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岳蓓玲
页数:208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30566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考察食品安全刑法保护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广泛收集相关数据和司法判决,努力还原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实际面貌,系统分析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适用状况及当前食品安全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论证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刑法保护应当选择的路径,进而提出完善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建议。
作者简介
岳蓓玲,女,1985年3月生,法学博士,现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刑法论丛》《南昌大学学报》《人民司法》《人民检察》等刊物上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参与编写《高铭暄刑法思想述评》等著作。
目录
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食品安全及其刑法保护
第一节食品安全的基本内涵
一、食品的概念
二、食品安全的概念
三、食品安全的特征
第二节当前食品安全的基本状况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概况
二、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刑法在食品安全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刑法在食品安全保护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概述
第二章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没有规定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时期(1949年至1978年)
第二节将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入罪时期(1979年至1997年)
第三节规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微调时期(1998年至2008年)
一、司法解释的变化
二、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安全事故
第四节规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大调整时期(2009年至今)
一、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变化
二、司法机关的积极作为
三、这一时期规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基本面貌
结语:食品安全刑法保护观念的变化
第三章食品安全刑法保护中的罪名适用
第一节食品性质的认定
一、如何理解食品性质
二、实践中认定食品性质存在的困难
三、典型案例的认定
第二节生产、销售问题食品犯罪的因果关系及其认定
一、疫学因果关系理论被提倡
二、实践中对生产、销售问题食品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
第三节生产、销售问题食品犯罪的主观罪过及其认定
一、“明知”的含义
二、“明知”的内容
三、“明知”的认定
第四节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罪名竞合及选择
一、生产、销售问题食品犯罪之间的罪名竞合及选择
二、生产、销售问题食品犯罪与其他可选择罪名之间的竞合及选择
第五节食品监管渎职罪的认定
一、食品监管渎职罪的行为及其认定
二、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结果及其认定
三、食品监管渎职罪的主体及其认定
第四章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反思
第一节风险社会中的食品安全刑法保护
一、风险社会与风险
二、风险刑法与食品安全刑法保护
三、食品安全风险的刑法预防
第二节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路径选择
一、强调扩大犯罪圈的主张
二、强调坚持谦抑性的主张
三、国外食品安全刑事立法概况
四、审慎扩大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处罚范围的选择
第三节当前食品安全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二、司法上存在的问题
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完善
第一节食品安全刑事立法的完善
一、食品安全刑事立法的完善建议
二、食品安全相关配套法律的完善建议
第二节食品安全刑事司法的完善
一、食品证据的认定
二、空白罪状的司法对策
第三节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完善
一、采用“一体制”模式的必要性
二、设立食品违法犯罪侦查局的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节选
导论
安全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公众对于安全的担忧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互联网兴起之前无人能预料会出现“网络安全”这样的问题。这种伴随新事物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的安全问题只是硬币的一面,过去被认为安全的事物也在社会的变迁中产生了超出公众预想的危险,食品安全问题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之一。在计划经济时代,食品种类较少,其生产和销售基本上由国营单位控制,没有明确的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安全问题完全没有进入立法者的视界。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并且,在1979年刑法典中没有直接规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罪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食品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普通人在享受丰富多样食品的同时,与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公众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在2000年之前,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还只是零星出现,进入新的千年之后,关于问题食品的报道开始升温,毒豇豆、染色馒头、三聚氰胺奶、瘦肉精猪肉、皮鞋果冻、地沟油等各种问题食品层出不穷。搜索“掷出窗外”网站,可以轻易查找到2004年以来有关问题食品的报道3497篇,【注文:“掷出窗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你应有的态度”,http://www眤ccw眎nfo/index/page/61,2015年11月4日访问。该网站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由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创建。2011年,他联合33名网络志愿者,共查阅17268篇有关问题食品的报道,约1000万字,筛选出有明确来源、有受害者的2107篇,制作2849条问题食品记录并持续更新,完成了一份《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2004~2011)》的调查报告,提供中国食品安全新闻报道在线查询。该网站于2011年6月上线,在2012年5月蹿红网络,引起极大反响。】仿佛中国食品都被贴上了“不安全”的标签,一种广泛的不安在国人心中荡开。
与此同时,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不时传来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近来最引人关注的事件莫过于台湾的塑化剂问题,受塑化剂污染的台湾食品超过500项,【注文:“台湾受塑化剂污染产品超500项,至少12县市‘沦陷’”,载中国新闻网,http://news163眂om/11/0531/08/75CD530T00014JB6県tml,2015年11月5日访问。】在台湾民众中引起的震惊和愤怒前所未有。即使是现在食品安全系数很高的众多发达国家,在其发展历程中也或长或短地受到过食品安全问题的困扰。这充分说明,食品安全问题不是偶发的、单一的,它是伴随着各国进入工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急剧改变而出现的。治理食品安全问题,要在社会发展变化的大图景中去思考,从本质上而言,是改变政府治理的方式方法,以应对新的社会阶段带来的挑战。法律能够在这种改变中扮演什么角色,值得法律学人深思。作为最强有力的部门法——刑法,应将其惩罚之手伸到多远更是一个应该认真讨论的话题,因为在面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时,公众毫不犹豫地要求采用最严厉的手段对相关人进行制裁,但与民众的期望相比,刑法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究竟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其加重惩罚的正当性何在,都需要进一步论证。因此,本书在考察食品安全刑法保护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着重结合司法案例及有关规范性文件分析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现状,论证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刑法保护应当选择的路径,分析当前食品安全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