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曾文主编
页数:21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76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法眼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唐五代时由文益禅师创立于金陵。北宋以降由盛转衰,竟至中绝。直到民国,著名高僧、禅门泰斗虚云大师兼承法眼宗,并将中绝了近千年的法脉授予闽西长汀本湛青持禅师,本湛传连城慧瑛禅师,慧英传龙岩光胜禅师,三代传人均在闽西弘法修身,普惠僧众,使龙岩成为当代法眼宗的传承重镇,龙岩天宫山圆通寺、莲花山莲山寺、天马山净慈寺成为法眼宗的中兴圣地,在海内外特别在闽粤赣享有盛誉,影响深远。2015年11月28日,由中共龙岩市委统战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法眼宗思想传承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福建龙岩举行。福建省委统战部、龙岩市委、新罗区委和社科院宗教研究所领导、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禅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佛学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对法眼宗的创立、传承、思想精髓和特色宗风,对闽西重振法眼宗,师徒传承及其贡献、地位,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新论点,形成了诸多共识。本书即是与会专家学者提供给该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具有较高的学术性、文献性和可读性,为法眼宗及汉传佛教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作者简介
杨曾文,1939年12月7日生于山东省即墨市,1964年9月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佛教史》第1-3卷(任继愈主编,共著)、《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宋元禅宗史》《隋唐佛教史》《中国佛教东传日本史》等;主编并参与撰写《当代佛教》《日本近现代佛教史》;校编《敦煌新本六祖坛经》《神会和尚禅话录》;翻译《日本佛教史纲》(村上专精著)、《印度佛教史概说》(合译)。
本书特色
法眼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唐五代时由文益禅师创立于金陵。北宋以降由盛转衰,竟至中绝。直到民国,著名高僧、禅门泰斗虚云大师兼承法眼宗,并将中绝了近千年的法脉授予闽西长汀本湛青持禅师,本湛传连城慧瑛禅师,慧英传龙岩光胜禅师,三代传人均在闽西弘法修身,普惠僧众,使龙岩成为当代法眼宗的传承重镇,龙岩天宫山圆通寺、莲花山莲山寺、天马山净慈寺成为法眼宗的中兴圣地,在海内外特别在闽粤赣享有盛誉,影响深远。2015年11月28日,由中共龙岩市委统战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法眼宗思想传承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福建龙岩举行。福建省委统战部、龙岩市委、新罗区委和社科院宗教研究所领导、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禅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佛学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对法眼宗的创立、传承、思想精髓和特色宗风,对闽西重振法眼宗,师徒传承及其贡献、地位,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新论点,形成了诸多共识。本书即是与会专家学者提供给该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具有较高的学术性、文献性和可读性,为法眼宗及汉传佛教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目录
在“法眼宗思想传承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法眼宗思想传承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在龙岩市“法眼宗思想传承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重振法眼宗宗风 弘扬中华禅精义——“法眼宗思想传承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
“法眼宗思想传承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闭幕式致辞
“法眼宗思想传承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讲话稿
法眼宗的宗旨与精神
法眼宗的创立和传播
《宗门十规论》与禅师自律
法眼宗思想传承与当代文化建设探析
再论法眼宗初祖文益禅师于漳州参桂琛而得法
试论法眼宗思想和方法的当代价值——以文益禅师为中心
隐元禅师与黄檗文化的当代价值
略论法眼文益禅师的“机锋”
中华禅的传承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从《宗门十规论》到《宗镜录》引发的思考——讲于“法眼宗思想传承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法眼宗法脉传承与闽西禅宗发展——以龙岩法眼宗传播发展为中心兼论闽西禅宗文化建设
宏开法眼 烛照未来
虚云大师续衍法眼一脉传承与宗风刍议
《宗镜录》成书考——兼论五代吴越国法眼宗僧团
法眼宗在当代的传承与弘扬
浅述法眼宗在闽西衍传的派字
法眼宗文化的当代现实意义
五代北宋法眼宗在闽传法寺院略考
法眼宗禅教圆融思想述评
从临济到法眼——闽西禅宗法脉之初探
碑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