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既然”式复句研究

封面

作者:张静著

页数:198页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22810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采取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对“既然”式复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究。对于各个具体的“既然”式复句, 采用邢福义 (1996) 提出的“小三角”研究观来进行深入挖掘。同时, 又要对“既然”式复句采取宏观的视角, 这就涉及邢福义 (1996) 提出的“大三角”研究观来进行整体性展开。除了研究普通话中的“既然”式推断句, 还要考察方言、古汉语中的该类句式, 提倡一种整体汉语的研究观。

作者简介

张静,男,讲师,博士研究生、文学博士。2015年11月至今任教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要成果:《论“既然P,难道q(吗)?”反问推断句式》,《汉语学习》,2014第6期;《“既然”视点下的“只有”精准条件强推句》,《华中学术》,2017年第18辑;主持2016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整体汉语视野下的推断复句研究——以‘既然’式为例”,项目编号:JD16146。

本书特色

本书采取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既然”式复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究。对于各个具体的“既然”式复句,我们采用邢福义(1996)提出的“小三角”研究观来进行深入挖掘。同时,我们又要对“既然”式复句采取宏观的视角,这就涉及邢福义(1996)提出的“大三角”研究观来进行整体性展开。除了研究普通话中的“既然”式推断句,还考察了方言、古汉语中的该类句式。我们提倡一种整体汉语的研究观。

目录

第一章“既然”式复句研究综述
11汉语复句相关研究的启示
12“既然”式复句的研究背景
13本书的研究缘起、目的
14本书的理论基础
15本书的研究方法、角度及语料来源
视野之一:普通话角度
第二章“既然”式复句的套合组配示例
21跨小类标志复现示例
22跨大类标志复现示例
23多重复句组配示例
24与异类语气组配示例
25其他特殊句式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论“既然”“就”单用时的选择倾向及功能差异
31单标频率
32关联范围
33主客观性
34内部差异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因果推断标记在语体中的优选序列及其分布
41因果类推断标记在语体中的优选序列
42语体视角下因果推断标记的分布
43本章小结
视野之二:方言角度
第五章方言视角下的有标“因果推断”式
51官话区方言中的有标“因果推断”式
52非官话区方言中的有标“因果推断”式
53官话区与非官话区的有标“因果推断”式对比
54本章小结
视野之三:古汉语角度
第六章“既然”的形成历程及其推断句式的来源
61因果推断标记“既然”的形成历程
62“既然p,就q”推断句式的来源
63本章小结
第七章副词性推断结构“借X”的来源与连词化历程
71副词性推断结构“借X” 的来源
72副词性推断结构“借X” 的连词化历程
73本章小结
第八章总结
81整体考察后的相关结论
82内部规律探究
83本书的不足及今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既然”式复句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0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