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网络德育与青年社会化

封面

作者:王延隆

页数:218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15551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网络德育与青年社会化/人民日报学术文库》围绕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德育命题,探索构建网络空间青年成长成才有效路径。上篇从理论维度介绍了青年网络德育相关理论问题,下篇从实证分析的视角探讨了网络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期通过网络德育手段助益青年成长。

作者简介

王延隆,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团中央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理论研究分会秘书长。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9项,发表论文16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
廖阳晨,浙江农林大学王延隆科研团队成员,曾任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党建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目前在浙江恒逸集团从事党建研究及群团工作。
孙孟瑶,浙江农林大学王延隆科研团队成员,曾任中国(浙江)高校传媒联盟执行主席,参与共青团中央及教育部联合指导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下未来新闻人培养计划。

本书特色

  《网络德育与青年社会化/人民日报学术文库》写作过程中重视青年意志的觉醒,把青年放在与教育者同等的地位上看待,尊重他们个人价值和个人追求实现的要求。正因此,我们强调网络德育的“双主体”概念,对青年群体的充分尊重,是在网络空间上如何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催化剂。青年在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要关切青年的成长需求,了解他们的话语方式,尊重他们“自我实现”的诉求。《网络德育与青年社会化/人民日报学术文库》着重研究教育的科学开展方式,我们借AHP构建了网络意见领袖能力的计算公式,认识到了“网络意见领袖”对青年的观念引导,进而提出如何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加强对网络空间的舆情管控和引导措施。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找到更容易为青年所接受的方式,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理想信念,是《网络德育与青年社会化/人民日报学术文库》的价值所在。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青年网络德育概述
第一节 青年网络德育概述
一、青年网络德育的发展脉络
二、青年网络德育的机遇和挑战
三、青年社会化背景下的网络德育
第二节 青年网络德育原则与方法
一、青年网络德育的原则
二、青年网络德育的方法
三、青年网络德育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青年网络德育的主体建设
一、青年网络德育的主体
二、青年网络德育主体现状
三、青年网络德育主客体关系
第二章 青年网络意识形态
第一节 网络意识形态
一、网络意识形态概述
二、青年德育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二节 网络意见领袖
一、网络意见领袖的特质
二、网络意见领袖的识别与挖掘
三、网络意见领袖的功能
四、网络意见领袖发展态势
第三节 网络意见领袖的意识形态教育导向
一、意见领袖平民化的平等性源剖析
二、意见领袖参与的网络意识形态传播
第三章 青年网络话语表达
第一节 网络话语理论概述
一、网络话语概况
二、网络话语的分类及特点
三、网络话语的理论维度
第二节 微博语境下的网络话语
一、基于微博视角的青年网络语言现象
二、微博语境中的青年话语调查
三、当前话语形态比较分析
第三节 青年网络德育话语
一、网络德育话语范式
二、网络德育话语的现实困境
三、青年网络德育话语的重塑
第四章 青年网络舆情管控
第一节 网络舆情的议程设置
一、网络议程设置概述
二、议程设置在网络舆情危机中的作用
三、网络舆情危机中议程设置的原则
四、议程设置在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中的运用
第二节 热门微博的舆情分析
一、热门微博及其舆情传播特点
二、热门微博的舆情调查
三、热门微博舆情生成及对青年的影响
四、规范热门微博使用的对策
第三节 热门微信的舆情管控
一、热门微信的概念及舆情特征
二、热门微信舆情调查与传播分析
三、热门微信对浙江青年受众影响分析
四、热门微信舆情引导及管理的对策

下篇
第五章 青年社会化概述
第一节 青年社会化的内涵
一、青年社会化的内容
二、青年社会化的过程
三、青年社会化的目标
第二节 青年社会化的网络媒介
一、网络环境下的青年社会化
二、网络在社会化中的角色
三、网络媒介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
第三节 青年社会化进程中的德育共同体的构建
一、德育共同体的理论维度
二、青年社会化的现实状态
三、青年社会化的环境承载体
四、网络德育共同体构建
第六章 青年组织动员
第一节 青年自组织
一、共青团的历史使命
二、青年自组织科学发展的价值内涵
三、青年自组织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四、共青团引导青年自组织科学发展的路径分析
第二节 杭州市青年自组织的实证调查
一、青年自组织及其特征
二、杭州市青年自组织的发展现状
三、共青团引导杭州市青年自组织发展的对策
第三节 共青团组织动员方式创新
一、共青团的组织动员方式及其制度基础
二、共青团组织动员方式变迁
三、共青团组织动员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启示
第七章 青年网络生活方式
第一节 网络生活方式概述
一、网络生活方式的特点
二、网络生活方式的类型
三、青年网络生活方式现状
第二节 青年社会化的网络适应
一、青年网络心理健康
二、青年社会化的网络适应标准
三、青年社会化的网络不适应行为
第三节 青年社会化的网络调试
一、青年网络成瘾的防治
二、青年网恋心理的引导
三、青年网络人际干预
第八章 青年网络文化建设
第一节 青年网络文化概述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三、网络文化的人群划分
第二节 网络文化环境中的青年德育
一、网络文化环境中的青年德育工作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青年次生文化现象
三、网络文化建设对青年德育的益弊
第三节 青年德育与网络文化共建
一、青年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
二、青年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容
三、青年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网络德育与青年社会化》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