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保池,蔡端,朱同玉主编
页数:541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28595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书80万字,分30章。着重介绍了感染、传染、特殊感染和外科学的基本知识、特殊感染合并外科疾患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发症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以及特殊感染的职业暴露防护和暴露后处理措施。作者以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原创性技术结合有关参考文献,介绍了特殊感染外科很多新理念及新技术。例如用自体骨髓肝内输注治疗艾滋病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研究思路和经验体会,探讨了自体骨髓细胞肝内输注促进肝脏重建和免疫重建的可能机制。对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保存和回输自体骨髓促进骨髓重建,CAR-T细胞治疗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等新技术。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传染病作为自然界各种致病生物体造成的可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特点和外科处理原则。对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导致传染病发生的原因、流行特点、防治手段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的科学、文明行为和习惯,给予充分提示与讲解。本书中的所有图片来自作者诊治患者的靠前手资料。
作者简介
刘保池,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专长肝胆胰外科,创伤外科和危重病医学。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健康传播大使、 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获6项国家专利,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5部,参加编写专著6部。2003年到德国洪堡大学访问学习并且被聘为客座教授。担任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次参加指导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2008年9月人才引进到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任外科主任。带领外科团队为100多例HIV感染者开展手术治疗,通过科学评估和精细的围手术期治疗及规范的职业暴露防护,使对HIV感染者手术治疗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开展巨脾切除联合自体血液回输取得了良好疗效。
本书特色
全书80万字,分30章。着重介绍了感染、传染、特殊感染和外科学的基本知识、特殊感染合并外科疾患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发症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以及特殊感染的职业暴露防护和暴露后处理措施。作者以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原创性技术结合有关参考文献,介绍了特殊感染外科很多新理念及新技术。例如用自体骨髓肝内输注治疗艾滋病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研究思路和经验体会,探讨了自体骨髓细胞肝内输注促进肝脏重建和免疫重建的可能机制。对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保存和回输自体骨髓促进骨髓重建,CAR-T细胞治疗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等新技术。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传染病作为自然界各种致病生物体造成的可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特点和外科处理原则。对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导致传染病发生的原因、流行特点、防治手段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的科学、文明行为和习惯,给予充分提示与讲解。本书中的所有图片来自作者诊治患者的最手资料。
目录
第一章 感染病与外科感染概述———刘保池,蔡端第一节 感染的定义和基本感念第二节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第三节 细菌的致病机制第四节 病毒感染第五节 感染的临床症状第六节 外科,外科感染与特殊感染外科第二章 感染与免疫——————-刘保池, 刘立第一节 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第二节 特异性抗感染免疫第三节 机会性感染 第四节 感染与免疫的相互作用第三章 特殊感染外科病理学及其标本处理—冯艳玲第一节 常见特殊感染病理学第二节 感染性病理标本危害的相关因素分析第三节 感染患者的病理标本处理及防护对策第四章 普通灭菌法不能灭活的病原体感染—司炎辉 第一节 破伤风第二节 气性坏疽第三节 朊毒体病第五章 多耐或泛耐药菌感染———————-李垒第一节 多耐或泛耐药菌的定义与耐药机理第二节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第三节 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第四节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第五节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第六节 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肠杆菌感染第六节 艰难梭菌感染第七节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第八节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第六章 中国法定传染病与新发传染病———李洪伟,郑江花 第一节 呼吸道传播的疾病第二节 消化道传播的疾病第三节 血液传播的疾病第四节 性传播的疾病第五节 虫媒传播疾病第六节 接触传播的疾病第七章 消毒灭菌技术——————张保善,刘启领 ,朱益军第一节 无菌术第二节 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第三节 净化层流正负压切换手术室第八章 特殊感染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宋凤祥,施裕新,单飞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选第二节 头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检查第三节 胸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检查第四节 腹部感染性疾病影像表现第五节 骨骼肌肉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检查第九章 感染性疾病的麻醉———————唐俊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与手术麻醉第二节 麻醉与医院感染第三节 传染性疾病的防护第四节 麻醉与免疫第十章 职业暴露的风险与防护—–张伟伟第一节 血源性传播疾病概论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第三节 丙型肝炎的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第四节 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第五节 结核病的职业暴露与防护第十一章 创伤合并感染的救治—–刘保池,郭常军 第一节 创伤概述第二节 创伤的院内急救第三节 多发伤救治第四节 损伤控制技术第五节 创伤合并HIV感染患者的急救及围手术期治疗第十二章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沈银忠. 张永信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抗感染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第三节 常见病原菌所致感染的抗菌治疗第十三章 HIV合并HPV感染—–刘保池,司炎辉,梅冰第一节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第二节 HIV合并HPV感染的特点第三节 治疗方法与分析第四节 典型巨大型尖锐湿疣照片第十四章 艾滋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刘保池,郭常军第一节 艾滋病流行病学第二节 艾滋病合并外科疾病谱分析第三节 艾滋病患者术前准备第四节 艾滋病患者术后治疗第十五章 艾滋病血友病的围手术期治疗——-刘保池, 吴常青第一节 艾滋病血友病的临床表现第二节 艾滋病血友病的术前准备第三节 艾滋病血友病的术中处理第四节 艾滋病血友病的术后治疗第十六章 脓毒症的重症监护治疗———-李响第一节 脓毒症流行病学特点第二节 脓毒症与内环境第三节 脓毒症的抗感染第四节 脓毒症相关凝血病的治疗第十七章 艾滋病肝硬化的综合治疗———-刘保池,刘新,梅冰第一节 艾滋病合并肝硬化的特点第二节 艾滋病合并肝硬化一般治疗第三节 自体骨髓肝内输注促进肝功能重建第十八章 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刘保池,夏咸军,张宝善第一节 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第二节 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第三节 非艾滋病相关性肿瘤 第十九章 CAR-T细胞治疗技术———杨选明.刘保池第一节 CAR-T技术的发展历史第二节 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结构第三节 CAR-T的临床治疗流程第四节 CAR-T治疗的副作用第五节 CAR-T细胞治疗在白血病中的研究及进展第六节 CAR-T治疗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第二十章 艾滋病人的心理治疗—–张建良,孙志辉第一节 HIV感染和AIDS患者的心理障碍第二节 艾滋病恐惧症第三节 HIV感染者在手术治疗期间的心理治疗第二十一章 艾滋病的临床研究与展望——刘保池,时玉舫第一节 艾滋病的流行第二节 艾滋病的临床过程第三节 艾滋病的治疗第四节 艾滋病研究与进展第二十二章 肠结核———————-刘保池,刘立第一节 肠结核病因第二节 病理生理及分型第三节 临床表现第四节 辅助检查第五节 鉴别诊断第六节 手术治疗第七节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第二十三章 肝癌的围手术期处理——-李爱军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第二节 肝癌的手术前处理第三节 肝癌的手术中处理第四节 肝癌的手术后处理第二十四章 口腔科感染疾病—————-郭瑞章第一节 口腔结核第二节 颌面骨结核第三节 颈淋巴结结核第四节 颌面部放线菌病第五节 猫抓病第六节 口腔科淋病第七节 口腔尖锐湿疣第八节 梅毒的口腔科表现第九节 艾滋病在口腔科的临床表现第二十五章 眼科感染性疾病—–杨亚玲第一节 感染性结膜炎第二节 感染性角膜炎第三节 感染性眼内炎第四节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第五节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第六节 梅毒性眼部病变第七节 结核性眼部病变第八节 眼弓形虫病第九节 眼钩端螺旋体病第十节 莱姆病眼部病变第十一节 眼拟组织胞浆菌病综合征第十二节 眼猪囊尾蚴病第十三节 眼弓首线虫病第十四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眼部病变第二十六章 耳鼻喉科感染性疾病—–邹国民第一节 耳鼻咽喉结核第二节 白喉第三节 耳鼻咽喉麻风第四节 耳鼻咽喉梅毒第五节 耳鼻喉疾病合并HIV感染第二十七章 器官移植后感染防治———-朱同玉第一节 器官移植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第二节 移植后细菌感染第三节 移植后真菌及寄生虫感染第四节 移植后病毒感染第五节 移植后感染的治疗原则第二十八章 组织工程与修复重建——–刘保池,时玉舫,徐念沁第一节 组织工程与组织器官缺损修复第二节 艾滋病患者的免疫重建第三节 自体骨髓肝内输注促进免疫重建第四节 自体骨髓肝内输注促进骨髓重建第二十九章 特殊感染患者的护理——李敏,曹月萍第一节 破伤风护理第二节 气性坏疽护理第三节 多耐或泛耐药菌感染护理第四节 艾滋病(AIDS)护理第五节 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第六节 埋入式骨髓输注系统植入术的围手术的护理第七节 艾滋病合并血友病的围手术的护理第三十章 公共卫生危机与特殊感染外科建设—刘保池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二节 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第三节 特殊感染外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