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中主编
页数:2册(1071页)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53375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樊崇义教授有关刑事诉讼法的有关思想论述入手, 有多篇文章对刑事诉讼法的制度、程序进行分析和论述, 并从认罪从宽、事实证据采集、律政监察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梳理。
作者简介
张中,男,河南永城人,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兼副院长,证据法学研究所所长。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国际证据科学协会执委,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领域是证据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等。
本书特色
本书从樊崇义教授有关刑事诉讼法的有关思想论述入手,有多篇文章对刑事诉讼法的制度、程序进行分析和论述,并认罪从宽、事实证据采集、律政监察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梳理。
目录
总序编写说明思想·理论·贡献 1.樊崇义教授的理性刑事诉讼法学是怎样炼成的 锁正杰2.樊崇义教授法律真实理论引发的学术争鸣与历史贡献 吴宏耀3.樊崇义教授证据法学思想及其学术贡献 张 中4.樊崇义教授论侦查程序改革及其理论贡献 张品泽5.樊崇义教授检察理论及其学术贡献 刘 辰6.樊崇义教授检察理论及其观点述评 张书铭7.检察改革三十年与樊崇义教授的重要理论创新 王 戬、刘 瑶8.樊崇义教授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 孙道萃师恩·感怀·传承 9.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学家———我所了解的樊崇义教授 王文生10.寒门学子到当代有突出贡献的法学名家———学生眼中的樊崇义先生 夏 红11.不倦的学术追寻———写在樊崇义老师八十寿辰之际 李明蓉12.诉讼哲学放光辉仁爱人本显情怀———恩师樊崇义教授学术思想梳理 刘文化13.垂范实证研究力推司法改革———贺樊崇义教授八十华诞 罗国良14.成长路上感恩有您———恭祝恩师樊崇义教授八十寿诞 胡志风15.款款深情殷殷期盼———师从樊崇义教授小记 李思远16.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跟随樊老师学习的一些体会 徐歌旋17.恩师是我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张自超18.大师·遇见 陈惊天19.寿樊公赋 刘鹏宇诉讼·制度·程序20.刑事司法的人本化:从权力本位到权利本位 郭金霞21.刑事诉讼程序出入罪功能分析———以刑事疑案为视角 胡常龙22.风险视角下的取保候审:现状考察与问题反思 史立梅23.论我国搜查扣押制度的改革完善 朱拥政24.构建以公诉为主导的刑事审前程序略论 王守安25.简论公诉与法律监督之关系 白秀峰26.程序类型化理论:简易程序设置的理论根源 毛立华、李 莉27.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若干问题理性思考 金 飒28.自比较法之观点论人民参审草案之审理程序 黄翰义29.刍议刑事涉案财物的保护 白俊华30.我国遏制冤案的举措与成效检视 陈永生、瓮怡洁31.刑事救助的多元化途径探索 俞静尧32.反思与重构:执行程序中追加被执行人配偶问题探究 金俊银33.刑事司法国际合作的性质 苗京平认罪·认罚·从宽 34.刑事诉讼认罪协商机制的理论认识 李明蓉35.关于“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 徐鹤喃36.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核心要素之解读 杨立新37.认罪认罚从宽的内涵、价值及制度构建 张 伟38.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情况实证调研 温小洁39.新刑诉背景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许兰亭、李 飞40.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检察官:角色、保障及其权力边界 哈 腾41.以审判为中心与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糅合 艾 静42.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若干问题初探 郭斐飞4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完善研究 金文彤44.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何冬青45.认罪认罚从宽协商诉讼程序的独立建构 孙道萃事实·证据·规则 46.法律“事实”新论 高壮华47.量刑事实研究 杜 邈48.证据关联性管见 赵培显49.审判中心与证据裁判 王晓红50.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庭前会议证据开示问题研究 徐 军51.以审判为中心优化案卷笔录的运行环境 兰跃军52.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的实践困境与制度改革 杨建文、张向东53.试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专家证人制度 潘少华54.似真推理在诉讼证明中的运用 李 静55.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阮 娜律政·监察·其他 56.论《律师法》修改的背景、原则和进路 王进喜57.值班律师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 王 晶、严泽岷58.完善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常 铮59.我国恐怖活动案件中律师会见权探讨 张小玲60.关于监察体制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张自超61.论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进行监督的方式 申君贵62.新时代中国法治该何去何从 陈惊天63.司法改革的基本理路 吴光升64.刑事责任年龄的宪法学思考 陈 冬65.盗抢骗犯罪打击防范对策思考 陈士渠66.公安机关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徐晓慧67.新时代“枫桥经验”视野下社会稳定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黄兴瑞68.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务研究 马大壮69.从民事诉讼监督看检察机关监督职能立体化模型 肖皞明70.台湾地区国民法官制度:价值内核与两难选择 叶肖华、仇塍迪71.美国司法部长《关于对一般犯罪、有组织犯罪集团和恐怖主义犯罪 组织实施调查的指南》 刘 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