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作文情理谈

封面

作者:编者:洪蒲生|总主编:张·煜

页数:178页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84065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中如何传“情”, 怎样明“理”, 是文章写作乃至文学创作中最本质的追求。《作文情理谈》以64篇2016年“增华阁”大赛的获奖作文为例文, 再以“往届佳作回顾”的形式, 通过讲评帮助中小学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目录

人文荟萃忆“增华”(代序)
题记
第一集:记事写人
1.我的小弟弟(王熙蕾)
2.同桌的他(邱天)
3.我班的才子才女(朱思臣)
4.班主任老师二三事(孙宇成)
5.班主任老师二三事(康文菲)
6.老爸的“美中不足”(张芸玮)
7.爸爸妈妈很辛苦(王天宇)
8.照片引起的回忆(丁立勋)
9.我终于成功了(唐可馨)
10.突然停电(谭佳妍)
11.难忘那一次批评(王清媛)
12.难忘那一次批评(朱胜男)
13.里约奥运的几个瞬间(封小语)
14.里约奥运的几个瞬间(张运涛)
往届佳作回顾一:事“情”和事“理”

第二集:浮想联翩
15.鸟类睡觉的秘密(孟繁奕)
16.鸟类睡觉的秘密(朱陈熙妍)
17.小雨点旅行记(曾庆朗)
18.小雨点旅行记(张炬成)
19.我有一个梦想(张楚萌)
20.“四不像”的故事(陈宣吉)
21.“四不像”的故事(印永谕)
22.梦游“天宫”(黄一然)
23.三镜争功记(涂睿)
24.生日礼物(张馨月)
25.孙悟空闯荡太阳系(薛乐瑶)
26.孙悟空闯荡太阳系(陈思宇)
27.那一颗璀璨的星球(高启航)
28.一次遥远的相遇(黄沁璇)
29.写给外星人的一封信(邓泽文)
30.外星人来访(郎文清)
31.我是一片云(李雪)
32.我是一片云(缪林翰)
33.我是一片云(陈子扬)
34.我是一片云(许雅涵)
35.假如我有一支神奇的笔(邵晨扬)
36.假如我有一支神奇的笔(刘一鸣)
往届佳作回顾二:想象和现实

第三集:根情苗言
37.家带给我的幸福(葛明捷)
38.家带给我的幸福(殷子若)
39.当个小孩不容易(焦景涵)
40.惑受亲情(王沁馨)
41.感受亲情(彭贤智)
42.感受亲情(颜博雪)
43.感受亲情(赵金荣)
44.意外之喜(杭音贝)
45.意外之喜(闵行)
46.意外之喜(张亦)
47.意外之喜(李军笑)
48.意外之喜(刘卉)
49.情深意浓的“中国节”(卞韵涵)
50.情深意浓的“中国节”(刘文媛)
51.醉戏(王安乐)
52.秋香(蒯莹)
53.陶醉(季泊渊)
54.我爱你,美妙汉语(吴乐阳)
55.我爱你,美妙汉语(刘蕴)
56.我爱你,美丽中华(陈天垄)
57.我爱你,美丽中华(高雨萌)
往届佳作回顾三:直抒和寄托

第四集:思为我在
58.这样的妈妈(蔡佳男)
59.这样的妈妈(王佳雯)
60.傅园慧为什么“网红”(杨宇新)
61.傅园慧为什么“网红”(杨志鹏)
62.我看所谓“第四害”(杜滟鲡)
63.麻将也有“爱”(颜文清)
64.麻将:慢性毒品(韩可欣)
往届佳作回顾四:事实和雄辩

节选

  《作文情理谈》:  往届佳作回顾一:事“情”和事“理”  学习作文,一般当从“记事写人”开始,这一点恐怕是毫无疑义的。但我们在考虑记什么事、写什么人的时候,一般也离不开对这“人事”中“情理”的感受和认定,此“情”此“理”,便激发了我们写作的动机,同时也赋予我们写作的意义。所以实际上,我们还是把“人”“事”“情”“理”这四者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的。  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翻译成现代汉语,这意思就是:“诗歌这种艺术啊,感情好比它的根,语言好比它的苗,声音好比它的花,义理好比它的果。”由此可见,白居易也认为,诗人是因为“动情”而写诗,同时也实现了“明理”的目的。虽然他说的是诗歌创作,但我认为,作文也是一样的道理,也应该是“根于情”而“实于义”,也应该把文章写得“合情合理”。  大港中学的王可写过一篇《一雨一份情》,文中记叙了这样几件事:一是在很小的时候,每逢下雨,自己常常和小伙伴一起,兴奋地冲进雨中,赤着脚奔跑,把小水塘的水踢得高高,到河边用瓦片“打水漂”,留下了欢情的回忆。二是在微雨中和妈妈一起挖野菜,一边想着荠菜水饺的美味,一边感受着母女相伴的温情。三是懂事后,在一个雨天,抱着伞跑到母亲单位,自己却淋成了“落汤鸡”,妈妈笑她傻,却被她的热情所感动。四是上初三时,爸爸冒着大雨给她送伞,又背起她趟着水回家,使她深感亲情的温暖。五是高一军训的时候,她在雨中跌了个大跟头,同学笑得直不起腰,又忍住笑扶着她去换衣,这友情也使她难以忘怀……这五件互不相关的事,其中有着各不相同的情感体验,却因雨联系起来,成为一条线索贯穿全文,表现出她对;彩生活的感怀和对美好情感的珍惜。  如果说,王可的文章主要是写了“情”的体验。那么,句容实验小学贡梓楠的文章则巧妙地演绎了“理”的意趣。  在题为“一件新鲜事”的文章中,贡梓楠首先写了爸爸妈妈迷恋于在网上玩“偷菜”的新鲜事。接着他又写道,有一天爸爸竟然对他说:“楠楠,明天早上五点,我们去“偷菜”怎么样?”他一听,就“没精打采地说:“我还要睡觉呢,我可不想到网上去偷什么菜。”请注意,此时作者以为爸爸说的“偷菜”还是指上网玩游戏,还是应该加个引号。可谁知爸爸接着竞说:“不是上网偷,是真到田里去偷!”小作者一听。就大叫起来:“喂!你想犯法呀!”显然,此时他认为爸爸是在开玩笑,因为这样的“偷菜”就要去掉引号,变成真正的“盗窃”了。写到这里。故事便产生了更大的悬念,而高潮也即将到来。果然,第二天一早,爸爸妈妈竟然真把小作者拖起来。开车带他到了乡下,进了爷爷的菜园——原来是到这儿来“偷菜”,而这个“偷菜”又要加上表示否定的引号了。所以,爷爷闻声就出来笑着说:“要吃菜可以打电话叫我送。也不用自己跑过来拿呀!”他把爸爸所谓的“偷”改成了“拿”。而妈妈则笑着道出了全文的关键:“他呀,在网上“偷菜”偷出瘾来了。”至此,作者也通过从“设疑”到“解感”完成了文章的“起承转合”,生动地写出了“一件新鲜事”的意趣和情趣。  再请看大港中学祝如愿所写的《有人敲门》,此文对“人事”和“情理”的感悟和安排就更加复杂而巧妙,所以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记叙文,而是一篇艺术性很强的抒情散文了。其“情”,是对爷爷的绵绵哀思。如曲涧流泉般贯穿全篇,渗透到字里行间。氤氲出一种诗意的氛围。其“事”,是作者独自在家翻看一张张和爷爷的合影,沉浸在一段段婉转而缠绵的思绪之中,而同时又在朦胧中仿佛听到“有人敲门”。前者是“写实”,后者是“虚拟”。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作文情理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0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