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页数:323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122404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8章,不仅系统、深入地介绍了健康精准体验的理论,还结合实际工程给出了相关的应用实例。内容具体包括大型土木结构安全诊断评估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基于子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的整体结构安全诊断方法、结构动态测量参数损伤敏感性分析、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压电智能精准探测方法、钢结构土木工程结构健康体检及安全评估系统集成。
作者简介
朱宏平,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土木结构振动分析与隔震控制、损伤检测与健康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大型土木结构“健康精准体检”新思路,研制了高精高效、适应恶劣环境的大型土木结构健康精准体检装备与系统。先后获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担任中国建筑学会数字建造学术委员会主任、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常务副主编等。授权发明专利13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SCI论文17O篇。
本书特色
工程建造正在迈进数字建造,乃至智能建造的新发展阶段。站在建设行业发展的新起点,系统研究数字建造理论与关键技术,为促进我国建设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
由丁烈云院士领衔,邀请国内数字建造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共同研讨、组织策划的《数字建造》丛书,系统梳理和阐述了数字建造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总结了数字建造在工程建设中的实践应用。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而且恰逢其时。
丛书内容既有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有关键技术的解析,还有具体应用的总结,内容丰富。丛书编写者中既有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也有从事工程实践的专家,都取得了数字建造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丰富成果,保证了丛书内容的前沿性和权威性。丛书是对当前数字建造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系统总结,是数字建造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七虎
目录
1.1 土木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与评估的意义
1.2 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与技术
1.3 土木工程结构损伤探测方法与技术
1.4 土木工程结构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
1.5 大型土木结构“健康精准体检”新技术体系
第2章 基于关键区域子结构探伤信息的整体结构安全诊断方法
2.1 引言
2.2 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2.3 基于关键区域子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
2.4 基于子结构灵敏度分析的关键区域确定准则和方法
2.5 实验验证与工程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结构动态测量参数损伤敏感性及损伤识别
3.1 引言
3.2 结构动态测量参数损伤敏感性分析一般理论
3.3 结构动态测量参数损伤敏感性的数值与试验研究
3.4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压电阻抗的结构损伤智能探测技术
4.1 引言
4.2 压电材料及传感器
4.3 基于压电阻抗的结构损伤智能探测基本原理
4.4 试验验证与工程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钢结构体漏磁无损探伤技术
5.1 引言
5.2 铁磁性材料漏磁无损检测原理
5。3结构一体化扫略体检式漏磁无损探伤系统
5.4 检测仪应用案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模糊理论的结构安全数字化评估方法
6.1 引言
6.2 模糊理论基础
6.3 模糊综合评价法
6.4 基于模糊算法的结构安全评估数字化方法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安全数字化评估方法
7.1 引言
7.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安全评估方法
7.3 基于深度学习的结构安全评估方法
7.4 基于证据理论的结构安全评估方法
7.5 基于可拓云的结构安全评估方法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构健康体检与安全数字化评估系统集成
8.1 引言
8.2 结构健康体检与安全数字化系统平台发展
8.3 健康体检系统总体设计
8.4 探伤设备/传感器模块
8.5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
8.6 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
8.7 安全预警与评估
8.8 用户界面交互系统
8.9 本章小结
索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