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陈门立雪:文艺民俗学研习录

封面

作者:郑土有 尹笑非 主编

页数:21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2081517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陈勤建先生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相关毕业论文中的精华篇章四十余篇;共分文艺与民俗的关系问题研究、对文学中特殊门类民间文学的研究、艺术与民俗的关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关系的研究四部分。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陈勤建先生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相关毕业论文中的精华篇章四十余篇。本书共分文艺与民俗的关系问题研究、对文学中特殊门类民间文学的研究、艺术与民俗的关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关系的研究四部分。

本书特色

“文艺民俗学”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先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出的,以文艺学与民俗学的交叉研究角度跻身为文艺研究新理论之一。文艺民俗学发展至今,已成为文艺学和民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值陈勤建教授七十寿辰,从教四十二周年之际,此书的内容凝结了陈门弟子的学术精华和陈教授的悉心指导,是对陈教授文艺民俗学学术思想传承及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

目录

第一编 文学与民俗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
常 峻:论周作人的文学思想与民俗观念
毛巧晖:“人民性”的建构与表述——解放区学者的民间文艺学思想
柯 玲:20 世纪中国俗文学研究简论
刘 颖:晚清的民俗观念及其特点
华霄颖:想象上海:日常生活中的锦衣玉食——王安忆笔下的上海市民文化
毛海莹:女性民俗:一种文学形象研究的新视角——以现代文学江南作家创作为例
梅东伟:“文艺民俗叙事”辨析
赵李娜:中国现代民俗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开创与扭结——兼论顾颉刚先生对两学之贡献
霍九仓:民俗之于文学创作
韩 雷:文艺民俗学的困境及出路

第二编 艺术与民俗

尹笑非:中国民间吉祥图像的思维模式与表达方式探析
衣晓龙:明清时期徽州民居中的民间信仰元素解析
周 华:传统年画的现代意义及其传承研究——以桃花坞年画为例
孙 琦:以象制器:江浙传统民居纹饰的人格化研究
许思悦:论故事片电影中由民俗纠葛构建的情节冲突
王媖娴:论传统民艺在当下的创造性转化
刘迎曦:都市民俗学视野下民国至抗战前夕的上海月份牌研究
黄虞婷:地方文化空间中的传统技艺传承困境研究——以浙江仙居皤滩针刺无骨花灯技艺为例
钱炜蕾:匾额习俗与民众生活理想
杜静怡:简析上海说唱的艺术特点——上海说唱在城市更新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杨璟琰:多路径、多面貌、多角色——浅析《金铃塔》的传承情况

第三编 民间文艺
郑土有:表演中的编创:“调”山歌传统的形成及作用
戴 岚:童话为镜——试析女性创作之童话形态与原型
沈 玮:汉语俗语的民间文学本体特性
叶 静:论《夷坚志》叙事的民间特性
黎 亮:女巫与父权:“龙女”与“百鸟衣”复合型故事解析
沈梅丽:信徒的诞生:传教士汉文小说华人形象的宗教性建构
梁珊珊:我们需要怎样的故事——基于徐文长《写招牌》故事的情节分析
马 汀:民间视野中的“徐文长”
章 瑜:文本化视角下的长篇叙事吴歌——再探《五姑娘》争议问题
吴亮亮:中国鸟盗型稻谷起源神话的文化记忆
钱 斌:地方认同与国家话语——以临安《钱王传说》为例探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第四编 非遗与民俗
黄景春:中国民间神灵信仰的世俗性
袁 瑾:民间信仰中的孝道传播——以绍兴舜王信仰为个案
田素庆:朝向当下田野的原生本真——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宝山歌会研究
黄亚欣:新场古镇保护性开发中的原住居民问题
兰晓敏: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与城镇化进程之悖论
李 琦:上海浦东圣堂三月半庙会的当代转型考察
杨 阳:兰州鼓子:民间非遗艺术的传承与困境
钱张帆:岱山岛传统谢洋习俗调查
茅正圆:民俗生活世界的异化与回归
郭 竞: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为例
王超:论古乡镇的活态保护——以上海浦东三林塘为例
宣炳善:端午节日与夏至节气的文化关联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陈门立雪:文艺民俗学研习录》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0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