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农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整合方式研究

封面

作者:高满良

页数:26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877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农村治理中的本土资源——非正式制度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考察作为两种不同的运行机制和适用环境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在农村治理中的关系及实践状态。立足于农村“善治”目标的实现,应该如何整合农村社会中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又为农村治理搭建和谐、高效、融合稳定的制度平台,既充分利用农村传统资源,又保证国家现代化意志的实现。

作者简介

高满良,男,1980出生,彝族,云南宣威人,毕业于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得政治学学士、硕士学位。2006年起任教于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基层社会治理与农村社会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5年以来,担任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致力于乡村社会变迁、乡村社会治理方面的系列调查。已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曲靖市发改委重大委托项目一项,参与国家项目、省级重大招标项目多项。

本书特色

高满良最的《农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整合方式研究》分析和梳理了农村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主要内容、当代形态及其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冲突、相容、转化的“实然
”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导向出发,提出了农村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有效整合的原则、动力机制和其体路径。成果形成了相对厚实的个案,可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为不同的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各社会建设主体探寻合理的治理路径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理论和经验素材。

目录

第一章 导论一 研究课题的提出二 研究述评三 农村制度研究存在的不足四 研究目的和意义五 关键概念的界定六 理论分析方法七 研究基本思路八 研究的特点九 调查选定与资料收集
第二章 非正式制度的当代形态及其对农村治理的影响第一节 非正式制度的产生及其基本功能一 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内涵二 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三 非正式制度的基本特征四 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功能第二节 经济社会结构的嬗变与农村非正式制度的变化和发展一 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与非正式制度的嬗变二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与非正式制度的嬗变第三节 非正式制度的当代形态及其主要内容一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乡村社会意识二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人情交往三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面子观四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宗教信仰五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地方性社会规范六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村规民约七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家族认同第四节 非正式制度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一 非正式制度对农村社会的积极影响二 非正式制度对农村社会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 农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分析第一节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面向一 计划生育制度的国家逻辑与乡村实践二 政府效力与乡村阻力:农村调解制度的困境三 丧葬制度的国家逻辑与乡村效应四 制度冲突关系的原因探究五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冲突的本质及其后果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融合面向一 不用抓的“计划生育”制度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隐形推手”三 儒家文化:既是正式制度也是非正式制度四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融合的本质及结果第三节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转化一 非正式制度转化为正式制度二 正式制度转变为非正式制度三 制度演化的逻辑
第四章 农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整合第一节 农村善治与制度整合一 农村“善治”的提出二 农村“善治”迫切需要推进制度整合三 农村制度整合的科学理解第二节 制度整合的基本原则一 以市场化为导向 二 以文化建设为推力 三 以制度权威建设为基础第三节 制度整合的动力机制一 进一步构筑开放型社会结构二 知识的积累和认知的提高三 合理的利益诱使和成本分摊机制第四节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整合的具体路径一 进一步完善农村正式制度体系二 通过“制度吸纳”把积极的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化三 进一步改造非正式制度四 通过“过渡性制度安排”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五 合理选择制度变迁方式
第五章 结论与发现一 研究的基本结论二 研究发现
附录附录一:调查问卷提纲附录二:开放式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农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整合方式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13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