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编者:肖辉//周海//吴计生
页数:290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70670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七章,从求职准备、求职过程和入职适应三个阶段展开。其中靠前章讲授职业的产生、分类与评价,就业与就业指导的概念、内容与现状 ;第二章讲授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求职安全和权益保护 ;第三章讲授就业的知识与能力准备、目标职业与能力提升;第四章讲授求职信息检索、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第五章讲授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测量 ;第六章讲授大学生求职与职场适应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与调适路径 ;第七章讲授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工作中应注意的因素及职业发展。 本书的适用对象为高校毕业生,其中前四章的内容亦可作为在校学生学习内容,第五、六章供即将进入职场的学生使用,第七章供已经进入职场的学生学习使用。
作者简介
肖辉,1974年7月出生,湖南衡阳人,硕士,现任长沙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党总支副书记,高级政工师、高级职业指导师、创业实训指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主持省级教育规划课题2个,厅级课题与工作项目多个,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提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标准和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并被转载。承担《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6年,指导多个学生就业创业成功案例。
目录
第一章 职业、就业及就业指导
第一节 职业的产生、分类与评价
一、职业的概念、产生与发展
二、职业的内涵与外延
三、职业的分类
四、职业的功能
五、职业评价与职业声望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指导
一、就业与就业指导的概念
二、就业指导的由来
三、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准备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分析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策略
四、未来职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政策解读
一、就业政策法规简介
二、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
三、社会保障条款
第三节 就业权益保护与求职安全
一、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常见的求职陷阱
二、违约责任与劳动争议
三、维护合法权益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就业能力提升
第一节 就业的知识与能力准备
一、职业道德素质
二、知识要求
三、职业能力
第二节 目标职业与能力提升
一、目标职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
二、目标职业对通用技能的要求
三、目标职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
四、根据目标职业提升个人能力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求职过程指导
第一节 求职信息检索
一、了解就业信息
二、搜集就业信息
三、分析与利用就业信息
第二节 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
一、简历制作的注意事项
二、求职礼仪
三、面试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
四、面试后注意事项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求职过程指导
第一节 职业兴趣测量
一、职业兴趣及其发展
二、职业兴趣自测表
三、各种职业与其相应的职业兴趣类型
第二节 职业性格测量
一、职业性格
二、职业性格自测表
三、职业与职业性格对应表
第三节 职业能力测量
一、职业能力
二、职业能力自测表
三、职业种类与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
第四节 职业价值观测量
一、职业价值观
二、职业价值观自测表
三、职业价值观自测结果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职业心理调适
第一节 心理素质解析
一、心理素质
二、心理素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三、大学生求职与职场适应过程中的心理矛盾
第二节 大学生在就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适路径
一、大学生在就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在就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三、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四、建立个性化的心理调适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职业适应与发展
第一节 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
一、学校和职场的差别
二、学生和职业人的差别
三、初入职场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
第二节 工作中应注意的因素
一、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疏导初入职场的压力
四、学会沉淀下来
第三节 职业发展
一、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
二、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思考与练习
附录1 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
一、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
二、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结果分析
附录2 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量表
第一部分 您心目中的理想职业(专业)
第二部分 您所感兴趣的活动
第三部分 您所擅长的活动
第四部分 您所喜欢的职业
第五部分 您的能力类型简评
第六部分 统计和确定您的职业倾向
第七部分 您所看重的东西——职业价值观
附习3 相关法规与政策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二、“特岗教师”政策
三、“三支一扶”政策
四、服务西部“政策
五、“应征入伍”政策
附录4 《中国制造2015》发布(全文)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纲领中国制造2025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
二、战略方针和目标
三、战略任务和重点
四、战略支撑与保障
附录5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建设任务
三、改革任务
四、支持措施
五、组织实施
参考文献
节选
《大学生就业指导/普通高等教育通识类课程“十三五”规划教材》: (二)信息时代知识的特征及对求职者的要求 各类现代职业对于就业者文化素质和合理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就知识结构而言,不仅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越来越多,同时对就业者知识和技能的适应性要求也越来越强。 1.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根基。近年来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加快,但更新的绝不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知识更新的原动力。随着社会产业、行业、职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大学生无论是选择职业,还是确定方向,或是适应工作性质的变动,都离不开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储备。这不仅关系到是否能进一步发展、是否在专业上有所建树,而且关系到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能否尽快适应和胜任工作。所以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要认真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扎实地掌握基础理论。 2.精深的专业知识 大学毕业生是将要从事较强专业性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专业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无专业特色,也就不称其为科技人才。所谓精深,是指大学生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要在一定的范围,具有一定的深度,既有对概念体系、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学科历史和现状等量的要求,又有对本专业国内外最新信息及与其专业邻近领域知识的丁解和熟悉,并善于将其与本专业领域紧密联系起来质的要求。 3.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 现代化的社会,需要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一定的经济与管理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目前大学生不少在高中阶段就开始了文理的分班学习,文科班的学生不学物理、化学,理科班的学生不学地理、历史。而进入大学后,学生们又只在本专业知识范围内学习,即使学些其他学科内容也是极为有限的。所以普遍存在知识面太窄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利用专业学习的空余时间,多读一些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加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交替使用,还可以促进整个大脑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4.科技前沿的新技术新知识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猛、科学知识量急剧增长的今天,面对全面改革开放的形势,如果只掌握本专业现阶段的知识,是很难适应社会的。所以大学生应该利用在学校学习的宝贵时间,在不断加深对本专业知识了解的同时,跨学科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充实自己,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宽度和深度上下工夫。要自觉地阅读现代科学书籍,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研究的新动向、新成果,了解世界科技新动态,注意本专业的科学前沿状况,要注意掌握专业知识的精湛性和先进性。这样在毕业后,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追踪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兴起催生新的岗位,从而产生新的岗位素质要求,劳动者要对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态势、技术聚焦优势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这些都是同学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当然要求大学生同时掌握多种专业知识是不现实的,但是除了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并能在实际中运用以外,再掌握或了解与专业相关相近的若干专业知识和技术却是可以做到的。 (三)优化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由知识单元构筑起来的。优化知识结构,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成材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状况,结合社会的需要,按照人才构架型知识结构的思路,科学地学习和积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显性知识,并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学习、领悟和拓展隐性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