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福家
页数:47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0402299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杨福家著的《原子物理学(第4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版在全国优秀教材评选中荣获全国优秀奖,第三版被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并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本次修订保持原书特色,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科学史和人文内容;介绍了一些原子物理在高科技应用方面的新发展;更新了物理学常量等重要数据,并对部分内容作了精简,使本书内容更加充实、新颖。全书从实验事实出发,以阐述原子结构为中心,联系原子物理学发展史,联系实际应用和科研前沿活动,深入浅出地讨论了原子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其中不少是作者的科研成果,学术水平较高。全书始终贯彻作者“培养智能”的编写意图,让学生了解前人是如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并采用“言犹未尽”的讲授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原子物理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特色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最规划教材,最版在全国优秀教材评选中荣获全国优秀奖,第三版被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并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本次修订保持原书特色,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科学史和人文内容;介绍了一些原子物理在高科技应用方面的新发展;更新了物理学常量等重要数据,并对部分内容作了精简,使本书内容更加充实、新颖。
全书从实验事实出发,以阐述原子结构为中心,联系原子物理学发展史,联系实际应用和科研前沿活动,深入浅出地讨论了原子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其中不少是作者的科研成果,学术水平较高。全书始终贯彻作者“培养智能”的编写意图,让学生了解前人是如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并采用“言犹未尽”的讲授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原子物理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原子的位形:卢瑟福模型
1 背景知识
电子的发现 电子的电荷和质量 阿伏伽德罗常量 原子的大小
2 卢瑟福模型的提出
3 卢瑟福散射公式
库仑散射公式的推导 卢瑟福公式的推导
4 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
盖革马斯顿实验 原子核大小的估计最关于小角处的卢瑟福公式最180°处的卢瑟福公式
5 行星模型的意义及困难
意义 困难 补注:定量估计举例
小结
附录1A 电学单位
习题
第二章 原子的量子态:玻尔模型
6 背景知识
量子假说根据之一:黑体辐射 量子假说根据之二:光电效应 光谱
7 玻尔模型
经典轨道加定态条件 频率条件 角动量量子化 附注:数值计算法
8 实验验证之一:光谱
氢光谱 类氢光谱 肯定氘的存在 附注一:非量子化轨道 最附注二:里德伯原子
9 实验验证之二:弗兰克赫兹实验
基本想法 弗兰克赫兹实验 改进的弗兰克赫兹实验 结语
10 玻尔模型的推广
玻尔索末菲模型 相对论修正 碱金属原子的光谱 题外话
小结
附录2A 知鱼乐
附录2B 量子百年话创新
习题
第三章 量子力学导论
11 玻尔理论的困难
12 波粒二象性
经典物理中的波和粒子 光的波粒二象性 德布罗意假设 戴维孙革末实验 德布罗意波和量子态 一个在刚性匣子中的粒子 波和非定域性 评注
13 不确定关系
不确定关系的表述和含义 不确定关系的简单导出 应用举例 互补原理 最对第一章的补注:卢瑟福散射经典描述的条件
14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波粒二象性及概率概念 双缝干涉实验 态的叠加原理 干涉实验的解释评注
15 薛定谔方程
薛定谔方程的建立 定态薛定谔方程 应用举例
最16 平均值与算符
平均值的求法 算符的引入 本征方程、本征函数和本征值
最17 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解
中心力场的薛定谔方程 电子在库仑场中运动 电子云图 评注
小结
附录3A 爱因斯坦的A、B系数
附录3B 跃迁的选择规则
附录3C 激光原理
附录3D 原子单位(a.u.)
习题
第四章 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
18 原子中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
经典表示式 量子表示式 角动量取向量子化
19 施特恩盖拉赫实验
20 电子自旋的假设
乌仑贝克与古兹米特提出电子自旋假设 朗德g因子 单电子的g因子表达式 施特恩盖拉赫实验的解释
21 碱金属双线
碱金属谱线的精细结构:定性考虑 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精细结构的定量考虑 补注:原子内部磁场的估计
22 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 塞曼谱线的偏振特性 反常塞曼效应 最补注一:格罗春图最补注二:帕邢巴克效应 最补注三:斯塔克效应 最补注四:运动电场 结语
最23 氢原子能谱研究进展
玻尔、索末菲、海森伯、狄拉克和兰姆 兰姆移位 双光子跃迁
小结
附录4A 偶极矩
附录4B 磁共振
参考文献
习题
第五章 多电子原子:泡利原理
24 氦的光谱和能级
25 两个电子的耦合
电子的组态 L-S和j-j耦合 两个角动量耦合的一般法则 选择规则由电子组态到原子态
26 泡利不相容原理
历史回顾 不相容原理的叙述 应用举例 补注:同科电子合成的状态
27 元素周期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壳层中电子的数目 电子组态的能量——壳层的次序原子基态 电离能变化的解释
小结
附录5A 波函数的对称性与泡利不相容原理
附录5B 高电荷态离子
附录5C 分子结构和分子光谱
习题
第六章 X射线
28 X射线的发现及其波动性
X射线的
…… 全部内容请购买实物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