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伟伟著
页数:187
出版社:湘潭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87019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地籍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土地是人类不可出让的生存条件和生产条件。地籍是记载土地信息的簿册,为国家土地管理提供支持:提供有关土地的空间位置、数量、质量和法律状况等基本资料,是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基本依据。因此地籍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关心自己所拥有的有限年期的土地使用权是否得到确认,以及相应所具有的权利,甚至整个城市的土地利用信息。这些信息容易获取么?目前国家各级政府都努力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及公开查询系统,由于缺少统一标准的指导,造成所建的系统之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形成了”信息孤岛”;系统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浪费人力物力;而由于地籍信息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仅仅公示部分地籍信息并不能解决公众的所有问题,公众需要的”傻瓜式””智能式”的地籍信息公开查询系统。同样,公务员需要一套有思维能力的工作系统,帮助控制业务流程、检查工作疏漏、简化工作步骤迅速完成工作任务。这些都需要计算机这个主体能读懂地籍信息并依据地籍信息进行推理,如何实现?本体被引入到信息领域作为知识表示的基础,本体可以澄清领域知识的结构,本体包含的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使知识共享成为可能,本体的重用性避免重复对领域知识进行分析。将本体引入到地籍领域中,澄清地籍领域的知识结构,既可为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提供基础,也可将本体作为系统构建的标准。
作者简介
张伟伟,管理学博士,湘潭大学商学院教师,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参与题3项,在《湘潭大学学报(哲学学社会科学版)》《测绘科学》《现代情报》《地理空间信息》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讲究方向为旅游景区规划与土地利用。
目录
1.1 选题背景
1.1.1 地籍的现在与未来
1.1.2 地籍知识本体建模的社会背景
1.1.3 土地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1.1.4 本体及地籍本体研究现状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本体
2.1.1 本体概念
2.1.2 本体语言
2.1.3 本体构建方法及工具
2.2 地籍及其相关法律制度
2.2.1 地籍的概念
2.2.2 与地籍相关的法律制度
2.3 法律相关理论
2.3.1 法律一般原理
2.3.2 法律结构与内容
2.3.2 法律语言
2.4 法律本体概述
2.4.1 本体与法律
2.4.2 法律领域概念化过程特点
2.4.3 法律本体类型
2.4.4 法律本体典型实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本体视角的地籍领域分析
3.1 地籍
3.1.1 地籍的构成
3.1.2 地籍的特性
3.2 地籍现实的本体分析
3.2.1 Searle体制现实理论
3.2.2Frank的本体层次
3.2.3 Bittner的地籍现实结构
3.3 地籍过程的本体分析
3.3.1 地籍过程的含义
3.3.2 地籍过程的种类
3.3.3 地籍业务流程
3.3.4 地籍系统中的过程
3.4 地籍核心模型CCDM
3.5 基于本体的土地法律知识分类及表示
3.5.1 法律知识表示方法
3.5.2 土地法律知识本体分类及表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籍领域本体构建
4.1 地籍领域本体涵盖的范围
4.2 地籍领域本体构建的方法
4.3 地籍领域本体的构建框架
4.4 概念本体
4.4.1 概念本体的含义
4.4.2 基于CCDM的概念本体类的确定
4.4.3 地籍概念间的关系
4.4.4 概念本体构建
4.5 过程本体
4.5.1 过程本体的含义
4.5.2 过程本体的层次结构
4.5.3 地籍业务流程CWP本体
4.5.4 过程本体中概念的演变关系
4.6 属性
4.6.1 时间
4.6.2 空间
4.6.3 地籍时空关系的本体描述
4.7 角色
4.8 发生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籍本体推理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5.1 基于地籍本体的法律规则的推理机制研究
5.1.1 土地法律规则的描述
5.1.2 地籍中的法律知识推理
5.1.3 基于地籍本体的土地法律信息服务
5.2 地籍本体在土地登记发证系统中的应用
5.2.1 基于概念本体的辅助服务
5.2.2 基于过程本体的地籍业务控制
5.2.3 基于空间本体的数据正确性检查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