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乐
页数:23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305743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信息化进程中的基础教育变革研究丛书》中的一本,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馆校合作进行详细的阐释。全书共分为总论篇、理论篇和实践篇三部分,总论篇旨在界定馆校合作的基本概念,厘清它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基础教育变革中的时代需要与现实可能。理论篇介绍了馆校合作的三种理论基础,并对基础教育阶段馆校合作中的关系进行了说明。继而,从价值导引、行动设计和质量管理三个方面,对馆校合作的结构进行阐释。实践篇试图构建场馆与中小学校合作的运行机制,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并提供具体的方案设计指导。同时,研究还将介绍西方馆校合作的特殊形式-场馆学校,旨在为靠前提供借鉴与启示。很后,研究对馆校合作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时代性的展望。
本书特色
总书记提出:“要合理利用场馆中的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场馆的教育功能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馆校合作也逐渐成为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形式。《BR》 本书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馆校合作进行系统的论述,旨在澄清社会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长期存在的理解误区,为馆校合作的实施和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为具体操作提供系统科学的实践指导。本书首先介绍馆校合作的概念、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然后对馆校合作的理论基础、教学内涵和主体关系进行阐述,最后呈现馆校合作的教学过程、特殊形式和数字化建设。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馆校合作的概述
第一节 馆校合作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馆校合作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 馆校合作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馆校合作的价值功用
第二章 馆校合作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西方馆校合作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中国馆校合作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历史发展中馆校合作的中西差异
第三章 馆校合作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馆校合作的时代适应
第二节 馆校合作的教育补偿
第三节 馆校合作的制度支持
第二篇 理论篇
第四章 馆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情境学习模型理论
第二节 一般学习结果理论
第三节 瑟琳达场馆学习理论
第五章 馆校合作的教学内涵
第一节 馆校合作的教学目的
第二节 馆校合作的教学内容
第三节 馆校合作的教学原则
第四节 馆校合作的教学方法
第六章 馆校合作的主体关系
第一节 馆校合作的主体身份
第二节 馆校合作的关系类型
第三节 馆校合作的主体责任
第三篇 实践篇
第七章 馆校合作的教学过程
第一节 馆校合作的教学准备
第二节 馆校合作的教学实施
第三节 馆校合作的教学评价
第八章 馆校合作的特殊形式——场馆学校
第一节 场馆学校的概述
第二节 场馆学校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场馆学校的经验与启示
第九章 馆校合作的数字化建设
第一节 馆校合作数字化平台的建设
第二节 馆校合作数字化系统的建设
第三节 馆校合作数字化的特殊形式:数字博物馆的合作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馆校合作的概述
第一节 馆校合作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馆校合作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 馆校合作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馆校合作的价值功用
第二章 馆校合作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西方馆校合作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中国馆校合作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历史发展中馆校合作的中西差异
第三章 馆校合作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馆校合作的时代适应
第二节 馆校合作的教育补偿
第三节 馆校合作的制度支持
第二篇 理论篇
第四章 馆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情境学习模型理论
第二节 一般学习结果理论
第三节 瑟琳达场馆学习理论
第五章 馆校合作的教学内涵
第一节 馆校合作的教学目的
第二节 馆校合作的教学内容
第三节 馆校合作的教学原则
第四节 馆校合作的教学方法
第六章 馆校合作的主体关系
第一节 馆校合作的主体身份
第二节 馆校合作的关系类型
第三节 馆校合作的主体责任
第三篇 实践篇
第七章 馆校合作的教学过程
第一节 馆校合作的教学准备
第二节 馆校合作的教学实施
第三节 馆校合作的教学评价
第八章 馆校合作的特殊形式——场馆学校
第一节 场馆学校的概述
第二节 场馆学校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场馆学校的经验与启示
第九章 馆校合作的数字化建设
第一节 馆校合作数字化平台的建设
第二节 馆校合作数字化系统的建设
第三节 馆校合作数字化的特殊形式:数字博物馆的合作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