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江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丛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指导书/陈卫华等

封面

作者:编者:陈卫华

页数:20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24988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主要讲述1840年以来,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艰苦探索、英勇奋斗的历史。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遵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科书的基本框架和观点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改革。本书既是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是教师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的参考书,也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的重要辅导书。本书每一章在阐述章节教学目的的前提下,针对教材规定的章节重点,精心凝练两三个或三四个核心问题,并着重对这些核心问题展开详细讲述。同时教学方式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外,还有课前预习、上课提问互动、小型讨论、测验、播放影像资料、知识扩展、走访历史古迹实地考察等,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巩固学习效果。

本书特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主要讲述1840年以来,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艰苦探索、英勇奋斗的历史。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遵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科书的基本框架和观点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改革。本书既是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是教师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的参考书,也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的重要辅导书。本书每一章在阐述章节教学目的的前提下,针对教材规定的章节重点,精心凝练两三个或三四个核心问题,并着重对这些核心问题展开详细讲述。同时教学方式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外,还有课前预习、上课提问互动、小型讨论、测验、播放影像资料、知识扩展、走访历史古迹实地考察等,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巩固学习效果。

目录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教学目的】
【核心问题】
【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一:中国是如何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一)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
(三)甲午战争极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核心问题二:面对外国侵略,中国人民是如何抗争的
(一)虎门销烟
(二)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三)台湾人民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
(四)反教会的斗争与义和团运动
核心问题三:中国的反侵略斗争为什么会失败
(一)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社会制度的腐败
核心问题四: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几个层次
(一)“开眼看世界”
(二)物质层面的学习
(三)制度层面的学习
(四)思想文化层面的学习
【教学巩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
【核心问题】
【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一:如何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二)体现太平天国特点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核心问题二:如何理解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性质与失败原因
(一)太平天国
(二)洋务运动
(三)维新运动
【教学巩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的】
【核心问题】
【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一: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二)资产阶级革命活动的兴起
(三)辛亥革命的爆发
核心问题二: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得”与“失”
(一)辛亥革命的“得”
(二)辛亥革命的“失”
【教学巩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目的】
【核心问题】
【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一: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核心问题二:如何理解中国产生了共产党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巩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教学目的】
【核心问题】
【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一: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必要性与正当性
(一)国民党统治的建立
(二)国民党统治的本质
(三)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四)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五)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核心问题二:三次“左”倾错误路线造成的严重危害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二)苏维埃政府的建设
(三)三次“左”倾错误的发生
(四)连续出现三次“左”倾错误的原因
(五)“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危害
核心问题三: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曲折历程
(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二)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
(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与红军长征
(四)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意义
(五)红军长征的胜利
(六)长征胜利的意义
(七)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本章总结】
【教学巩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目的】
【核心问题】
【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一:日本全面侵华计划及其实施的严重后果
(一)日本侵略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二)日本侵略的严重后果
核心问题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经验
(一)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析
(三)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
核心问题三: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一)中国抗日战争对遏制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中国抗日战争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宣告了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
【教学巩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教学目的】
【核心问题】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及其斗争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三)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核心问题二: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概述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核心问题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二)人民政协与临时宪法《共同纲领》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教学巩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目的】
【核心问题】
【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一: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
(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核心问题二:为什么说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三)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四)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和实质
(五)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的关系
【教学巩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学目的】
【核心问题】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一:如何理解全面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新起点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核心问题二: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对“大跃进”运动的初步纠正
(四)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五)国民经济的调整
(六)十年“文化大革命”
核心问题三: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的成就与成果
(一)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四)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教学巩固】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学目的】
【核心问题】
【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突破点在哪里
核心问题二:改革开放有哪些主要步骤
(一)改革开放的起步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核心问题三:这一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在哪里
【教学巩固】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江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丛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指导书/陈卫华等》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1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