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

封面

作者:李泽厚

页数:464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1080260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批判哲学的批判》写成于“文革”,初版于1979年春。一读者言曰,读此书始知什么是哲学,俩们著名美国华人学者曾不约而同地认为此书乃有关康德哲学的最佳中文著作。该书一扫陈陈相因的论调模式,论述了康德先验论在哲学史上的枢纽意义,谈论了认识论(真)、伦理学(善)、美学和目的论(美)三大领域中的主要哲学问题究竟何在,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实践观点逐一予以后具体剖析,径而申说了作者本人的哲学;强调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类社会的根基,以“人类如何可能“回应了康德的”的著名课题。

我的确很高兴看到近期西方康德研究的“路向”与我三十年前《批判哲学的批判》一书有相当接近处。这就是从传统偏重康德的先验主义、个体主义、理性主义、第一第二批判,转到重视康德的经验主义、集体主义、感性主义、第三批判和康德有关政治、历史、宗教的许多论说;也就是说转到重视康德的人类学和历史观并据此来解读康德。

——李泽厚

作者简介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美学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著有《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论》等。

本书特色

我的确很高兴看到近期西方康德研究的“路向”与我三十年前《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一书有相当接近处。这就是从传统偏重康德的先验主义、个体主义、理性主义、一第二批判,转到重视康德的经验主义、集体主义、感性主义、第三批判和康德有关政治、历史、宗教的许多论说;也就是说转到重视康德的人类学和历史观并据此来解读康德。
——李泽厚

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思想来源和发展过程

 一 时代背景和政治倾向

 二 思想资料

 三 牛顿和卢梭的决定性影响

 四 前批判期

 五 “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

 六 “回到康德”的现代思潮

第二章 认识论:(一)问题的提出

 一 所谓“批判哲学”

 二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三 二元论和唯心主义

 四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道德的和基本的观点”

 五 “综合”是改造对象

 六 关于教学的本质

第三章 认识论:(二)空间与时间

第四章 认识论:(三)范畴

第五章 认识论:(四)“自我意识”

第六章 认识论:(五)“二律背反”

第七章 认识论:(六)“物自体”

第八章 化理学:(上)道德律令

第九章 伦理学:(下)宗教、政治、历史观点

第十章 美学与目的论

后记

再版后记

三十周年修订第六版后记

附录:循马克思、康德前行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