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晓锦主编
页数:282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92479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海外汉语方言是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汉语方言调查研究,是语言研究、汉语方言研究不能忽略的领域,因与不同国家主流、非主流语言的碰撞与接触,让海外汉语方言发生了与本土母体方言的不同变化。本书收录的是第五届海外汉语方言靠前研讨会上的论文,收录了来自不同学院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海外汉语方言所作的调查阐述,展示了海外汉语方言研究的重要成果及研究的发展方面,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及较高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为读者提供了可靠详实的参考材料。
作者简介
陈晓锦,暨大文学院中文系、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粤、客、闽方言,海外汉语方言。多次参与、主持最和省级科研项目,发表多部学术专著和几十篇论文。李智强, 暨南大学讲师。林柏松,现于美国国防语言学院中文系任教研组长。主要论著有《石岐方音》和《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一、二、三卷(合著),多篇论文发表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
本书特色
海外汉语方言是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汉语方言调查研究,是语言研究、汉语方言研究不能忽略的领域,因与不同国家主流、非主流语言的碰撞与接触,让海外汉语方言发生了与本土母体方言的不同变化。本书收录的是第五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上的论文,收录了来自不同学院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海外汉语方言所作的调查阐述,展示了海外汉语方言研究的重要成果及研究的发展方面,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及较高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为读者提供了可靠详实的参考材料。
目录
不断开拓进取,在可持续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第五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
“第五届海外汉语方言研讨会”书面发言稿
东南亚闽南方言的分布和变异
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与海外汉语方言研究
从中山方言在美国旧金山湾区的变异看多种语言的相互影响
中亚回民社区的语言、文化和风俗
国内东干语研究述评
香港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不同地域的开平人对其方言传承态度的调查报告
——以中国开平、香港及美国为例
粤语在海外汉语方言的发展与演变浅析
由语言共存原理看标准语与地方话的社会角力
——兼谈汉语方言的消逝轨迹
美国新泽西州的台湾移民闽南语语音的调查研究
——一个台中移民家庭的调查分析
印度尼西亚廖内省□眼话的方言系属-
汉语方言歌谣的诗乐谐合性
——以闽、客、粤语歌谣为例
新加坡“中英对译人名”中的汉语方言信息浅析
哈佛广场燕京饭店菜单的方言因素及威妥玛音标对读
大台北地区缙云同乡会老人口音之对比研究
——以方位词为例
美国华人常用时间名词使用特点探析
中缅边境地带汉语方言地名概况
马来西亚与中国香港惠阳腔客家话的词汇异同比较
印尼棉兰美达村客家话词汇中的印尼语借词
香港三种闽南方言词汇的通语化与粤语化
客家移民在台中有关节日活动与宗教信仰的文化词汇调查
东南亚汉语方言“芭”词源考
句末语气助词“定喇”“□”辨析
卫三畏的汉语教学观与美国汉语教学
——第五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
“第五届海外汉语方言研讨会”书面发言稿
东南亚闽南方言的分布和变异
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与海外汉语方言研究
从中山方言在美国旧金山湾区的变异看多种语言的相互影响
中亚回民社区的语言、文化和风俗
国内东干语研究述评
香港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不同地域的开平人对其方言传承态度的调查报告
——以中国开平、香港及美国为例
粤语在海外汉语方言的发展与演变浅析
由语言共存原理看标准语与地方话的社会角力
——兼谈汉语方言的消逝轨迹
美国新泽西州的台湾移民闽南语语音的调查研究
——一个台中移民家庭的调查分析
印度尼西亚廖内省□眼话的方言系属-
汉语方言歌谣的诗乐谐合性
——以闽、客、粤语歌谣为例
新加坡“中英对译人名”中的汉语方言信息浅析
哈佛广场燕京饭店菜单的方言因素及威妥玛音标对读
大台北地区缙云同乡会老人口音之对比研究
——以方位词为例
美国华人常用时间名词使用特点探析
中缅边境地带汉语方言地名概况
马来西亚与中国香港惠阳腔客家话的词汇异同比较
印尼棉兰美达村客家话词汇中的印尼语借词
香港三种闽南方言词汇的通语化与粤语化
客家移民在台中有关节日活动与宗教信仰的文化词汇调查
东南亚汉语方言“芭”词源考
句末语气助词“定喇”“□”辨析
卫三畏的汉语教学观与美国汉语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