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编者:唐伯明//张勃//尚婷
页数:247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141411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国家生命通道》一书,以时间为序,以事件为纲,试图对与我国抗战相关的交通线进行探讨,研究交通对抗战的影响和价值,中华民族的抗战史,某种意义上也是打破日寇封锁的辉煌交通史。
作者简介
唐伯明,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博士,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中国公路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科协副主席,“重庆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获得者,“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Research”副主编。
本书特色
《国家生命通道》一书,以时间为序,以事件为纲,试图对与我国抗战相关的交通线进行探讨,研究交通对抗战的影响和价值,中华民族的抗战史,某种意义上也是打破日寇封锁的辉煌交通史。
目录
第一章 交通备战
第一节 危险的邻居
第二节 引爆两根枕木
第三节 长江口之战
第四节 战前中日两国综合国力比较
第五节 抗战全面爆发前的交通准备
第二章 铁路——战略防御阶段的生命通道
第一节 铁路在战略防御阶段的地位
第二节 从卢沟桥到钱塘江大桥
第三节 津浦、陇海铁路沿线作战
第四节 粤汉铁路沦陷
第五节 铁路争夺战
第六节 西南地区铁路的尝试
第七节 凌鸿勋——30岁任交大校长的铁路奇才
第八节 张嘉璈——为战时铁路呕心沥血的“中国银行之父”
第三章 百舸争流——水上生命通道
第一节 大后方的建立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的沦陷与工厂学校的西迁
第三节 迁都重庆
第四节 吴华甫——陪都重庆的规划者
第五节 航运先驱卢作孚和宜昌大撤退
第六节 开展水陆联运
第四章 苏联援华——复活的丝绸之路
第一节 抗战早期德国援华
第二节 苏联援华之目的
第三节 西北公路——连通苏联
第四节 苏联援华航空队
第五章 西南国际交通线的开辟
第一节 公路泰斗赵祖康和抗战公路
第二节 邹岳生、陈本端与二十四道拐
第三节 借道越南
第四节 滇缅公路——连通印度洋
第五节 滇缅铁路
第六节 大师云集滇缅铁路
第七节 战时西南公路网
第八节 机场建设
第九节 战时驿运
第六章 石油禁运引爆太平洋
第一节 美国对日本石油禁运
第二节 偷袭珍珠港
第三节 日本的战略生命线
第四节 缅甸——中国最后的海上国际通道
第五节 燃烧的太平洋
第七章 通向胜利的立体交通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之后的美国援华
第二节 空中飞虎
第三节 “特种工程”
第四节 我国航空事业的西移
第五节 驼峰航线
第六节 史迪威公路
第七节 中印输油管道
第八节 立体交通中的民族脊梁
第八章 抗战生命通道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抗战生命通道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抗战生命通道的遗憾
第三节 抗战生命通道的当代启示
附录一 抗战交通大事记
附录二 抗战交通人物简历
附录三 民国历任交通部、铁道部部长
参考文献
第一节 危险的邻居
第二节 引爆两根枕木
第三节 长江口之战
第四节 战前中日两国综合国力比较
第五节 抗战全面爆发前的交通准备
第二章 铁路——战略防御阶段的生命通道
第一节 铁路在战略防御阶段的地位
第二节 从卢沟桥到钱塘江大桥
第三节 津浦、陇海铁路沿线作战
第四节 粤汉铁路沦陷
第五节 铁路争夺战
第六节 西南地区铁路的尝试
第七节 凌鸿勋——30岁任交大校长的铁路奇才
第八节 张嘉璈——为战时铁路呕心沥血的“中国银行之父”
第三章 百舸争流——水上生命通道
第一节 大后方的建立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的沦陷与工厂学校的西迁
第三节 迁都重庆
第四节 吴华甫——陪都重庆的规划者
第五节 航运先驱卢作孚和宜昌大撤退
第六节 开展水陆联运
第四章 苏联援华——复活的丝绸之路
第一节 抗战早期德国援华
第二节 苏联援华之目的
第三节 西北公路——连通苏联
第四节 苏联援华航空队
第五章 西南国际交通线的开辟
第一节 公路泰斗赵祖康和抗战公路
第二节 邹岳生、陈本端与二十四道拐
第三节 借道越南
第四节 滇缅公路——连通印度洋
第五节 滇缅铁路
第六节 大师云集滇缅铁路
第七节 战时西南公路网
第八节 机场建设
第九节 战时驿运
第六章 石油禁运引爆太平洋
第一节 美国对日本石油禁运
第二节 偷袭珍珠港
第三节 日本的战略生命线
第四节 缅甸——中国最后的海上国际通道
第五节 燃烧的太平洋
第七章 通向胜利的立体交通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之后的美国援华
第二节 空中飞虎
第三节 “特种工程”
第四节 我国航空事业的西移
第五节 驼峰航线
第六节 史迪威公路
第七节 中印输油管道
第八节 立体交通中的民族脊梁
第八章 抗战生命通道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抗战生命通道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抗战生命通道的遗憾
第三节 抗战生命通道的当代启示
附录一 抗战交通大事记
附录二 抗战交通人物简历
附录三 民国历任交通部、铁道部部长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