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邹碧华
页数:453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09122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邹碧华同志生前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2014年12月10日,邹碧华同志在T作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7岁。他的突然离世震动了整个法律界和社会各界,网上网下哀思如潮,形成了“邹碧华现象”, “法官当如邹碧华”,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期盼。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了邹碧华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称赞他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3月,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党组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广泛开展向邹碧华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邹碧华同志学习的活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分别追授邹碧华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和“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3月至4月,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先后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作了近20场报告,最高人民法院还专门举行了全国法院系统视频报告会。迄今为止,累计已有近20万名党政干部、政法干警以及各行各业代表聆听了邹碧华的感人事迹,形成了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 “做一个有良心酌法官”“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邹碧华同志生前说过的这些话语,触动着越来越多的干部和群众。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邹碧华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的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长久传承。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推进学习宣传邹碧华同志的活动,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专门编辑了纪念文集《法治“燃灯者”邹碧华》,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法院出版社还编辑了学术文集《庭前的思考:邹碧华学术文集》,分别收录了邹碧华同志的先进事迹、纪念文章和他生前撰写的理论研究成果,力求全景式地展现邹碧华同志的崇高精神、先进理念、T作方法和优良作风。两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推动全国法院系统乃至各界扎实深入开展“法官当如邹碧华”学习讨论活动的重要辅导读本,也为人民法院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持久推进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提供了生动有效的教材。 各级人民法院要广泛深入开展向邹碧华同志学习的活动,弘扬邹碧华同志的崇高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纪意识,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法院队伍。要扎实开展“三严三实”寺题教育,将“严”和“实”的要求落实到人民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着力解决法院系统的“不严不实”问题,不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确保法院队伍的纯洁性。全国法院广大干警,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邹碧华同志为镜子、为榜样、为标杆,在对标照镜中查找差距,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和担当意识,着力提升把握大局能力、公正司法能力、群众T作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拒腐防变能力,以优良的司法作风、过硬的司法能力履行好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灯火常在,行者不孤。我深信,邹碧华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所产生的巨大感召力,必将极大鼓舞、激励全国法院干警,进一步唱响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旋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书特色
邹碧华著有(独著、合著、合编)图书近二十种,各种体裁形式的文稿近百篇。《庭前的思考(邹碧华学术文集)》从这些文稿中选收了邹碧华二十多年来关于审判实务、法院管理等内容的作品45篇。其中有些文稿为首次披露,另从《法庭上的心理学》中摘用一篇导言。全书分为司法实务、理论研究、调研成果、讲座菁华、演讲札记五个板块,重点收录了邹碧华的《要件审判九步法》的相关文稿、审判实务的经验总结、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法庭心理、法院管理、调研报告、法官与律师的关系等文稿。
目录
解释学情境与法官的主观约束机制
法律适用统一问题的阐释与完善
我国诉讼调解模式改革初探
审视与探索?D?D要件审判九步法的提出和运用
要件审判九步法及其基本价值
“要件审判九步法”解析
在审判管理中运用“九步法”
“要件事实”框架内法官释明路径之建构
审判思路的确立与庭审技巧
民商事裁判文书“八个一致”评判标准的法理基础及其实践价值
论法庭情绪管理
法庭上的心理学?D?D一把看不见的利剑
法庭里的言说之道?D?D评《法庭语言技巧》
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证据规则
隔离作证规则的运用?D?D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杨建平诉韩方明、罗建华民间借贷纠纷案
《关于国有工业企业以机器设备等财产为抵押物与债权人签订的抵押合同的效力问题的批复》的理解与适用
国企改制中劳动关系的司法协调
事实劳动关系的司法认定
美国法官助理的功能与职责
审判事务的分工与法官辅助人员的配置探讨
“案多人少”的管理学解读
用“看得见”的方法提升“可感知”的成效?D?D可视化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运用
从专业思维、管理思维到领导思维?D?D我的成长历程
理论研究
论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
论归一性股权转让协议之效力?D?D兼论股权归一后交易安全之保护
论担保维持义务
担保合同与借款合同的履行抗辩关系
关于我国复代理制度的思考
调研成果
关于裁判文书改革的研究
民事独任审判制度改革探讨
讲座菁华
系列讲座之一: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找法官的职业价值感
系列讲座之二:做好工作的三个习惯
系列讲座之三:价值观转化为行动方案的九个能力
系列讲座之四:不要小看一句表扬的话
系列讲座之五:接待中的心理学
系列讲座之六:调解中的心理学
系列讲座之七:法官和律师之间的“四个相互”
系列讲座之八:法院院长的“问题意识”
系列讲座之九:要件审判九步法
系列讲座之十:我们为什么活着
演讲札记
法官应当如何对待律师??D?D对《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法官尊重律师的十条意见》的几点感想
法官与律师的良性互动
良心意味着责任?D?D邹碧华参加2006年“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时的演讲词
2012年给法学院毕业生的致辞
从在日本商场问路想到的……
附录:邹碧华著述一览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