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蜜食记

封面

作者:徐小泓著

页数:191页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550149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美食主题的文化散文, 共收入四十篇美文。围绕某个相关美食主题, 融入了作者游历各地时所遇美食的体验感受。以美食为契子, 写的却是时光的美、情感的真、人性的善、世间的味,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读者可以感受到唯美、幽默、严谨, 也能从中发现时尚、流行、小资, 文字传递出来的, 是直击人心的美好。

作者简介

徐小泓,笔名“草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诗刊》《文艺报》等,并入选《2002年度全国诗歌精选》等。出版诗集《草梅之语》《后来》,随笔集《孩子,你是诗性的理想》等。

本书特色

阅读徐小泓著的《蜜食记(精)》,“蜜食”音同“觅食”,作者寻寻觅觅的,正是“美食”背后的“美意”。同时也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滋味”,这种美好,是来自时光流淌的生活美学;是行走之间,不经意触碰开启的心灵密码;是阅之若饴,融化在心底的一枚蜜糖。

目录

爱面包,爱生活
不单单盛酒的酒坛子
陈皮
吃在桂林
春之椿
大排档随想
冬日,忆起那暖暖的汤圆
给日子加点蜜饯
故乡的粿
花可食
“蚝油芥蓝”的简单哲学
酱的味道
来一串关东煮
萝卜情深
芒果绵绵冰
茗·思
那些“古早味”
奶油的念想
暖暖的酒酿
排队变奏曲
泡面记
器之美
人间烟火气
食之意境
柿子和柿子的事
素食·素心
糖水
喂,喝一杯威士忌吧
味道
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我的名字叫作甜
蟹之味
盐的舞蹈
也说“臭”
一刀在手
一家有香气的咖啡馆
一碗面
有情清粥暖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行一令
钟情豆腐
后记

节选

  《蜜食记》:  日本知名面包屋“Dans Dix ans”的师傅浅野先生,曾担任过米其林星级餐厅的法国菜主厨。放弃了高薪职务后,他决定回到日本开面包屋,一心想打造“三餐都吃不腻”的面包。他认为,面包不宜放太多馅料,因为真正好的面包就应该是“从面团便散发一种美味的诱惑”。这个观点与我的真是不谋而合!当下的面包店,为了迎合市场,面包师总是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地“加料”,名字更是层出不穷,“恺撒大帝”“枫糖白露”“阿根廷风情”……诸多毫不搭界的元素都变成了一个个面包。无论面包师还是消费者,似乎都忘了,创新固然是好的,但“最初的味道”也不能弃之啊,这好比藏于心中的那朵白玫瑰,时不时提醒你的初恋。  有人说,喜欢原味你吃吐司就好啦。吐司有吐司的好,它是百搭的,它可成可甜,你要涂“老干妈”辣酱也没人反对。当一片白吐司遇见鱼子酱,朴素的柔软和细微的劲爆一起会合,你的口腔顿时感谢这种多层次的快感。又或者,晨起的你,一边叼着牙刷,一边快速地取走“叮”一声跳出的吐司片,趁着凉却的空档,你飞快地刷牙、洗脸、穿衣服,抓起微热的吐司片匆匆刷两下果酱或黄油,然后赶紧往外跑,上班快迟到了!稍稍值得安慰的是,你还抓着薄薄的一片面包,不至于让你的胃受委屈。吐司还能让你充当一个好妈妈的角色。在春日荡漾的下午,游泳刚归的夏日,秋天微凉的周末,或者窗外寒气逼人的冬天,你可以对切去皮吐司,煎个蛋,加片西红柿,再铺上芝士片,要不加一勺恺撒汁也可以,简简单单的三明治,却能瞬间收服孩子的胃和心。就这一招,儿子不止一次对别人讲:“我妈妈好会做三明治喔!”有时候都觉得汗颜不已,因为这的确太简单,我丝毫没有达到“从面团便散发一种美味的诱惑”。  因为我自己就被诱惑过。小时候,我们住的地方和一家宾馆一墙之隔,这是当时最好的宾馆,只招待政府会议活动,“闲人勿进”。每天凌晨,宾馆的厨房便散发诱人的香味——这是在烤面包了。那面包很小,极香。没有任何馅儿,就是面团一个。但考究的面粉、黄油,恰到好处的温度,烤出来的面包极为可口。一个个小面包排在烤箱里,推出来的瞬间,香气四溢,实在诱人。那时候,不仅食物味道浓,人情味儿也浓,厨房的阿姨是妈妈的闺蜜,经常带出一两个面包,送给早在门外翘首以盼的那个小女孩。以至于后来每次来找我妈的时候,我都觉得她就像一个香喷喷的面包,老远就扑到她怀里。很多年后,我在另一个城市举办新书签售会,已是两鬓如霜的她居然去了!她说,如果我妈还在人世,一定会叫上她参加的。没忍住,我躲到高大的宣传板后面哭得一塌糊涂。很多东西,是一去不复返的,就像昔日那样香的面包,我想我再也遇不着了。  宾馆的小面包总是难得的,到了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来了个浙江人,租用我们宿舍旁边的小餐厅做面包坊,这下可好了,不是一墙之隔,而是仅仅隔着一层木板了。每天下午三点,面包坊的香味和我的口水准时到达。面包坊只做一种面包,就是里面只有两个葡萄干的“葡萄面包”。即使是这样,面包也是好吃得不得了。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吹满地”,我们这座小城还没有富足到一块钱的面包可以随便买的地步,于是经常带一个面包上学的我,成了孩子们围绕的中心。后来小学同学聚会,还有同学提起我们分面包吃的情景,一个个都笑到不行一面包的好吃,除了那时候货真价实,没有添加剂,没有膨松剂,更美味的原因,应该是里面满满都是友情的味道吧。  所以当现在的面包屋一个劲地广告:“新品八折!请来品尝!”的时候,还是会走进去尝试的我,已然不敢抱着太大的希望了。没有“情感”的注入,它仅仅就是摆在架上的琳琅满目的“新品”。尽管如此,深爱面包的我,还是喜欢寻觅不同的面包屋,毕竟,食物和人,也是讲究缘分的,说不定哪一天,我就遇到了和浅野先生一样的面包师,可以吃到不管是如法餐般复杂的“Point Et Ligne”,还是仅仅是一片最简单的蒜香面包。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蜜食记》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2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