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玉敏主编
页数:266
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76209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书约30万字,以阳光心态理论为框架,以学校各个层面的文化育人实践为主线,立体化、多方面地展现洛阳二中10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历程。全书共分九章,总论部分分析了洛阳二中近年来跨越发展的原因,然后分七章分别从校领导核心层、助推层、教学改革、班级文化、社会和学校资源共享、校本课程开发、媒体眼中的学校教育等角度展现了学校的文化育人实践,最后从文化品牌塑型的角度对学校文化育人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提升。该书是洛阳二中原汁原味的教育教学文化实践的总结,既有鲜活的案例,又有理论提升。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大潮中,该书对中小学的文化育人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胡玉敏,男,中学高级教师,曾执教于小学、初中、高中和中等师范学校。2006年起担任洛阳市第二中学校长,长期致力于学校管理、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各类报纸杂志发表文章百余篇。
本书特色
胡玉敏编著的《凤园清声(洛阳市第二中学十年教育文化风采)》立足于洛阳二中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以阳光心态理论为框架,以学校各个层面的文化育人实践为主线,立体化、全方位地展现洛阳二中八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历程。总论部分分析洛阳二中近年来跨越发展的原因,然后分七章分别从校领导核心层、助推层、教学改革、班级文化、社会和学校资源共享、校本课程开发、媒体眼中的学校教育等角度展现了学校的文化育人实践,最后从文化品牌塑型的角度对学校文化育人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提升。本书稿是洛阳二中原汁原味的教育教学文化实践的总结,既有鲜活的案例,又有理论提升。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大潮中,该书对典型案例予以剖析,对国内中小学文化育人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目录
总论“二中现象”扫描
第一章 领导核心层的教育文化引领
第一节 文化育人
第二节 精神引领
第三节 以文化人的对话
第二章 副职助推层的执行力文化
第一节 副职的智慧文化
第二节 助推层执行力透视
第三节 “桩”理论的对话
第三章 教学改革文化建设
第一节 “2+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第二节 课堂教学模式特色
第三节 七嘴八舌话课改
第四章 班级文化风采
第一节 特色班级文化掠影
第二节 班级文化透视
第三节 “我心中的班级”对话
第五章 校本课程开发与家校互动文化
第一节 校本课程内容
第二节 校本课程实践
第三节 家校文化共建
第六章 感悟二中文化
第一节 媒体眼中的二中
第二节 小记者眼中的二中领导
第三节 师生眼中的二中
第四节 社区人眼中的二中
第五节 同行眼中的二中
第七章 学校品牌塑型
第一节 教育品牌经营特色学校
第二节 学校育人特色
第三节 创新成就未来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足迹
节选
《凤园清声:洛阳市第二中学十年教育文化风采》: 5.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反思 将批评变为表扬。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过渡期”,许多违纪的现象出自无知、偶然或者是一种无意识。当学生出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分析其违纪的真正原因。在处理问题时,先肯定、表扬他的优点,再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其问题的不良后果,让学生在等待批评之时受到表扬、肯定从而消除顾虑,在反向思维之中得到反省,增强改变自己错误行为的信心和勇气。 将指责变为自责。学生出现问题后,第一反应是等待教师的指责。如果教师善意地淡化,避开正面的、针对性、目的性很强的教训,让学生有反思的机会,让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使其从等指责变为了自责。把“我要挨骂”变为“自己骂自己”,变成自我教育,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将失望变为期望。当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问题时,最担心的是教师、家长的失望之情,这会加重其心理负担。当教师、家长真对学生表现出失望时,其本来想努力改正的思想、自责的心态会加剧,从而变成了自我信心的丧失。因此,教师、家长将对学生的失望情绪变为期望甚至是鼓励的方法,也许会让悬崖边上的孩子有回头的机会。事实表明,学生问题的一再出现,最为苦恼的是学生,教师要耐心期待,不可火上添油,而要灭火育人。 将上报变为“私了”。教师、班主任甚至是生活老师,在发现学生违纪时,尤其是初次出现小问题时,要从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宽容一些,允许其犯错误,给其改错的机会。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开始独立生活的孩子,出现些小问题是难免的,教育者要懂得做“人情”,将按规定应该上报的问题“私了”,让学生知错,从而不好意思再犯错。与此同时,又不能太迁就学生的不合理要求和不良行为,要有限度,不能给其一种错觉——老师心软,好对付。 将出错当成机会。对于达到或即将达到处分的学生,教育者给学生一次机会,让学生有改正错误或将功补过的机会。因为受学校处分的学生是全校通报、家长知晓的,对于一般的学生讲,这种处分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心理负担是沉重的,心灵阴影是深远的。如果将处分变为处罚,罚学生做些好事,罚学生主持一次班会,谈一次体会,设计一次专栏等,这就给了学生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既顾及学生的面子,又锻炼了学生,让学生有反思的机会。 将具体变为抽象。当个别学生出现问题时,教育者可以将之抽象化,不要直截了当地指出;可以将个例变为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们自我反思、对号入座,从而使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此,犯错的学生既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面子上也能放得下,会产生感激教师的宽容之情。没错的学生也会明白这是错的,在这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没有公开点名道姓批评之后,教师个别谈心时就可以直接指出学生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进而帮助其找出防止类似问题发生的方法和措施。 转化学困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保证。只要全体教职员工形成合力,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艺术,创造和谐学校的氛围,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牛益那老师认为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牛老师认同著名作家冰心说过的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牛老师对班里的一名在全校都有名的学困生多次谈心、交流,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有一次,这个学生刚抽完烟被牛老师抓了个正着。把学生带到自己办公室后,牛老师先递给学生两颗木糖醇,让学生去除口中的烟味。原本想着等待自己的“暴风雨”来临,哪里会想到是老师给的木糖醇。学生的心被感动了,嚼完之后,他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抬起头,对牛老师说,“老师,我以后不再抽烟了。”他足足嚼了有20分钟,在这20分钟里他想了很多很多。虽然他不可能因此就马上戒烟,也不可能就此改掉之前很多不好的习惯,但牛老师知道,他一定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接下来的半个小时,牛老师帮这名学生制定了一个戒烟计划,好习惯养成的计划,学习计划,三年奋斗目标以及高考目标。牛老师认为爱每一位学生,用爱用行动让每个“花朵”都鲜艳的开放,让每个“花朵”都展现独特的姿态,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今,二中的每一位老师都在精心做这件幸福的事情。 (四)凝聚学校、家长、社会三方力量,构建立体教育体系 营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做到每学期每位教师同学生家长均有联系,重视做好与学困生家长的联系。老师们充分利用“校讯通”短信平台,进行家校沟通,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 二中联合共建部队,开展新高一的军训工作,已经坚持30年,是洛阳市军训历史最长的高中。通过军训,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增强遵守纪律的意识。 搞好家长培训活动,提高家教能力。通过每学期的家长培训活动,使家长认识到全面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胡玉敏校长为家长介绍学校办学情况,生动阐述家校联系的重要性,希望家长们能树榜样、多放手、勤沟通、善引导、重品行。邀请专家教授作专题报告,分析当前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并给予家长们具体的方法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