翻译《福尔摩斯探案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傲慢与偏见》等十几部外国文学名著。

本书特色

《道德情操论》不仅仅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哲学作品,也是现代意义上的优秀经济学著作。在维多利亚时代到来前,即使是《国富论》也没有超越它的影响力。
——英国评论家 詹姆斯·布坎

目录

目 录
告读者/001

第一章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节 简论合宜感/003
◎ 论同情感/003
◎ 论由此及彼的愉快/009
◎ 论别人的情感合宜与否/012
◎ 论别人的情感合宜与否(续)/015
◎ 论可亲与可敬的美德/020
第二节 论不同适宜的激情程度/024
◎从肉体产生的各种激情/025
◎ 源自特殊的想象偏向或习性的感情/029
◎ 不友好的激情/032
◎ 和乐友善的滋长/038
◎ 自私的激情/040
第三节 论处境的顺逆对人类评论行为合宜与否的影响/044
◎ 悲伤的同情感比对快乐的同情感更为强烈/044
◎ 野心的起源和社会阶层的区别/051
◎ 钦佩富贵与藐视贫贱的心理腐化道德判断/060

第二章 论功劳与过失
第一节 论功过感/069
◎ 行为功过的奖罚/069
◎ 当受感激与憎恨的对象/072
◎ 施恩者与损人者的同情/074
◎ 功过与优缺点的延伸/076
◎ 对优点和缺点感觉的分析/077
第二节 论正义与仁慈/080
◎ 正义与仁慈的分歧/080
◎ 正义、悔恨的感觉以及优点的意识/085
◎ 天性构成的因与果/088
第三节 论命运对人类情感所产生的影响/096
◎ 命运对情感产生影响的原因/097
◎ 命运产生影响的程度/101
◎ 情感变化无常的本质/109

第三章 评判情感与行为的基础
第一节 论与生俱来的影响/117
◎ 自我赞同和不赞同的准则/117
◎ 赞扬及值得赞扬和谴责及应受谴责/120
◎ 良心的影响和权威性/140
◎ 自欺的本质和概括性规则的起源/161
第二节 论社会准则的权威/167
◎ 道德的一般准则的影响和权威/167
◎ 责任感对我们行为的效用/177

第四章 论对赞同感的影响
第一节 论效用赋予艺术品的美感及美感的影响/189
◎ 美感的赞许准则/189
◎ 美感的诸多影响/191
第二节 论效用赋予人的品质与行为的美/198
◎ 品性美的概念/198
◎ 行为美的赞同准则/201

第五章 论习俗对道德赞成与谴责的影响
第一节 论习惯和风气对有关美和丑的看法的影响/209
◎ 有关美与丑的评价/209
◎ 美丑评价的意义/212
第二节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感的影响/216
◎ 习惯对道德的影响/216
◎ 风气对道德的影响/221

第六章 论关于美德的品质
第一节 论自身幸福和个人的品质/231
◎ 自身幸福/231
◎ 自身与幸福的交织/235
第二节 论公众幸福和个人的品质/238
◎ 个人成为关注对象的次序/239
◎ 社会团体成为慈善对象的次序/249
◎ 博爱和善行/256
第三节 论自我控制/260
◎ 对愤怒的抑制/260
◎ 对恐惧的抑制/269
第七章 论道德哲学体系
第一节 论道德情感理论中探讨的问题/293
◎ 情感伦理的本性/293
◎ 情感伦理的起源/294
第二节 论各种说明美德之本质的学说/295
◎ 主张美德存在于合宜性之中的学说/296
◎ 主张美德以谨慎为本的学说/322
◎ 认为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的学说/328
◎ 善恶不分的学说/335
第三节 论有关赞同本能的各种学说/344
◎ 赞同之原理本于自爱的学说/345
◎ 把理性视为赞同本能的根源的学说/348
◎ 把情感视为赞同本能的根源/351
第四节 论道德实践准则的方式/359
◎ 法学准则/359
◎ 雄辩学准则/362
◎ 正义准则/366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道德情操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9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