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

封面

作者:尚小明 著

页数:213页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

ISBN:97875392384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07年8月第2次印刷。

革命与改革并行,是清末最后十年的时代特点。留日学生群体作为这一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会在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共同目标下选择不同的政治道路。忽视留日学生对革命的贡献,就不能很好地解释辛亥革命;同样,忽视留日学生对清末新政的贡献,也就无法很好地解释这段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

『丛书介绍』

“鹅湖”取意于南宋时期江西铅山的著名书院——“鹅湖书院”。朱熹、陆九龄、陆九渊、吕祖谦曾同会于此,辩论“性理”之道,后人称之为“鹅湖之会”,传扬天下而成为士林佳话。后来,“鹅湖之会”便被作为一种学术盛况和学术传统的象征,寓指各种学术思想和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和不同思想相互砥砺,相互促进的学术风气。

近十几年来,中国人文社科的“引进—模仿”色彩逐渐淡出,而“创造—参与”之追求日益凸显。经过80年代的激越蹈厉、90年代的沉潜蕴积,中国学术正在深入精进,这套“鹅湖学术丛书”即以此繁荣学术为念。这套丛书以“学术原创”、“中国话语”、“问题意识”为原则,有别于充斥坊间的整理汇编类图书、简单译介类图书等,超越了重复堆垛而毫无创新的学术泡沫。

本书特色

本书为2007年8月第2次印刷。

革命与改革并行,是清末最后十年的时代特点。留日学生群体作为这一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会在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共同目标下选择不同的政治道路。忽视留日学生对革命的贡献,就不能很好地解释辛亥革命;同样,忽视留日学生对清末新政的贡献,也就无法很好地解释这段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

『丛书介绍』

“鹅湖”取意于南宋时期江西铅山的著名书院——“鹅湖书院”。朱熹、陆九龄、陆九渊、吕祖谦曾同会于此,辩论“性理”之道,后人称之为“鹅湖之会”,传扬天下而成为士林佳话。后来,“鹅湖之会”便被作为一种学术盛况和学术传统的象征,寓指各种学术思想和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和不同思想相互砥砺,相互促进的学术风气。

近十几年来,中国人文社科的“引进—模仿”色彩逐渐淡出,而“创造—参与”之追求日益凸显。经过80年代的激越蹈厉、90年代的沉潜蕴积,中国学术正在深入精进,这套“鹅湖学术丛书”即以此繁荣学术为念。这套丛书以“学术原创”、“中国话语”、“问题意识”为原则,有别于充斥坊间的整理汇编类图书、简单译介类图书等,超越了重复堆垛而毫无创新的学术泡沫。

目录

编辑人语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留日学生与清末筹备立宪

一 筹备立宪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 宪政编查馆的中坚

三 草拟筹备立宪法规

四 咨议局的活跃分子

五 资政院的主角

六 发起组织救国会请愿运动

第二章 留日学生与清末教育改革

一 对新学制及教育宗旨的影响

二 参与教育行政改革与教育发展规划

三 创办新式学堂

四 师资结构的变化

五 教学内容的方法的革新

六 学堂的重要管理者

第三章 留日学生与清末新军编练

一 规划全国新军编练

二 督导各地新军建设

三 新型军官群体

四 军事教育的骨干

五 筹划军事操演

第四章 留日学生与清末法治变革

一 译介东西方法律

二 编撰法律

三 与礼教派的斗争

四 参与司法体制变革

结束语

附录 晚清留学生任用状况分析

附表

一 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及参随人员出身表

二 宪政编查馆职员衔名及出身表

三 清末各省咨议局议员姓名及出身表

四 资政院议员衔名及出身表

五 清末主要官办学堂管理人员出身表

六 清末新军统制及统领出身表

主要征引书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9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