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文艺民俗视野下的鲁迅创作研究

封面

作者:王元忠

页数:21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468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著主要思考了三个问题:一是民俗文化是如何引起鲁迅的关注的?二是鲁迅是如何在其创作中对于民俗文化进行表现的?三是鲁迅的思考和表现发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又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著作内容包括引言和八章,具体探讨了鲁迅创作民俗文化选择的时代因素、个人因素、主体处置、民俗学价值、文学价值、历史作用等话题,其价值主要有两点:其一,在惯常的政治和精英知识分子文化视野的考察之外,从民间文化这一独特视域,对于鲁迅和其创作进行新的理解,系统梳理鲁迅精神构成及其创作与民间文化的关系,推动鲁迅研究的发展;第二,以鲁迅创作为研究个案,通过鲁迅对于民俗文化的主体处置和创作表现的描述分析,考察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作家对本土民间文化资源的作为,从一种特殊面向上重新梳理和描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或中国现代文学历史,反思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作家所应持有的文化立场和实际作为,为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寻找一些经验和参照。

作者简介

王元忠,文学博士,二级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天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文艺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艺民俗视野下的鲁迅创作研究”。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六部;先后在《兰州大学学报》《文学理论与批评》和《当代文坛》等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学术专著《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获2013年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个人获2017年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还业余进行文学创作,先后在《诗刊》《十月》《星星》《诗歌月刊》《长江文艺评论》《汉诗》等大型文学杂志发表许多作品,出版有个人诗集《渭河南岸》。

本书特色

该著作为作者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研究成果的深化,意欲在成果累累的“鲁学”研究之中,另取文艺民俗这一独特的视角,从文学和民俗两个方面对于鲁迅作品的民俗表现给予观照,借助于一个具体的个案,在个体和群体、精英与民众、本土和外来、文学和社会、传统和现代等多重张力关系的营造之中,探究和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生成的努力和艰难。全书由引言和数个章节组成,分别从课题研究的意义、鲁迅民俗兴趣发生的内外因素、民俗文化在其写作中的具体表现、其写作表现的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对鲁迅创作和民俗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和分析,对于读者理解鲁迅精神和作品世界的构成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建构可以提供有益的帮助。本书视角独特,文本分析细致,理论思考系统而深入,文字表达严谨且富有文学性,是一本适合于广大鲁迅作品爱好者和研究者阅读的好书。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鲁迅创作民俗文化选择的时代因素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整体的“向下看”意味
(一)一个个案
(二)两条路径
(三)三种做法
二 新文学的民间化取向
(一)“平民文学”概念的形成
(二)学术和文学的双面实践

第二章 鲁迅的民俗生活经验
一 生命初始时的民俗待遇
(一)取名
(二)其他
二 成长过程中的民俗事项
(一)祭祀
(二)看戏
三 婚俗的顺从和背叛
(一)第一次婚姻
(二)第二次婚姻
四 风俗纠葛中的疾病与中医
(一)鲁迅有关中医的描述
(二)鲁迅对于中医的态度
(三)鲁迅中医审视中的西学因素
(四)鲁迅对于中医的文化思考
五 死亡事件的民俗参与
(一)父亲之死
(二)小弟之死
(三)祖母之死

第三章 鲁迅有关民俗文化和创作关系的理论思考
一 鲁迅关于民俗文化和创作关系的认知层面
(一)民俗文化对于国民精神构成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对于新文学乃至整个新文化建设所具有的作用
二 鲁迅有关民俗文化和创作的理论思考
(一)民俗文化和创作发生理论
(二)民俗文化和创作发展变化理论
(三)民俗文化和民间创作理论
(四)民俗文化和简洁风格理论
(五)民俗文化和地方色彩理论
……

第四章 鲁迅创作中的民俗文化表现
第五章 鲁迅民俗文化表现的民俗学价值
第六章 鲁迅创作民俗文化表现的文学价值
第七章 鲁迅创作民俗文化表现的历史影响
第八章 鲁迅民俗文化思考和表现的他者视域及域外反响

鸣谢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文艺民俗视野下的鲁迅创作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54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