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编者:杨旭//杨白//邓艳华
页数:157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91288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念精神,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实际需求而编写的。 《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共分六章,重点讲述了幼儿园游戏的基础知识,介绍了有关幼儿园游戏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的基本方法,注重游戏的观察与评价。教材配有配套视频学习资源,读者可打第一盘自主观摩学习。视频学习资源包含各类型幼儿园游戏活动实录,实录的内容来自《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中的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及资料链接,给读者提供直观、生动的参考资料,便于模仿学习和深刻领悟相关理论。为方便教师教学,《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还提供课件、习题答题要点、习题库等多种教学资源。 《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以及幼儿师范院校的专业教材,亦可作为远程教育学员培训教材。此外,也可供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阅读与参考。
目录
第一节 幼儿游戏及其特征
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分类
第三节 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二章 有关儿童游戏的理论
第一节 早期的游戏理论
第二节 现代的游戏理论
第三节 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
第三章 幼儿园创造性游戏
第一节 角色游戏
第二节 结构游戏
第三节 表演游戏
第四章 幼儿园规则游戏
第一节 智力游戏
第二节 音乐游戏
第三节 体育游戏
第五章 幼儿园其他游戏
第一节 民间游戏
第二节 亲子游戏
第六章 游戏的观察与评价
第一节 幼儿园游戏的观察
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的评价
主要参考书目
节选
《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 大班:大班幼儿主要采用缩比图例摆放法。在等比例图的基础上,教师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原图所得到的图例张贴在材料框上,幼儿通过观察,判断结构材料的位置。 ③对作品讲评的指导。幼儿创造的每件作品都希望得到教师、同伴和家长的赞美与表扬,也渴望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即由幼儿向全班介绍自己作品的造型、使用了哪些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并给作品取名。 教师组织游戏的评价,评价主体应多元化,不再是只有教师单向点评,而是集幼儿自评、同伴互评、家长共评为一体,帮助幼儿收集多渠道评价信息,以完善幼儿的作品。评价的内容可涉及幼儿的情绪、对材料的使用、结构技能、人际交往、游戏常规、幼儿的创造能力等方面。评价的方式有问题式评价、作品分析式评价、作品欣赏式评价等。 由于不同的年龄班幼儿发展水平和自我评价能力不一样,评价的主体和评价内容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区别。小班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及幼儿自评,评价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反思在教师帮助和自我努力下,是否能情绪愉快地进行结构游戏。中大班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有提高,评价主体在小班的基础上可增加同伴互评,评价的内容可进一步细化、全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