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文贵
页数:36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004609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书除绪论外共八章,分为三大部分,基本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本书第一部分,是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复述和梳理,如制度的定义、构成及其本质,非正式制度的特征和作用,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
第二章到第七章是本书第二部分,分别就非正式制度中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习惯习俗和宗教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共分六章进行了探讨。
第八章是本书第三部分,是全书的总结。认为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是一种互动与耦合的关系,非正式制度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增进非正式制度变迁;非正式制度各因素之间也是一种互动与耦合的关系,彼此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必须调度重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容,努力增进非正式制度变迁,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目录
丛书总序
摘要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反思
二 对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探究
第二节 一个鸟瞰:文献检索与评析
一 国外早期的研究
二 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注
三 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四 简要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基本结构
三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非正式制度与经注发展:一般理论说明
第一节 制度及其分类
一 制度的定义及其本质
二 制度的构成
三 非正式制度、文化与社会资本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关系
一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区别
二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联系
三 非正式制度的特征及作用
第三节 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一 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简要回顾
二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分析
三 制度与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 意识形态: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
一 意识形态范畴溯源与梳理
二 意识形态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三 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功能与绩效
一 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的互动
二 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的互动
一 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相关例证的说明
三 经济发展促进意识形态的变迁
第三章 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的客观背景
第一节 路径依赖与历史的重要性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的依赖分析框架
二 历史至关重要
第二节 文化传统的特征
……
第四章 价值观念:经济发展的价值支柱
第五章 伦理道德:经济发展的精神构件
第六章 习惯习俗:经济发展的潜在镜像
第七章 宗教: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第八章 总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反思
二 对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探究
第二节 一个鸟瞰:文献检索与评析
一 国外早期的研究
二 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注
三 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四 简要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基本结构
三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非正式制度与经注发展:一般理论说明
第一节 制度及其分类
一 制度的定义及其本质
二 制度的构成
三 非正式制度、文化与社会资本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关系
一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区别
二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联系
三 非正式制度的特征及作用
第三节 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一 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简要回顾
二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分析
三 制度与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 意识形态: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
一 意识形态范畴溯源与梳理
二 意识形态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三 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功能与绩效
一 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的互动
二 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的互动
一 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相关例证的说明
三 经济发展促进意识形态的变迁
第三章 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的客观背景
第一节 路径依赖与历史的重要性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的依赖分析框架
二 历史至关重要
第二节 文化传统的特征
……
第四章 价值观念:经济发展的价值支柱
第五章 伦理道德:经济发展的精神构件
第六章 习惯习俗:经济发展的潜在镜像
第七章 宗教: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第八章 总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