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艳
页数:286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63926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个当代文学批评者和一个当代写作者面对面接触的时候,真诚的文本分析会建立起二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鲁院历来第一重视民族作家的培养,众多民族作家在这里学习和生活,极大地促进了各地民族作家的成长。《中国多民族文学丛书(第三辑):边地想象与地域言说》涉及了很多民族作家作品,这些文章从文学批评的角度阐释了当下民族作家的“边地想象”,“地域言说”是不同文化地域的作家们对于变动中国的经验叙述。
作者简介
郭艳(笔名简艾),安徽舒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评论家,鲁迅文学院教研部主任、研究员。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研究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已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南方文坛》《天涯》《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文艺报》等学术报刊及文学期刊上发表论文、随笔、小说等一百多万字。出版批评专著《像鸟儿一样轻,而不是羽毛:80后青年写作与代际考察》、长篇小说《小霓裳》。
本书特色
当代文学批评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劳作,面对着海量的文本,在进行现象分析的时候,如何能够出入于文学现场和文学史之间?如何在大量的文本评介中保有明晰的文学观念又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学批评姿态?这是作者进入当代文学现场时时自问的两个问题。小集中“期刊现场”和“略有会心处”是这种文史意识下的一些论述,记录了现场批评中的一些思考,尽量在一个较为开阔的现象和问题层面来看当下的写作,从而让批评文字能够和批评理论、文学史有着微弱的呼应。因为在鲁院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独特的地位,也就对于中央文学研究所(鲁院前身)和1950年代当代文学情境有着研究的兴趣,小集中也收录了这方面的文章。
目录
节选
《中国多民族文学丛书(第三辑):边地想象与地域言说》: 雪山 灵光中的人性与自然——评纳西族作家蔡晓玲长篇小说《蝴蝶豹子》评论晓玲的文本有相当的难度,因为晓玲自己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评论家,她的文本分析用一位女作家的话:刀刀见红,可见到位之极。晓玲也写诗,《谁能向后飞翔》足能激起无限的想象。她创作有长篇《天边女儿国》、《爱说不痛》和散文集《古城在玉龙雪山下》,玉龙雪山是守护神“三朵”的化身,世世代代守护着纳西族人,纳西女人是家庭的守护者,一双柔韧有力的臂膀支撑起生活的艰辛与苦难。这次晓玲推出了长篇《蝴蝶豹子》,写林场被解散后,林区工人在城镇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转型、裂变以及最后对于山林的回归。仅从文本来看,长篇的所指非常明确,通过林场各色人物的情感纠葛,呈现出人的观念、生活方式和情感的嬗变。但是如果了解纳西族对于自然与山林的独特崇拜,那么《蝴蝶豹子》的能指就是漂浮在玉龙雪山脚下日渐式微的纳西乡愁。 纳西族的雪山、女人和山林是最富象征义的三个意象,在《天边女儿国》中,晓玲写出了她心中的雪山和纳西女人,这是晓玲对于本民族女性命运一次宏观的把握与理性的审视。雪山下的纳西古城、乡土白沙和东巴被晓玲喻为天边的女儿国,纳西女人勇于承担尘世命运,眼泪纷飞的疼痛中,展现出罕见的群体性坚韧。纳西女人是大女人,却走着羊肠小道般的命运线。时光流逝到当下,在林场大树纷纷倒下的阴影中,翠羽城的男男女女经历着新的生存境遇。 这个长篇用力最多的当然是豹子和蝴蝶,这也是刻画最为成功的两个人物。豹子无疑是晓玲笔下闪动灵光的人物。林场解散过程中,豹子沉浸在对于当下和过去记忆的纠葛中难以自拔,和豹子莽直性格产生强烈对比的是——他对以后生活的毫无打算。林场中一段未了的爱情,让豹子对情感心灰意冷,林场解散了,豹子连生活的基本依据都丧失了。这样,豹子才会当上保安、打手、舞男……从林场淡定自然的生活中抽身出来之后,豹子像一段漂浮在夜海上的断木,眼前是无尽的暗夜和黑色的海水。 豹子身上又始终保持着一股纯朴天然的气息,那是一种对自然之物的敬畏,以及由此带来的率真、义气和坦诚的品性。即便从事着卑贱的职业,豹子依然保有这些天然的品性,保留着心中最柔软最珍贵的一隅,并且适时地将柔软与温暖传递给他身边的朋友。他对场长拔刀相助的义气,和欢欢纠缠于灵肉之间的呵护,对蝴蝶暗生情愫中的克制帮衬……在日渐功利性的城镇生活中,豹子是保留地里残存的一丝仁义,而且是以酷男英俊的面目出现,无疑,对于女性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同时,文本又描写了豹子强健性感的身体和对女人的“欲而不淫”。豹子是个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护林工,他对于女人的感受出于自然的本能和直觉,他有着正常的欲望和对女人的渴望,然而,他却知道“拒绝”,拒绝仅仅因欲望而苟合,因此也就保有了尊严。他虽然身处最易于陷入混乱生活的舞厅,甚至于做过舞男,但他保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心,他最终和欢欢分手以及回到林场也就顺理成章。 文本中的其他男人,如场长是典型的基层干部,身份意识和符合身份意识的行为都写得中规中矩,即便是这样,场长也因为和师范小女生的婚外情,展露出对于生命激隋的体验。老乐庸常、迷糊而小心眼,却是个好老公。这两个男人显然不具备比豹子更多的文学性,但是场长救火而死,老乐拼了命挣钱养家,一个为林场,一个为家庭,可以算是各得其所了。在这里也可以看出,身为纳西族作家,晓玲的笔从民族历史命运的幽深中延展,伸入到丽江当下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天边的女儿国里出现了对生活和命运更有承担的男人,这是传统的式微,或者也可以看成是某种既有的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