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齐虹丽,张强,金霞著
页数:182页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15697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 以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活动为对象, 以规范这一具有“跨国”特质的交通运输活动的法律与机制为中心, 通过对该区域现实中的制度合作与机制运行的认识与考察, 提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实施, 必将给这一区域的交通运输合作带来新的契机, 给保障这一区域交通运输活动的制度建设与机制的完善带来现实的可能性。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东盟研究中心规划课题( 课题名“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法律环境与对策”)研究的最后成果。以法学专业的视角,分析目前大湄公河次区域内交通运输合作的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的现状,以此为前提来讨论“新澜湄机制”框架下建立起普惠强效、避免以邻为壑的次区域内交通运输合作新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通运输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二)关于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关系
(三)支撑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国际法原理
(四)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制约因素与问题解决
三、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二)主要观点
第一章 交通运输:“一带一路”倡议下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先行者
一、交通运输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
(一)交通运输与“家带一路”倡议
(二)交通运输对“一路一带”倡议的经济意义
(三)交通运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意义
(四)交通运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意义
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关节与枢纽
第二章 起步与腾飞: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的现状与愿景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成效与交通运输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成效
(二)经济成就与交通的相关性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一)水路运输
(二)铁路运输
(三)航空运输
(四)公路运输
(五)管道运输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发展愿景
(一)中国政府绘作的蓝图
(二)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重要方向:综合交通运输
第三章 交通运输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多重合作机制中的主角
一、国际合作原则及国际机制
(一)现代国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原则
(二)集原则、规范及决策程序为一体的国际合作机制
(三)国际合作和国际机制的关系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多重合作机制中的交通运输合作
(一)GMS经济合作机制下的交通运输合作历程
(二)GMS经济合作机制下的交通运输合作成效
(三)活跃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主要合作机制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多重合作机制的特征与评价
(一)多重性国际合作机制的优与劣
(二)内容广泛的合作机制中交通运输合作为主角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机制的应然状态
(四)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机制的实然状态
第四章 交通运输合作制度: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规范性法律文件及实现
一、交通运输法律制度
(一)交通运输法律制度的特点
(二)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价值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法律渊源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涉及交通运输的国内法律规定
(二)GMS经济合作机制内各国间的双边、多边交通运输合作条约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中国——东盟交通运输合作的制度安排
(四)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有关的其他法律渊源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制度的淤滞因素与化解途径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制度的淤滞因素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制度瘀滞的化解途径
第五章 展望: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新起点——澜湄国家共同体
一、澜湄合作机制为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提供新契机
(一)澜湄合作机制
(二)澜湄合作机制与“一带一路”倡议有机结合下的区域交通运输合作
二、澜湄合作机制下的新型交通运输合作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一)从大国外交的角度
(二)从探索新型南南合作模式的角度
(三)从交通行业产能合作的角度
三、澜湄合作的发展成果及展望
(一)取得的丰硕成果
(二)中方的工作计划
(三)澜湄合作机制下交通运输合作的建议和展望
结语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通运输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二)关于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关系
(三)支撑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国际法原理
(四)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制约因素与问题解决
三、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二)主要观点
第一章 交通运输:“一带一路”倡议下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先行者
一、交通运输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
(一)交通运输与“家带一路”倡议
(二)交通运输对“一路一带”倡议的经济意义
(三)交通运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意义
(四)交通运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意义
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关节与枢纽
第二章 起步与腾飞: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的现状与愿景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成效与交通运输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成效
(二)经济成就与交通的相关性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一)水路运输
(二)铁路运输
(三)航空运输
(四)公路运输
(五)管道运输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发展愿景
(一)中国政府绘作的蓝图
(二)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重要方向:综合交通运输
第三章 交通运输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多重合作机制中的主角
一、国际合作原则及国际机制
(一)现代国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原则
(二)集原则、规范及决策程序为一体的国际合作机制
(三)国际合作和国际机制的关系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多重合作机制中的交通运输合作
(一)GMS经济合作机制下的交通运输合作历程
(二)GMS经济合作机制下的交通运输合作成效
(三)活跃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主要合作机制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多重合作机制的特征与评价
(一)多重性国际合作机制的优与劣
(二)内容广泛的合作机制中交通运输合作为主角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机制的应然状态
(四)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机制的实然状态
第四章 交通运输合作制度: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规范性法律文件及实现
一、交通运输法律制度
(一)交通运输法律制度的特点
(二)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价值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法律渊源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涉及交通运输的国内法律规定
(二)GMS经济合作机制内各国间的双边、多边交通运输合作条约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中国——东盟交通运输合作的制度安排
(四)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有关的其他法律渊源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制度的淤滞因素与化解途径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制度的淤滞因素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制度瘀滞的化解途径
第五章 展望: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新起点——澜湄国家共同体
一、澜湄合作机制为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提供新契机
(一)澜湄合作机制
(二)澜湄合作机制与“一带一路”倡议有机结合下的区域交通运输合作
二、澜湄合作机制下的新型交通运输合作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一)从大国外交的角度
(二)从探索新型南南合作模式的角度
(三)从交通行业产能合作的角度
三、澜湄合作的发展成果及展望
(一)取得的丰硕成果
(二)中方的工作计划
(三)澜湄合作机制下交通运输合作的建议和展望
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