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妇产科学-第9版-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封面

作者:编者:谢幸//孔北华//段涛

页数:487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172643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53种的修订,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文),加快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医学人才成才规律和中国医学教材建设规律,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精品教材。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起步早、历史悠久、修订版次多的规范、科学、经典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轮教材自2013年秋季出版至今,已经4年时间,修订再版是学科知识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并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更新内容,体现继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

主 编 简 介
男,1955年7月生于浙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家及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浙江省女性生殖与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和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和浙江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5年制(第8版)主编和8年制(第3版)编委;《中国妇科与产科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中华妇产科杂志》、PLos One多种杂志编委。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35年,以妇科肿瘤为主要研究方向。曾获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大学教学名师奖。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奖一等奖1项和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二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发表学术论著300余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100余篇。主 编 简 介
谢 幸
男,1955年7月生于浙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家及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浙江省女性生殖与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和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和浙江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5年制(第8版)主编和8年制(第3版)编委;《中国妇科与产科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中华妇产科杂志》、PLos One多种杂志编委。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35年,以妇科肿瘤为主要研究方向。曾获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大学教学名师奖。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奖一等奖1项和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二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发表学术论著300余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100余篇。
孔北华
男,1961年8月生于山东。1983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199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93—1996年任日本医科大学客座研究员。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妇产科学系主任、齐鲁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术兼职为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辑,《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主编,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临床医学试题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妇科学组组长。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35年。主攻方向为妇科肿瘤临床诊治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通讯作者)。主持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另获中华医学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奖9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制定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子宫颈癌诊断》,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5年制、7年制、8年制《妇产科学》教材。获得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20余人。
段 涛
男,1964年1月生于山东。1992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博士学历。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DOHaD联盟主席,亚太母胎医学专家联盟主席,世界围产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围产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妇产科学会前任主任委员。担任《中国产前诊断杂志》主编;《现代妇产科进展》副主编;BJOG、Prenatal Diagnosis、The Journal of Maternal睩etal & Neonatal
Medicine、The DOHaD Journal、PLos
One、《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等编委。曾任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上海市妇女保健所所长,现任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模拟实训中心主任。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20余年。先后承担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等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科研经费近1500万元。承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产科)项目,经费500万元。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主译专著19部。
副主编简介
林仲秋
男,1959年9月生于广东。中山大学首届名医、妇产科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主任兼妇科肿瘤专科主任、澳门镜湖医院妇产科顾问医师。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广东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35年。主攻妇科肿瘤,为享誉全国的妇科肿瘤专家和妇科手术专家。
狄 文
男,1960年11月生于上海。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辑。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逾30年。曾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及“上海市领军人物”称号,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6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及省部级项目共计30余项。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50余部。
马 丁
男,1957年4月生于云南。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肿瘤侵袭与转移重点实验室主任。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35年。在妇科恶性肿瘤防治和遏制肿瘤转移临床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贡献,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86篇,总影响因子6127分,被Lancet等国际期刊他引2630次,先后获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各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各1项。
曹云霞
女,1963年11月生于安徽。安徽医科大学校长,安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安徽省生育力保存与人工器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生殖健康与遗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辅助生殖关键技术应用与推广创新团队”负责人。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30年,安徽省教学名师,所率领的科研团队获得“2014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80余篇。
漆洪波
男,1969年2月生于四川。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母胎医学实验室”主任,国家高等学校“母胎医学”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母胎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围产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等职。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24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母胎医学,专升本教材第3、第4版主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副主编。发表论文280多篇(SCI 46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资助30多项。

本书特色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53种的修订,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文),加快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医学人才成才规律和中国医学教材建设规律,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精品教材。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起步最早、历史最悠久、修订版次最多的权威、规范、科学、经典的最规划教材。第八轮教材自2013年秋季出版至今,已经4年时间,修订再版是学科知识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并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更新内容,体现继承与发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5
第一节 外生殖器  5さ诙节 内生殖器  6さ谌节 血管、淋巴及神经  9さ谒慕凇」桥琛 11さ谖褰凇」桥璧住 13さ诹节 邻近器官  14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6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16さ诙节 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18さ谌节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18さ谒慕凇∽庸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24さ谖褰凇≡戮周期的调节  26さ诹节 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对月经周期的影响  29
第四章 妊娠生理30第一节 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  30さ诙节 胚胎、胎儿发育特征及胎儿生理特点  31さ谌节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  34さ谒慕凇∪焉锲谀柑宓谋浠  37
第五章 妊娠诊断43第一节 早期妊娠的诊断  43さ诙节 中、晚期妊娠的诊断  44さ谌节 胎姿势、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45
第六章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48第一节 产前检查  48さ诙节 评估胎儿健康的技术  53さ谌节 孕期营养和体重管理  57さ谒慕凇〔科合理用药  59さ谖褰凇≡衅诔<症状及其处理  60
第七章 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胎儿手术62第一节 遗传咨询  62さ诙节 产前筛查  64さ谌节 产前诊断  66さ谒慕凇√ザ手术  68
第八章 妊娠并发症70第一节 自然流产  70さ诙节 异位妊娠  74[附1]子宫残角妊娠  80[附2]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80さ谌节 妊娠剧吐  81さ谒慕凇∪焉锲诟哐压疾病  83[附]HELLP综合征  90さ谖褰凇∪焉锲诟文诘ㄖ淤积症  92さ诹节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94さ谄呓凇≡绮  95さ诎私凇」期妊娠  98
第九章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100第一节 心脏病  100さ诙节 糖尿病  105さ谌节 病毒性肝炎  110さ谒慕凇TORCH综合征  114さ谖褰凇⌒源播疾病  116さ诹节 血液系统疾病  123さ谄呓凇〖鬃聪偌膊  127さ诎私凇〖毙岳晃惭住 129さ诰沤凇〖毙砸认傺住 131
第十章 胎儿异常与多胎妊娠133第一节 出生缺陷  133さ诙节 胎儿生长受限  135さ谌节 巨大胎儿  137さ谒慕凇√ザ窘迫  138さ谖褰凇∷捞ァ 140さ诹节 多胎妊娠  141
第十一章 胎儿附属物异常147第一节 前置胎盘  147さ诙节 胎盘早剥  150さ谌节 胎盘植入  153さ谒慕凇√ツぴ缙啤 154さ谖褰凇⊙蛩量异常  156さ诹节 脐带异常  159
第十二章 正常分娩162第一节 分娩动因  162さ诙节 决定分娩的因素  163さ谌节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168さ谒慕凇∠日琢俨、临产与产程  170さ谖褰凇〔程处理与分娩  171[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  177さ诹节 分娩镇痛  177
第十三章 异常分娩179第一节 概论  179さ诙节 产力异常  181さ谌节 产道异常  184さ谒慕凇√ノ灰斐! 190さ谖褰凇〖缒巡  202
第十四章 分娩并发症204第一节 产后出血  204さ诙节 羊水栓塞  209さ谌节 子宫破裂  212
第十五章 产褥期与产褥期疾病214第一节 正常产褥  214さ诙节 母乳喂养  218さ谌节 产褥感染  219さ谒慕凇⊥砥诓后出血  221さ谖褰凇〔褥期抑郁症  223
第十六章 妇科病史及检查225第一节 妇科病史  225さ诙节 体格检查  226さ谌节 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  229
第十七章 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234第一节 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  234さ诙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  235さ谌节 其他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  236
第十八章 外阴及阴道炎症238第一节 阴道微生态  238さ诙节 非特异性外阴炎  239さ谌节 前庭大腺炎症  239さ谒慕凇〉纬嬉醯姥住 240さ谖褰凇⊥庖跻醯兰偎拷湍妇病  241さ诹节 细菌性阴道病  243さ谄呓凇∥缩性阴道炎  245さ诎私凇∮び锥外阴阴道炎  245
第十九章 子宫颈炎症247第一节 急性子宫颈炎  247さ诙节 慢性子宫颈炎  248
第二十章 盆腔炎性疾病及生殖器结核251第一节 盆腔炎性疾病  251さ诙节 生殖器结核  258
第二十一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261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  261さ诙节 子宫腺肌病  268
第二十二章 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270第一节 女性生殖器的发生  270さ诙节 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  271さ谌节 女性性发育异常  275
第二十三章 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损伤疾病278第一节 女性盆底组织解剖及功能  278さ诙节 盆腔器官脱垂  279さ谌节 压力性尿失禁  284さ谒慕凇∩殖道瘘  286
第二十四章 外阴肿瘤290第一节 外阴良性肿瘤  290さ诙节 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  290さ谌节 外阴恶性肿瘤  292
第二十五章 子宫颈肿瘤295第一节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295さ诙节 子宫颈癌  298
第二十六章 子宫肿瘤303第一节 子宫肌瘤  303さ诙节 子宫内膜癌  306さ谌节 子宫肉瘤  310
第二十七章 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及原发性腹膜癌313第一节 卵巢肿瘤概论  313さ诙节 卵巢上皮性肿瘤  317さ谌节 卵巢非上皮性肿瘤  320さ谒慕凇÷殉沧移性肿瘤  322
第二十八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324第一节 葡萄胎  324さ诙节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328さ谌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332
第二十九章 生殖内分泌疾病333第一节 异常子宫出血  333[附]子宫内膜息肉  340さ诙节 闭经  341さ谌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  348さ谒慕凇⊥淳  351さ谖褰凇【前期综合征  352さ诹节 绝经综合征  353さ谄呓凇「叽呷樗匮症  356さ诎私凇≡绶⑿月殉补δ懿蝗  357
第三十章 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361第一节 不孕症  361さ诙节 辅助生殖技术  364
第三十一章 计划生育366第一节 避孕  366さ诙节 计划生育相关的输卵管手术  373さ谌节 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374さ谒慕凇”茉薪谟措施的选择  376
第三十二章 性及女性性功能障碍378第一节 性欲、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378さ诙节 女性性反应和性反应周期  379さ谌节 女性性反应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380さ谒慕凇∨性性功能障碍  381さ谖褰凇∨性性卫生和性健康教育  383
第三十三章 妇女保健385第一节 妇女保健的意义与组织机构  385さ诙节 妇女保健工作的任务  386さ谌节 妇女保健统计指标、孕产妇死亡与危重症评审制度  390
第三十四章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392第一节 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  392さ诙节 羊水检查  396さ谌节 生殖道脱落细胞学检查  397さ谒慕凇∽庸颈脱落细胞HPV检测  402さ谖褰凇「究浦琢霰曛疚锛觳橛胂喙鼗因检测  403さ诹节 女性生殖器活组织检查  408さ谄呓凇∨性内分泌激素测定  412さ诎私凇∈渎压芡ǔ┘觳椤 419さ诰沤凇〕S么┐碳觳椤 422さ谑节 产科影像检查  425さ谑一节 妇科影像检查  428
第三十五章 妇产科内镜433第一节 胎儿镜  433さ诙节 阴道镜  434さ谌节 宫腔镜  435さ谒慕凇「骨痪怠 437
附录440
附录1 妇产科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参考值  440じ铰2 药物名称对照  449
推荐阅读与网站472
英中文名词对照索引474
本书测试卷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妇产科学-第9版-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2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