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袁涛著
页数:19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235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21世纪中国地方公共治理现代化研究》丛书之一,梳理了我国社会医疗制度的基本概念、制度特点和主要功能,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比较视角,研究分析了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财务平衡方法的异同,并从收支关联的视角,构建适用于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政策环境的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模型,用以分析和揭示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财务平衡的内在本质规律。
作者简介
袁涛,湖北随州人,现为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全文转载4篇,曾获中国社会保障论坛征文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中国医疗保险学术论坛征文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等奖励,作品多次获得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秀调研报告奖。主持省级横向课题1项,市级课题两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贵州省长基金课题2项,人社部、贵州省社科院课题多项。参与专著2部。
本书特色
本书是《21世纪中国地方公共治理现代化研究》丛书之一,梳理了我国社会医疗制度的基本概念、制度特点和主要功能,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比较视角,研究分析了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财务平衡方法的异同,并从收支关联的视角,构建适用于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政策环境的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模型,用以分析和揭示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财务平衡的内在本质规律。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的主要内涵
第二节 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六节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与主要发现
一 技术路线
二 主要研究内容
三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七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医疗保障的有关概念
第二节 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类型
一 基于典型国别模式的划分
二 基于财务平衡模式的划分
三 基于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的划分
第三节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 社会医疗保险与其他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共性
二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自身的特征
第四节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功能
一 防止被保险人短视
二 防止风险选择和逆向选择
三 促进健康均等和社会平等
第五节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福利成本
一 福利成本的概念
二 福利成本的测量
三 福利成本理论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意义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的模型构建及数理关系
第一节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财务平衡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的内涵
第三节 以收定支的含义、缘起及特点
第四节 以支定收的理论争鸣
第五节 不同收支关联模式的理论影响
第六节 实践中以收定支财务平衡的具体做法与特点
一 以历史的“支”定当前的“收”
二 以相对稳定的“收”应对变动的“支”
三 现有以收定支财务平衡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第七节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模型的构建
一 社会医疗保险的政策环境分析
二 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模型的设计思路
三 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模型的构建
四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模型的功能及意义
第八节 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模型的数量关系
一 住院率变化对费率的影响
二 次均住院费用占岗平工资之比变动对费率的影响
三 次均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对费率的影响
四 人口负担系数对费率的影响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G省职工医保的政策概况
一 G省职工医保的筹资机制
二 G省职工医保的账户结构
三 G省职工医保的保障待遇水平
第二节 G省职工医保的整体运行状况
第三节 筹资与待遇关联视角的职工医保的运行结构分析
一人口负担微弱起伏、总体平稳
二 次均费用相对岗平工资之比不断下降
三 平均缴费基数占岗平工资之比不断攀升(实际费率上涨)
四 住院率快速增长
五 待遇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第四节 制度运行中的福利成本
一 实际费率中的超额负担
二 名义费率的扭曲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的案例应用
第一节 生育并入医疗保险的费率测算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梳理
三 生育与医疗保险政策现状
四 合并实施面临的主要障碍
五 解决思路与模型构建
六 数量实测:基于四种不同方案
七 结论和建议
第二节 高额医疗费用的多层协同分担机制
一 高额医疗费用的概念
二 高额医疗费用及其政策保障现状
三 高额医疗费用分担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完善高额医疗费用的协同分担机制的建议
第六章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从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看我国职工医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费基不实致费率虚高,费率扭曲成本当重视
二 待遇调整欠缺科学适度标准
三 缴费年限政策设置不合理
第二节 完善城镇职工医保制度建设的有关对策和建议
一 完善收入诚信体系规范缴费
二 统一设置全国最低缴费年限
三 科学界定适度待遇保障水平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一节 研究对象: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的主要内涵
第二节 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六节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与主要发现
一 技术路线
二 主要研究内容
三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七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医疗保障的有关概念
第二节 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类型
一 基于典型国别模式的划分
二 基于财务平衡模式的划分
三 基于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的划分
第三节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 社会医疗保险与其他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共性
二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自身的特征
第四节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功能
一 防止被保险人短视
二 防止风险选择和逆向选择
三 促进健康均等和社会平等
第五节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福利成本
一 福利成本的概念
二 福利成本的测量
三 福利成本理论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意义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的模型构建及数理关系
第一节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财务平衡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的内涵
第三节 以收定支的含义、缘起及特点
第四节 以支定收的理论争鸣
第五节 不同收支关联模式的理论影响
第六节 实践中以收定支财务平衡的具体做法与特点
一 以历史的“支”定当前的“收”
二 以相对稳定的“收”应对变动的“支”
三 现有以收定支财务平衡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第七节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模型的构建
一 社会医疗保险的政策环境分析
二 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模型的设计思路
三 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模型的构建
四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模型的功能及意义
第八节 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模型的数量关系
一 住院率变化对费率的影响
二 次均住院费用占岗平工资之比变动对费率的影响
三 次均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对费率的影响
四 人口负担系数对费率的影响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G省职工医保的政策概况
一 G省职工医保的筹资机制
二 G省职工医保的账户结构
三 G省职工医保的保障待遇水平
第二节 G省职工医保的整体运行状况
第三节 筹资与待遇关联视角的职工医保的运行结构分析
一人口负担微弱起伏、总体平稳
二 次均费用相对岗平工资之比不断下降
三 平均缴费基数占岗平工资之比不断攀升(实际费率上涨)
四 住院率快速增长
五 待遇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第四节 制度运行中的福利成本
一 实际费率中的超额负担
二 名义费率的扭曲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的案例应用
第一节 生育并入医疗保险的费率测算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梳理
三 生育与医疗保险政策现状
四 合并实施面临的主要障碍
五 解决思路与模型构建
六 数量实测:基于四种不同方案
七 结论和建议
第二节 高额医疗费用的多层协同分担机制
一 高额医疗费用的概念
二 高额医疗费用及其政策保障现状
三 高额医疗费用分担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完善高额医疗费用的协同分担机制的建议
第六章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从筹资与待遇关联机制看我国职工医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费基不实致费率虚高,费率扭曲成本当重视
二 待遇调整欠缺科学适度标准
三 缴费年限政策设置不合理
第二节 完善城镇职工医保制度建设的有关对策和建议
一 完善收入诚信体系规范缴费
二 统一设置全国最低缴费年限
三 科学界定适度待遇保障水平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