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思想在文学现场

封面

作者:韩伟

页数:28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220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终南山所在的秦岭山脉是中国历史地理的显著标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塑造了一种独特的自然人文之美。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需要实地研究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观念,尤其是中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所产生的生态美学观念对于建设生态文明至关重要。本书以终南山生态美学研究为基础,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基础和现实路径。

作者简介

朱丹琼,湖南慈利人,理学学士,专门史(中国思想史)博士。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跨文化中心主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斯普林菲尔德分校访问学者。主要著述有:《科学个案研究与中国科学观的发展》,主要译著有:《环境正义论》、《环境伦理学》、《现代环境主义导论》等。目前主持《生态城市》的译丛系列著作的翻译,含《实践生态学》、《森林与城市》、《设计的本质》与《建造康居》等四种。

本书特色

终南山所在的秦岭山脉是中国历史地理的显著标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塑造了一种独特的自然人文之美。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需要实地研究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观念,尤其是中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所产生的生态美学观念对于建设生态文明至关重要。本书以终南山生态美学研究为基础,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基础和现实路径。

目录

当代文学的时代诉求(代序)
一 文学批评及其理论问题
媒体时代的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的价值坚守与批评家的责任意识
科学性:文学批评必不可少的一个维度
论文学的“科学性”问题
当代马列文论研究的“瓶颈”问题
回望先锋:文学与记忆
二 当代思想视野中的文学研究
重塑中国文学的思想性
——以新世纪十年文学为例
文学经典:一个必不可少的参照系
当代诗歌的经典化生成问题
返观与重构:经典重拍的冷思考
文学地理学的问题意识与范式革新
浮华与虚无:问题视域中的奢侈品文学
回忆性叙事:60后作家的文革书写
论农民工题材小说的“城市时空体”
——以巴赫金时空体理论为价值观照
三 批评在文学现场
柳青文学的意义
文学何为与柳青文学创作的启示
陈忠实文学的当代意义与《白鹿原》的超越性价值
在历史与现实的细部寻找“生命的雕像”
——高建群小说创作论
象征与隐喻:阿来“山珍三部”的文化密码
现实与隐喻:诗意的理解与哲性的沉思
——评于晓威中短篇小说集《L形转弯》
人性思考的焦灼与生命意义的彰显
——以反战电影《雁南飞》和《全金属外壳》为例
小说的难度
——以冯玉雷的敦煌书写为例
文化理想的寻踪与历史镜像的呈现
——评冯玉雷的敦煌书写系列作品
“普世”况味的真诚表达与“蹉跎”生命的精神书写
——评弋舟的中篇小说集《刘晓东》
爱情的童话与精神的寻踪
——评徐兆寿的长篇小说《荒原问道》
信仰的固守与创作的回归
——评了一容的《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
思想在文学现场(代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思想在文学现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9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