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田琪华
页数:232
出版社:未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417661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丛书图文并茂,十册分别选取农具、文具、炊具及饮食器具、家具及日用器物、手工艺品、服饰、乐器、兵器、建筑等极具中华文化的物态元素,讲述各种器具在中国的演变发展,反映中国人在不同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表现中华文化。
《天工妙手──手工里的中国式表达》是中华文化解码丛书里的其中一册,包括中国剪纸、刺绣、荷包、中国结等元素,主要从民俗学、装饰纹样、吉祥文化等角度来展示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延伸解读人们的爱情、亲情等情感的表达方式。
作者简介
田琪华,男,1981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现为西安市长安区第六中学教师,体育训练学专业。广泛阅读了大量历史与文学书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认为传统文化中隐含的社会生活信息,有助于更好地观照现实与未来。
目录
第一章 一剪之趣夺神功——剪纸
一、剪纸的靖芽
二、最早的剪纸
三、剪纸的发展
四、剪纸的习俗
第二章 五彩备 谓之绣——刺绣
一、刺绣的传说
二、刺绣的发展
三、四大名绣
四、中国刺绣的活化石——水族马尾绣
第三章 小小囊袋纳百态——荷包
一、锦囊妙计
二、承露丝囊
三、荷包兴盛
四、古今香囊
五、相思荷包
第四章 千千结 绕指柔——中国结
一、中国结的渊源
二、中国结饰文化
三、情有千千结
四、正名中国结
五、标识中国结
结语
节选
第一章 一剪之趣夺神功——剪纸
一、剪纸的萌芽
剪纸,也叫“窗花”,一种文化内涵丰厚的民俗文化形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装饰品。逢年过节,经常会看到门窗或墙壁上,贴着各种图案的剪纸,精巧生动,栩栩如生,使人不得不赞叹剪纸艺术家们的高超技艺。
剪纸可能是需要工具最少的一门手工技艺。一把剪刀,几张纸片,剪纸艺术家们聚精会神,一手握着剪刀,一手胸有成竹地轻轻转动着纸片,不一会儿,一幅生动传神的剪纸艺术作品就产生了。纸上被剪出的空隙与保留的部分相得益彰,让剪纸的内涵呼之欲出。郭沫若先生曾这样高度评价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2006年,剪纸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进入了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很早就走出国门,流传国外。现在收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的中国《人胜剪纸》,产生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前,为正方形,折叠金箔,雕镂而成。四周雕以花卉图案,中空刻有“令节佳辰,福庆惟新,曼和万载,寿保千春”吉祥语句,下有花木青石和一个儿童在与一个宠物(已残缺)嬉戏。这幅剪纸图案花边雕镂精细,儿童神态身姿活泼,四边装饰图案的花叶,染有不同的颜色,中间的花草树石和人物,也以不同的颜料晕染而成。中国剪纸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剪纸,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乔晓光说:“剪纸是民间生活土壤上长出的文化树,活态的民间生活传统造就了剪纸,剪纸又维系了民间活态传统的持久存在。”①那么,早期的剪纸是什么形态呢?让我们通过三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来看看剪纸的原始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