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戴剑平著
页数:230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92073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继作者戴剑平所著《影像的力量》之后又一部个人学术专著。作者在其30年来所撰写的100余篇学术论文中,精心遴选近30篇汇集成册,其中不乏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成果以及获奖论文。书稿内容按不同的研究角度分为五大版块,即影视艺术研究、文化与影视文化研究、电视艺术与受众心理研究、电视艺术与受众心理研究、网络与新媒体研究。
作者简介
戴剑平,安徽人,教授,研究生导师。先后在高校任副主编、副社长、科研处长和系主任等职。现任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厦门理工学院特聘教授,广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一级学科“影视与新媒体传播”方向负责人,戏剧影视学硕士一级学科“影视艺术”方向负责人,广东省重点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广东珠江传媒智库专家,广州市社会应急专家等。 主要从事“影视艺术与传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传播理论与方法》《影视艺术系统论》《电视文化》和《中外影视作品分析》等课程。 在《当代电影》等国家重点期刊及其他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其中22篇被人大报刊社《影视艺术》等全文复印转载。出版《影视美学》《影像美论》等多部专著,主编《电影大世界》《中外文化新视野》(1至8卷)等十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香港回归以来粤港电视剧的比较研究”、省社科项目“粤港青年族群网络使用的传播学研究”、广东省“理论粤军”项目“广东省影视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报告”等多项课题。 专著《影像美论》获第二届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论文《粤港两地电视剧生产体制发展异同比较研究》获广东省暂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一种文化机制:广义影视教育的通俗形态及其基本构架》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首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电视受众心理面面观》获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广州市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广州大学首届“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称号获得者。
本书特色
关于影视艺术研究;关于文化与影视文化研究;关于电视艺术与受众心理研究;关于媒介传播研究;关于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研究.
目录
第三编 电视艺术与受众心理研究广义文化范畴中的电视接受及受众心理分析互动与双解:“电视艺术”辩证《平民英雄》:新节目新气象新追求港产TVB电视剧口语传播的三类模式及其演变动因——以香港回归以来为时限“学警”与“女警”的意蕴解读——新世纪以来港产电视剧的一个侧面香港TVB电视剧文本生产模式述要与启示
第四编 媒介传播研究高校学报的办刊方向与学术价值——以淡化内外稿观念为例广告传播的影像形式说略分众时代“另类媒体”举隅——中国高校学生平面媒体鸟瞰广东媒介上的香港形象及其传播的话语走向——以回归十年间叶南方都市报曳和叶深圳特区报曳的新闻报道框架为例粤港两地电视剧生产体制发展异同比较研究第五编 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研究青年族群网络电子商务活动状态写实——粤港两地在校本科生网络化生存调查之青年族群网络使用及网络娱乐活动状态写真——粤港两地在校本科生网络化生存调查之青年族群网络依赖状态写真——粤港两地在校本科生网络化生存状况调查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