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原光
页数:304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20827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着重于管理者心理剖析和理论应用,力求突出可操作性。内容分为十章,包括导论、个性心理与管理、个性倾向性与管理、心理过程与管理、群体心理与管理、团队心理与管理、领导心理与管理、被心理与管理、激励心理与管理、组织心理与管理,囊括了管理心理学的基本范畴、研究方法、基础知识、理论框架,并对近年来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做 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目录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
一、学科特点
二、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一、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二、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三、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个性与管理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定义
二、个性倾向性
三、心理特征
四、个性的特征
第二节 气质的差异与管理
一、气质及其差异
二、气质差异的应用
第三节 能力差异与管理
一、定义
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能力的分类
四、能力差异
五、应用原则
第四节 性格差异与管理
一、性格及差异
二、性格的影响
三、应用
第三章 知觉的管理分木斤
第一节 知觉
一、定义与分类
二、知觉的特性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第二节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定义与特征
二、社会知觉分类与管理
三、社会知觉偏差与管理
第四章 态度与管理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含义
二、态度的组成成分
……
第五章 人性假设理论及其相应管理理论
第六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
第七章 机理与内容型激励理论
第八章 过程型激励理论
第九章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后记
节选
《管理心理学》: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现实中,人的知觉往往并不完全与实际情况相符,甚至会产生错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是典型的例子。知觉的偏差会影响人的认识,导致决策的失误,误导人的行为,给工作造成损失。因此,在组织管理活动中,必须研究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减少偏差和失误。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1.需要和动机 人皆有需要,只有满足自身需要的东西才会对人构成价值。不同的需要和动机会影响人们知觉的选择性,甚至会导致对于同一对象的不同知觉。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动机的事物,往往会成为知觉的对象、注意的中心,从而产生获取的欲望。反之,与人的需要和动机无关的事物则往往不被人所知觉。不满足的需要或动机会刺激个体并对他们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例如,一个干渴的人对饮料特别关注;一个感冒的人对药品非常注意;一个想靠股票发家的人在书店中会更加注意股票投资技巧之类的书籍。但他们对眼前的其他事物却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又如,在一项对饥饿的研究中,将未进食时间作为饥饿程度的指标,将被试者分为未进食时间从1小时到16小时不等的小组,然后向被试者展示一组画面模糊的图片,结果个体饥饿程度的不同影响到了他们对模糊图片的解释,饥饿程度越高的被试者,越容易把图片内容知觉为食物(Robbins,1997)。 2.兴趣 人们的兴趣是各不相同的,兴趣的差异往往会决定知觉选择上的差异。一般来说,人们在形成知觉时,总是容易注意感兴趣的事物,而把不感兴趣的事物排除在知觉之外。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的事情,才会长期关注,乐此不疲。兴趣对知觉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对同一份报纸,女孩子一般对娱乐、时尚版块比较感兴趣,而男生一般对体育、军事版块感兴趣。所以,优先看的都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而且看过之后,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3.性格 性格因素往往影响着知觉的选择性。比如自尊心强的人,对他人的态度非常敏感,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多疑的人,常常无中生有,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探寻某些不存在的因果联系并对号入座。 4.气质 气质对知觉的选择性,对于知觉的速度和数量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思维比较敏捷,知觉速度比较快,所以学东西很快,但是忘得也快。黏液质知觉速度较慢,花费的时间较长,但一旦掌握则不会轻易遗忘,长期效果好。抑郁质的人敏感,对事物的观察力强,但是由于其知觉的转换不灵活,因此,知觉的总量并不大,往往只是对某一方面的问题与事物的知觉很多,而对于相反的一方面知觉甚少。因此,抑郁者往往会顾影自怜,想到的往往都是自己的不幸,而感觉不到快乐。 5.经验知识 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人们的注意力也会有所影响。知觉者所感知到的正是与自身有关的事物。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是这个道理。由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补充,人们才获得了对事物整体性的反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也会减弱其对客体的兴趣。过去从未经历过的事件或物体会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知识和经验的个体差异性对于知觉的理解性影响很大。比如,某些电视大赛,观众评委更多的是从感觉方面进行打分,而专家评委则充分利用其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选手表现进行评判。正因为受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影响,有时观众评委与专家评委打分会有较大差别此外,人们往往对经历过的事物比较敏感,我们一般容易在人群中认出熟人,而交警对车牌号的敏感度远强于常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