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道德情操论

封面

作者:(英)亚当·斯密

页数:339页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80674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类天性中的同情原理为出发点, 阐述了正义、慈善、仁德、自制、热情等高尚道德品性的产生, 及其影响他人的根源, 进而以从容而具有说服力的语言揭示了人与社会、人与人应遵循的基本的道德准则。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 英国18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被誉为“经济学之父”。著有《国富论》《道德情操论》。许丽芹 南昌航空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从事高校外语教学,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饶凯宾 任职于国务院新闻办国际传播局,有较丰富的中英互译经验。杜雪丽 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现为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有较丰富的中英互译经验。

本书特色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59年,斯密去世前共出版过六次。主要阐明了道德情感的本质、道德评价的性质以及他的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亚当·斯密把人本性中的同情的情感作为阐释道德的基础,他用同情的原理来解释人类正义感和其它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来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表明各种基本美德的特征。

目录

第一卷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篇 论合宜感 / 002

第一章 论同情 / 002

第二章 论相互同情的快乐 / 007

第三章 从看他人的情感和我们的情感是否一致,来判断这些

情感是否得当 / 011

第四章 续前章 / 014

第五章 论可亲又可敬的美德 / 019

第二篇 论不同情感的合宜程度 / 023

第一章 论源于肉体需求的各种情感 / 024

第二章 论源于某种特殊倾向或思维习惯的情感 / 028

第三章 论不友好的情感 / 032

第四章 论友好的情感 / 037

第五章 论自私的情感 / 040

第三篇 论幸运和不幸对判断人们行为合宜性的影响;以及何以

有时容易被认同,有时则不易 / 044

第一章 我们对悲伤的同情比对快乐的同情更为强烈,但仍然

无法与当事人自己的感受相提并论 / 044

第二章 论野心的起源,兼论贫富差距 / 050

第三章 论由钦佩富人和大人物,蔑视或怠慢穷人和小人物之

倾向而导致的道德情操之败坏 / 061

第二卷 论功与过,或论报答和惩罚的对象

第一篇 论功过意识 / 068

第一章 凡是值得感激的,就值得报答;凡是招人怨恨的,就

该受责罚 / 068

第二章 论适宜的感激对象和适宜的怨恨对象 / 070

第三章 对施恩者的行为不予认可,则不会理解受惠者的感激

之情;相反,对作恶者的动机不予谴责,则体会不到

受害者的怨恨之情 / 073

第四章 对前几章节的简要重述 / 075

第五章 对功过意识的分析 / 076

第二篇 论正义和仁慈 / 081

第一章 正义和仁慈的比较 / 081

第二章 论正义感、悔恨感,以及功德意识 / 086

第三章 论品性如此构成的效用 / 089

第三篇 就行为的功过,论命运对人类情感的影响 / 097

第一章 论命运对人类情感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 099

第二章 论命运产生影响的程度 / 103

第三章 论人类情感变化无常的最终原因 / 112

第三卷 论评判我们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兼论责任感

第一章 论自我认同与不认同的原则 / 118

第二章 论对赞美的喜爱以及何为值得赞美;论对责备的畏惧

以及何为应受责备 / 121

第三章 论良心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 138

第四章 论自欺欺人的天性,以及一般的道德规范的起源和

运用 / 159

第五章 道德的行为准则等同于上帝的法则 / 164

第六章 何种情况下责任感应是我们唯一的行为原则,何种

情况下它应与其他动机共同发挥作用 / 173

第四卷 论效用对认同情感的影响

第一章 论效用对美的影响 / 182

第二章 论效用对人的品质和行为的影响 / 190

第五卷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规范认可与否的影响

第一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审美观的影响 / 199

第二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操的影响 / 205

第六卷 论有关美德的品质

第一篇 论个人品质对自身幸福的影响;或论谨慎 / 217

第二篇 论可能对他人的幸福产生影响的个人品质 / 223

第一章 论天性使个人成为我们关注对象所依据的次序 / 224

第二章 论天性使社会团体成为我们关注对象的顺序 / 232

第三章 论普济万物的仁爱之心 / 238

第三篇 论自我克制 / 241

结 论 / 264

第七卷 论道德哲学体系

第一篇 论道德情操理论中应当研究的问题 / 269

第二篇 论对美德本质的不同阐述 / 271

第一章 论将美德置于合宜性中的哲学体系 / 272

第二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谨慎中的哲学体系 / 296

第三章 论认为美德存于仁爱中 / 302

第四章 论放荡不羁 / 307

第三篇 论已经形成的有关赞同原则的各种体系 / 316

第一章 论从自爱中推断出赞同原则的学说体系 / 317

第二章 论认为理性是赞同原则的根源之学说体系 / 319

第三章 论认为道德情操是赞同原则的根源之学说体系 / 322

第四篇 论不同作者诠释实用道德准则的方式 / 328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道德情操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1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