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宏伟著
页数:27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148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书以古代西南地区(秦岭山脉以南,巫山、武陵山脉以西区域)为研究对象,就古代西南地区的重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探讨,为西南古史的重构奠定了学术基础。本书依据古代史籍,梳理了古代西南历史地理资料,提出了新的观点。本书是一本比较优秀的历史地理著作。
作者简介
周宏伟,男,1965年生,湖南宁乡人。现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本书特色
该书以古代西南地区(秦岭山脉以南,巫山、武陵山脉以西区域)为研究对象,就古代西南地区的重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探讨,为西南古史的重构奠定了学术基础。本书依据古代史籍,梳理了古代西南历史地理资料,提出了新的观点。本书是一本比较优秀的历史地理著作。
目录
前言
上篇 自然地理问题
第一章 成都平原的“滇池”
一 引言
二 现代技术资料推测
三 历史文献资料考证
四 结语
第二章 “成都”名称的来历
一 引言
二 “成都”之旧释
三 “成都”之新解
四 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三峡地区的“云梦”
一 引言
二 吕后《二年律令》中的“云梦”
三 楚襄王与宋玉所游的“云梦”
四 余论
第四章 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
一 引言
二 汉水上游诸水东流时期(远古—前186年)
三 武都道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分流(前186—前161年)
四 汉水上游诸水南流时期(前161年至今)
五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洱海古地图与洱海水系变迁
一 引言
二 唐《西洱河图》及其所反映的洱海水系
三 洱海湖水经波罗江道南流的证据
四 洱海湖水南流通道的演变过程
五 结语
下篇 人文地理问题
第六章 廪君巴人夷水与春秋时代巴人的活动中心区
一 引言
二 廪君巴人夷水非今清江的依据
三 廪君巴人夷水为今大宁河的依据
四 廪君的迁徙原因及名称来历
五 殷商至春秋时代巴人的活动中心区
六 结语
第七章 夜郎人的迁徙历程
一 引言
二 四川盆地:夜郎人的故乡
三 云贵高原:夜郎人的第二故乡
四 獠人人蜀:夜郎人重返故乡
五 仡佬族:夜郎人的直系后裔
六 结语
第八章 五尺道与西南夷道
一 引言
二 五尺道非古代川南人滇道路
三 五尺道为古代汉中人蜀道路
四 余论
第九章 庄蹻人滇与庄豪人滇
一 引言
二 “庄蹻”“庄豪”非一人
三 “楚威王”不能改为“楚顷襄王”
四 楚黔中郡与夜郎无涉
五 “循江上”非“从沅水”
六 庄蹁所王之“滇”非庄豪所王之“滇”
七 余论
第十章楚黔中郡与秦黔中郡
一 引言
二 关于楚黔中郡
三 关于秦黔中郡
四 结论
附录1 湘西里耶盆地诸古城遗址的历史身份
一 引言
二 里耶古城:楚秦汉初的迁陵县治
三 魏家寨古城:西汉中后期的迁陵县治
四 大板村遗址:东汉时代的迁陵县治
五 里外城村:三国西晋时代的迁陵县治
六 结语
附录2 “五豁”本义考
一 引言
二 传统“五谿”释义的问题
三 “五谿”本为“武谿”之误
四 从“武骆”到“五谿”的讹变
五 结语
附录3 就《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商榷者有关疑惑的几点答复
后记
上篇 自然地理问题
第一章 成都平原的“滇池”
一 引言
二 现代技术资料推测
三 历史文献资料考证
四 结语
第二章 “成都”名称的来历
一 引言
二 “成都”之旧释
三 “成都”之新解
四 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三峡地区的“云梦”
一 引言
二 吕后《二年律令》中的“云梦”
三 楚襄王与宋玉所游的“云梦”
四 余论
第四章 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
一 引言
二 汉水上游诸水东流时期(远古—前186年)
三 武都道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分流(前186—前161年)
四 汉水上游诸水南流时期(前161年至今)
五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洱海古地图与洱海水系变迁
一 引言
二 唐《西洱河图》及其所反映的洱海水系
三 洱海湖水经波罗江道南流的证据
四 洱海湖水南流通道的演变过程
五 结语
下篇 人文地理问题
第六章 廪君巴人夷水与春秋时代巴人的活动中心区
一 引言
二 廪君巴人夷水非今清江的依据
三 廪君巴人夷水为今大宁河的依据
四 廪君的迁徙原因及名称来历
五 殷商至春秋时代巴人的活动中心区
六 结语
第七章 夜郎人的迁徙历程
一 引言
二 四川盆地:夜郎人的故乡
三 云贵高原:夜郎人的第二故乡
四 獠人人蜀:夜郎人重返故乡
五 仡佬族:夜郎人的直系后裔
六 结语
第八章 五尺道与西南夷道
一 引言
二 五尺道非古代川南人滇道路
三 五尺道为古代汉中人蜀道路
四 余论
第九章 庄蹻人滇与庄豪人滇
一 引言
二 “庄蹻”“庄豪”非一人
三 “楚威王”不能改为“楚顷襄王”
四 楚黔中郡与夜郎无涉
五 “循江上”非“从沅水”
六 庄蹁所王之“滇”非庄豪所王之“滇”
七 余论
第十章楚黔中郡与秦黔中郡
一 引言
二 关于楚黔中郡
三 关于秦黔中郡
四 结论
附录1 湘西里耶盆地诸古城遗址的历史身份
一 引言
二 里耶古城:楚秦汉初的迁陵县治
三 魏家寨古城:西汉中后期的迁陵县治
四 大板村遗址:东汉时代的迁陵县治
五 里外城村:三国西晋时代的迁陵县治
六 结语
附录2 “五豁”本义考
一 引言
二 传统“五谿”释义的问题
三 “五谿”本为“武谿”之误
四 从“武骆”到“五谿”的讹变
五 结语
附录3 就《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商榷者有关疑惑的几点答复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