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及其构建

封面

作者:李伟著

页数:21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216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定阶段,而现代化实践的发展又需要现代化理论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具体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及其构建/天津大学社会科学文库》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紧密相连,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问题和现实境遇为切入点,从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过程。

作者简介

  李伟,男,1983年出生于山西朔州。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2004-2014年十年间相继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取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主要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青年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项。近年来在《中国青年研究》《思想教育研究》《理论学刊》《理论探索》《理论与改革》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多篇被《教育科学文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少年导刊》等转载。

本书特色

李伟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及其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为研究主题,通过转型的视角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实践,同时又改变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思路,将理论视线从专注于研究“什么转型”,转向“为何转型”以及“怎样转型”等本源性问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四节 理论创新与研究限度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概念考察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概念辨析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关系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概念的方法论思考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研究视域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结构转型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动力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动力之一: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型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动力之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动力之三:现代社会人的需要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变迁:单一动力到复合动力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意识,推进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第二节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视野,推进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第三节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效用,推进实践功能的现代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及其构建/天津大学社会科学文库》:  一 基本假设  基于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及其构建/天津大学社会科学文库》的研究假设: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实践命题。现代性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生存结构和历史处境,致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共存的现实。而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现代化转型,在某种意义上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提供有益的方法论启示。将转型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目的在于论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质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其次,目前中国社会深刻的转型,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历史契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总体性的变化,这意味着人的主体性的增强、一些传统观念受到质疑,如此等等,但它却并不必然会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实际上也是一个自主建构、自我提升的实践过程。最后,社会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并不是单向的因果逻辑关系,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却在客观上有助于疏导、化解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认识的困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研究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及其构建/天津大学社会科学文库》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为研究主题,然而我们不是从一般意义上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而主要是探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生成逻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及其构建/天津大学社会科学文库》立论的根基,也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本质的关键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及其构建/天津大学社会科学文库》通过转型的视角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实践,同时又改变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思路,将理论视线从专注于研究“什么转型”,转向“为何转型”以及“怎样转型”等本源性问题。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相关概念、范畴进行学理性的分析,进一步厘清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概念的误用和混淆。其次,重点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动力。在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生成动力,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路径的前提。最后,在立足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现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三研究方法  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建设以来,在科学化目标的推动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日益增强,其中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而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宏观哲学层面的方法论、中观理论层面的研究范式以及具体操作层面的技术手段。无疑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及其构建/天津大学社会科学文库》的理论研究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研究范式的选择和具体技术手段的应用,也直接关系到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及其构建/天津大学社会科学文库》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过程分析研究范式,具体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及其构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7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