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旅游心理学/解培红

封面

作者:编者:解培红//万平

页数:280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45511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旅游心理学/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类“十三五”规划教材》是从心理学角度以心理学、旅游学理论为基础,来研究旅游活动中人们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研究旅游企业如何针对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开展有效的服务与管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旅游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教育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审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旅游类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旅游心理学/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类“十三五”规划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旅游心理观,学会用心理学的话语体系来认识和理解旅游业、旅游者、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从心开始,用情服务”的工作理念;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游客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提高对游客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为学生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基本心理要求,掌握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为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心态”从事旅游业的工作奠定基础。  《旅游心理学/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类“十三五”规划教材》立足于旅游类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以有利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为目标设计课程体系,以旅游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为依据优选课程内容,融合旅游行业新实践经验,以旅游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实用、适用为原则,不过分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目录

绪论第一节 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第三节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编 旅游决策心理第一章 旅游决策心理第一节 旅游消费行为的心理动因第二节 旅游消费需要第三节 旅游消费动机第二章 旅游者在旅游消费中的知觉第一节 旅游者在旅游决策和消费中的知觉规律第二节 知觉概述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第四节 旅游者对旅游风险的知觉第五节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第三章 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第二节 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第四章 旅游者的态度第一节 态度概述第二节 旅游者的态度第五章 旅游者的人格第一节 人格概述第二节 旅游者的人格结构与旅游行为第三节 旅游者的气质与旅游行为第四节 旅游者的性格与旅游行为第六章 旅游者的社会心理与旅游行为第一节 社会制度与旅游行为第二节 社会群体与旅游行为第三节 社会阶层与旅游行为第四节 社会文化与旅游行为第二编 旅游服务心理第七章 旅行社服务心理第一节 旅行社服务概述第二节 旅行社的售前服务第三节 旅行社售中服务第四节 旅行社的售后服务第五节 导游服务心理第八章 饭店服务心理第一节 饭店服务概述第二节 前厅服务心理第三节 客房服务心理第四节 餐饮服务心理第五节 康乐服务心理第九章 景区服务心理第一节 景区票务服务心理第二节 交通服务心理第三节 购物服务心理第十章 旅游投诉服务心理第一节 旅游者投诉的概念和原因分析第二节 旅游者投诉的心理分析第三节 旅游者投诉服务的心理策略第三编 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第十一章 旅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及调适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第二节 旅游从业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分析第三节 旅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的调适第十二章 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节 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要求第二节 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第三节 旅游从业人员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节选

  《旅游心理学/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类“十三五”规划教材》:  四、旅游动机的分类  人们外出旅游动机常常是多种多样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需要是复杂多样的,另一方面也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活动。所以对旅游动机的分类也就多种多样。  综合诸家旅游动机的分类观点,根据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情况,结合当今旅游者的活动表现,可以将人们的旅游动机分为以下几种。  1.健康、娱乐的动机  健康动机由来已久,人们很早就有健康、长寿的愿望。健康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也包括精神上的放松。现在社会繁忙的生活、紧张的节奏,使得人们对于身心健康更加重视。为了缓解身体和精神上的紧张、疲劳,他们乐于外出旅游,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中,享受阳光浴、温泉浴、海水浴,在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中放松身心,以恢复和保持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2.好奇探索的动机  这是驱使人们认识和了解自己生活环境和知识范围以外的事物的旅游动机。包括以探险猎奇为目的的探险动机和以增长见闻为目的的求知动机。探险动机和求知动机往往互相渗透,密不可分,故归为一类。探险求知的动机与娱乐审美动机在旅游动机中一样具有普遍性。文化旅游、考古地质考察旅游、工业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森林旅游、草原旅游、沙漠旅游、修学考察旅游、军事旅游,体育旅游、参观博物馆与展览馆都有探险求知动机的成分,而探险旅游、科考旅游、生态旅游、登山旅游、海洋观光、横渡海峡旅游更是探险求知动机的直接产物。  探奇求知的特点,旅游者主要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为目的,从事具有新异性、知识性乃至冒险性的旅游活动。  探奇求知的旅游动机同身心健康的旅游动机一样古老,中国古代周穆王的昆仑山之游、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地中海之游,足以证明探奇求知的旅游动机早在奴隶社会就已形成。此后,探奇求知的旅游动机不断扩大,成就了一大批徐霞客式的探险科考旅行家。发展到今天,探奇求知的旅游动机已成为推动现代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由于此类动机能推动人们获得奇特的感受和全新的知识,即使在将来,它也不会呈萎缩之势。  3.受教育的动机  从历史上看,接受更好的教育、学习新知识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在一些欧美国家,游学旅游的风气由来已久且非常浓厚。近年来我国以学习交流为目的的修学考察旅游等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教育的动机的驱使。  4.娱乐审美动机  旅游活动是娱乐审美活动,所以,休闲、游览、娱乐、审美是人们旅游的主要动机。娱乐动机包括游山玩水的观光游览型,景区小憩的度假休闲型,是以获得休闲、快乐、乐趣为目的;审美动机以获得愉悦、美感为目的。娱乐动机和审美动机往往如影随形,也是密不可分,归为一类。娱乐审美动机与身心健康动机有共同之处,但前者生理成分较少,属于精神性动机,层次较高;后者生理成分较多,属于天然性动机,层次较低。  娱乐审美动机的特点,旅游者主要是以满足求悦求美需要为目的,从事快乐有趣、具有审美价值的旅游活动。在旅游动力中,娱乐审美动机具有普遍性,几乎各类旅游活动的背后,都有娱乐审美动机的推动。去异地参加游乐活动、游览名山大川,其主要动机便是娱乐审美。  旅游的娱乐审美动机属于非功利性动机,大概形成于封建社会,似乎不太古老。获取快乐、美感是人人所向往的,所以,该旅游动机一经形成,便发展迅速。近代以来,娱乐审美动机已成为最普遍的旅游动机之一。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娱乐审美动机仍将在各种旅游动机中居中心地位。  5.社会交往的动机  社会交往是人之本性,它既是人们需要的层面,也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旅游的社会交往动机包括以结识新朋友、探访亲友为目的的亲和动机,和以故地重游、溯源怀古、归宗认祖为目的的寻根怀旧动机。近些年开展起来的拜访革命圣地、重走长征路、博物馆纪念馆旅游等红色旅游,知识青年返乡游、新婚或结婚纪念游、大型艺术节庆旅游,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在华居住过或出生的外国朋友的探亲游、故国游、寻根游等,大多是出于这种动机。  社会交往动机的特点是:旅游者以扩大交往、沟通情感为目的,从事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旅游活动,以满足人们爱和归属的旅游需要。任何一种旅游活动,都需要接触新的人际环境、进行新的人际交往,所以每一种旅游的背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交往的旅游动机。  社会交往的旅游动机古已有之,这从中国古代“交游”的存在即可看出。如封建时代游客写下了大量的怀古诗篇。发展到今天,社会交往的旅游动机已普遍开来。随着人们非工作交流的日益减少和孤独感的日益加重,社会交往的旅游动机也会越来越强烈。  6.宗教信仰的动机  指直接推动某一宗教信徒暂时离开常住地参加宗教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宗教信仰动机的特点是:以增强认同、规范行为、调节心理、整合社会为目的,推动某一宗教信徒暂时离开常住地去朝拜、求法、传教或参加宗教节日,满足人们宗教情感或亲教式情感的需要。宗教信仰动机也是重要的旅游动机之一,所谓宗教旅行就是该动机推动的结果。即便宗教旅行不算旅游,该旅游动机也不容忽视。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涌向宗教场所,旅游类型各种各样,其中便有宗教信仰动机的推动。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旅游心理学/解培红》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8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