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校园文化视阈下的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研究

封面

作者:郭兰,吴江编著

页数:204页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21878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化学、档案文献编纂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 通过界定校园文化、高校档案编研等概念及二者内在关联, 形成对校园文化与高校档案编研的规范认识, 以此确立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分析基点。在此基础上, 结合国内著名高校的档案编研工作, 实证分析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成效, 探寻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在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透视其成因, 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最终形成具有通用性和普遍指导意义的校园文化视阈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理论体系。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校园文化与高校档案编研的概念框架
第一节 校园文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高校档案编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校园文化视阈下的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概述

第三章 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作用
第二节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三节 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互动机理

第四章 校园文化视阈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取得的成效
第一节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的成效
第二节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上的成效
第三节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上的成效
第四节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上的成效

第五章 校园文化况阈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校园文化视阈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二节 影响校园文化视阈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成因透视

第六章 校园文化视阈下提升高校档案编研工作质量的路径
第一节 转变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观念意识
第二节 建立健全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管理机制
第三节 加强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队伍建设
第四节 创新和拓宽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思路与内容
第五节 提升高校档案编研成果的开发利用能力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后记

节选

  《校园文化视阈下的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研究》:  在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内就已经开始共同遵从一定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恰恰成为协调氏族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事原则,它们反映了氏族公社人的思想意识和利益偏好,对氏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些风俗习惯成了氏族成员的内心遵从,从而使氏族人的生活状态由原来的纯物质生活转向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叠加,而精神生活则是文化的演变,即精神生活是文化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文化起源于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并且这一改变逐渐稳定下来,固化为人所具有的行为习惯、思想等。这些行为习惯和思想世代相传,便有了一定的形态,并与物质生产相分离,最终成为独立的精神因素。  在人类文明发展初期,文化是没有分工的,人类文化活动几乎是由物质生产发展所构成,而石器、铁器等简陋的生产工具就是当时人类文化的外在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化不断发展,在历经数次分工后,出现了独立于物质生产部门之外的专门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部门和人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独立。后来,随着分工的细化和国家的出现,文化日益繁荣。分工的细化催生出专门性的文化,国家的出现则使原来纯粹的文化向利益化的文化转变。再后来,文化的发展形式更加多样,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人的联系更加紧密。  纵观文化的演变历史,从文化的萌芽、发展到飞跃,文化都不是外在于人的力量给予的,而是在人内在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触动下,人在积极改变环境的同时又改变自己的过程中产生的①。  在对文化的起源发展有所了解之后,才能更加深刻地揭示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名词,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使得文化应运而生,或许在更早的时候就能够发现它的蛛丝马迹。迄今为止,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尚没有给出关于文化的准确定义,众说纷纭,使得其隐藏着深刻的内涵。在新华字典中,“文”的本义是指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也可理解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文字、文辞、文采等,引申为修饰,与“质”“情”相对。“化”则有多重意思,总的来讲是指事物的性质或者形态改变,如变化、分化、融化等,引申为教行、迁善、告谕使人回心、化而成之等。  对文化二字的阐释,国内外学者各持己见。早在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就在《原始文化》-书中对文化一词做出阐释,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①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在《文化的解释》一书中认为,文化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符号学的概念。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②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书中则从功能人手研究文化,认为文化是活动,这比较深入地触及文化的本质问题。③国内对于文化的阐释也很多。如《辞海》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界定了文化的含义。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④张岱年等在《中国文化概论》-书中强调,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以及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文化。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校园文化视阈下的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10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