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艳
页数:18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131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随着农地整治的大规模推进,农地整治模式不断推陈出新。然而不同模式的农地整治效率参差不齐,部分农地整治模式的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农地整治的持续健康发展。农地整治项目治理中的产权安排、组织形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模式间效率迥异的制度原因。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利用湖北、湖南、广西等3个省(区)的问卷资料,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条件价值评估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分析等方法,探讨不同模式下农地整治项目治理中的本质差异。首先,从治理视阈对农地整治模式进行归类与阐释,从总体上构建比较分析框架,奠定比较研究基础;其次,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农地整治的治理核心——产权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不同农地整治模式产权安排上的区别;再次,基于契约理论,对不同模式下农地整治的治理组织形式进行比较分析,阐明农地整治效率低下的成因;最后,利用公共政策交易费用测量方法对不同农地整治模式的交易费用进行测量,并探寻农民选择农地整治模式的影响因素,为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提高农地整治效率,因地制宜地进行农地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简介
曾艳,女,1974年生,汉族,江西吉安市人,管理学博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现任教于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期从事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土地整治和农地城市流转。近三年先后在《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中国土地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土地资源管理研究论文5篇。目前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本书特色
随着农地整治的大规模推进,农地整治模式不断推陈出新。然而不同模式的农地整治效率参差不齐,部分农地整治模式的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农地整治的持续健康发展。农地整治项目治理中的产权安排、组织形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模式间效率迥异的制度原因。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利用湖北、湖南、广西等3个省(区)的问卷资料,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条件价值评估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分析等方法,探讨不同模式下农地整治项目治理中的本质差异。首先,从治理视阈对农地整治模式进行归类与阐释,从总体上构建比较分析框架,奠定比较研究基础;其次,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农地整治的治理核心——产权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不同农地整治模式产权安排上的区别;再次,基于契约理论,对不同模式下农地整治的治理组织形式进行比较分析,阐明农地整治效率低下的成因;最后,利用公共政策交易费用测量方法对不同农地整治模式的交易费用进行测量,并探寻农民选择农地整治模式的影响因素,为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提高农地整治效率,因地制宜地进行农地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目录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农地整治模式的研究进展
二农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三农地整治产权的研究进展
四农地整治项目治理的研究进展
五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内容安排与逻辑思路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假设
四分析框架
第二章 农地整治模式研究架构:治理视阈
第一节 治理释义
第二节 治理模式
第三节 农地整治模式
一农地整治模式内涵
二农地整治模式总览
三几种典型的农地整治模式
第四节 ‘治理视阈下的农地整治模式
一政府主导模式
二农民自治模式
本章 小结
第三章 农地整治的治理逻辑:产权安排
第一节 产权及其相关理论
一产权阐释
二产权性质
三不完全产权的两个层面:法律产权和经济产权
四农地产权公共领域
第二节 法律层面的农地整治产权:两种模式的比较
一土地使用权的独立程度不同
二土地处置权固化程度不同
三土地收益权残缺不全
第三节 经济层面的农地整治产权:剩余控制权与剩
余索取权
一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理论
二农地整治产权主体的利益目标多样化激发剩余
索取权的争夺
三农地整治控制权的构成
第四节 农地整治剩余控制权配置的博弈分析
第五节 产权在公共领域内的租值消散
本章 小结
第四章 农地整治的契约:治理形式
第一节 不完全契约理论与农地整治
一不完全契约理论
二农地整治中的契约不完全性
第二节 农地整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一委托一代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内容
二农地整治中的委托代理分析
第三节 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共同代理:以村干部为例
一共同代理理论研究及其进展
二村干部的共同代理效率分析
三实证分析:村干部的共同代理行为.
四计量结果分析
五共同代理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四节 “农民自治”模式中的农户间关系契约
一农户间关系契约的特点
二农户间关系契约的表现
本章 小结
第五章 农地整治的交易费用测量:一个典型案例
第一节 交易费用理论依据
一交易费用及其分类
二公共政策的交易费用测量
第二节 农地整治模式的交易费用模型
一模型假设
二模型建构
第三节 农地整治的交易费用测度:农户视角的实证
研究
一农地整治交易费用测度方法
二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四交易费用测量结果及解释
本章 小结
第六章 农地整治的模式选择:资产专用性与不确定性
第一节 农地整治的交易费用理论
一农地资产专用性与农地整治模式
二不确定性与农地整治交易费用
三研究假说
第二节 实证分析:农地整治模式选择
一研究区域概况
二变量选择
三主因子分析
四回归分析
本章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构建农地整治模式选择机制,完善农民参与
体系
二赋予农民充分的农地整治权利,加强政府与农
户的沟通
三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强化政府服务代理意识
四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农地整治资金管理
第三节 相关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展望
一内生性交易费用与外生性交易费用的边界问题
二研究的普遍适用性问题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