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宋瑞兰
页数:119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701020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高中音乐教学为题材,以高中音乐教学方法为研究内容,将音乐教学方法作为理论学习的起点,把音乐学科特殊教学方法作为学习参考,重点在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创新、实践上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本书的侧重点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上,通过听觉、视觉、知觉的表象转化,使音乐素材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器官,转化为完整、清晰、稳定表象,使学生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更丰富、更全面、更强烈。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02051
作者简介
宋瑞兰,重量音乐骨干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很好艺术教育工作者、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教学能手、很好艺术教育工作者、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现为青岛第五十八中学音乐教研组长,山东省中小学正高职教师。
目录
一、音乐教学方法的概念和性质
二、音乐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
三、音乐教学方法的分类
四、音乐一般教学法
第二章 音乐学科特殊的教学方法
一、音乐学习领域的教学方法
二、国外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
第三章 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求
二、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
三、高中音乐教学方法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四章 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
一、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要求
二、音乐教学方法在创新环境中的应用
三、音乐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四、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第五章 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实践
一、精心设计音乐综合课
二、音乐鉴赏中的学生主体教学
三、民俗音乐文化在传承教学中的音乐教学方法
四、音乐教学方法在课外活动中的体现
五、音乐鉴赏课中的情境法教学
后记
节选
《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1.音响感知法 音乐首先是要听,脱离音响的识谱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死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常应该先听而后讲,先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再进行理论概括,这是进行识谱教学的基本方法。例如,在教授大小三和弦的知识时,不仅可以在钢琴上让学生听辩,还可以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体会二者的区别,像有的教师通过让学生听《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和《摇篮曲》这两首乐曲的和声效果,使他们感受到了大小三和弦不同的表现特点。这种直接的方式容易给学生留下清晰的印象,其效果远胜于枯燥的理论讲述。 2.视觉辅助法 发挥视觉感观的作用,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是很适用的。具体的做法有:形象的教学挂图。如用一个苹果表示四分音符,切成两半的苹果表示两个八分音符,用彩色音符表示音的高低,把颜色和唱名组合起来,用于增强对音位的记忆。其他如自制的节奏卡片、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教学、表示音高低、长短的图形谱等形式都属于此类方法的运用。 3.律动反馈法 将律动运用到识谱教学中,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性识谱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较直观,可以用击拍、划拍等指挥动作,或拍手、跺脚、行走、跳跃等身体动作表示各种音符时值,如用两拍一步的慢走表示二分时值,用一拍跳两下表示八分时值,稍复杂一些的,像用两手叉腰,两腿轮流屈身,左右送胯六次表示一个六拍的延长音。显然,这里的律动已不再是音乐学习的对象,而是一种手段和工具,以它为媒介将抽象的理性知识通过学生自身的体态运动再现出来,达到强化记忆,巩固所学的目的。 4.智力游戏法 为了避免理论知识的枯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适当采用一些谜语、竞赛等智力游戏的方法,使学生在活泼有趣的音乐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 5.实践运用法 实践性是音乐教学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体现在识谱教学中,就是要与欣赏乐曲、演唱歌曲、演奏乐器和音乐创作等活动密切结合,在听一听、唱一唱、奏一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顺带地”学习识谱,在感受音乐美的过程中理解音乐知识。这种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自己的感性经验基础上进行的识谱教学,比之以往那种专门单一的识谱技术练习效果要好得多,也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是一种最自然的学习方法。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的“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就是这种方法的运用。为此,我们提倡学生多做模唱、背唱的练习。 (五)创作教学法 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提倡创造性教育的今天,将音乐创作教学纳入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充分体现了音乐艺术创造性的本质特征。音乐创作教学不但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还能促进学生对已学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强化。同专业音乐创作所不同的是,中学的音乐创作教学不仅包括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还包括各种即兴的创造活动,其主要意图并不在于要学生创作出艺术性很高的音乐成品,而是重在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