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于新华编著
页数:146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81781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对于广大初中学子来说,解题过程中常常有这样那样的困惑,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立意不高,本书由江苏省特级教师、数学教研员、解题研究专家于新华老师编写,结合二十多年教学、辅导和命题经验,通过16讲突破学生的认识和解题的技能.如《第1讲:一点的遐想》和《第2讲:两点的联想》,让同学们见点、识点、用点,形成对参数点的整体认识;又如《第3讲:直线中“k”的颜值》,让学生认识到直线中的“k”的几何意义,犹如直线下方悬挂了一串串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再如《第6讲:让圆不再有隐形的翅膀》,让同学们发现问题中的隐形圆,将隐形圆显性化,让思维长出翅膀,解决问题,等等.期待广大初中学子在本书的引领下深刻理解初中教学的理念,在“算”“证”两个字上下功夫,练就一双能够洞察问题深层结构的慧眼,不仅学会解题,更能发展智慧.让聪明的你变得更加聪明!
作者简介
于新华,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常州市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中国数学奥赛教练员,担任多年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教研员;曾获得 “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常州市十佳青年”,“常州市优秀教研员”等荣誉称号.
任教过从初中到高中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视野开阔,情趣交融;居高临下,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曾辅导两名学生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荣获一等奖.主持江苏省教研课题《以数学文化引领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并顺利结题.在《数学教育学报》等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60余篇.
曾独立编著苏教版3-1“数学史选讲”《学习与评价》教材用书(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通过问题学解题》(七、八、九三个年级.吉林大学出版社),还参编“3+x高考名师导航”(数学.新时代出版社)、《名师导学丛书》(天津教育出版社)、《冲刺金牌奥林匹克解题指导(高中数学)》、《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指导•提升•培训教材》、《高中数学奥林匹克读本(上.南京大学出版社))》、《初中数学竞赛赛前训练(八年级.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奥林匹克同步教程(七年级.北京教育出版社)》、《一课3练7年级数学(下.延边出版社)》等书籍.
相关资料
写给于特的《16讲》
我不曾见过于特,庆幸的是进了他所在的网研群。于特数学功底非常深厚,数学视野十分开阔,教研经验极其丰富,解题能力特别强;心系数学文化,有一种别样的数学情怀。他钟情数学教研,从事教研近二十载。于特热衷于交流分享,活跃在网研群中,经常为老师们释疑解难。他平易近人,言谈风趣幽默,乐施好济,倾情助力教研,深受老师们敬重。于特多次开展网研讲座和线下专场讲座,场场精彩,大家收获满满。毫不夸张地说,每次听讲,对个人的专业成长都是一次提升。由于工作原因,我未有机缘参加线下专场学习,对于他的解题思想,在网研中亦可窥见一斑。他首创的确定性思想、因果分析法,让我们回归到解题的本真,理会到思路自然生成的美妙。他提出、提炼、总结的“论纵横比、增量巧设、垂直处理、矩形大法、12345、解三角形、面积技巧、几何变换、捆绑旋转、几何最值”,风靡解题教研群,易学实用,老师们竞相学习。解题时,于特总是跳出常人的思路,解开惯性的禁锢,打破思维的藩篱,从另一种高度,从另一种视野,审视解题的突破口和自然生长点,给人眼前一亮,然而所有的思路又是那么顺乎其然,规避了“蓄意”构造的伤害。其立意之高,道法之深,构思之巧,解法之妙,意蕴深长,耐人寻味,令人拍案叫绝。我们真心期待于特把心中的宝贝变成铅字,让更多的师生受益。
在这种千呼万唤的背景下,于特的力作——《16讲》,即将开印、首发,还有比这更激动人心的事么?新年拥有一本于特的《16讲》,成了众多老师的心愿。我有理由相信,《16讲》一定能够成为中考二轮复习的利器。
在网研群中,虽然是潜水,我一直在默默地关注,期待《16讲》尽快开印、发行。
如今,《16讲》首发临近,心生激动。按捺不住,只有斗胆地晾晒自己的心情。借网群一角,栖息自己的心境,分享自己的感受。但愿大家没有被打扰,万分谢谢群主、群友的包容。
祝福大家开心、进步、收获;
祈望大家平安、健康、幸福。
期盼,16讲,向你我一天天地走近;
期盼,16讲,散发油墨的芳香不只是萦绕在我的睡梦!
16讲,频传火爆的热词,
燃烧在这个季节里;
16讲,疯传笑谈的热议,
温暖在数学人的心窝里。
她的炽热,烘烤着冬的寒意;
她的炙焰,照亮着我的希冀。
昨天的祈盼,今日的翘首,
化作此刻急不可耐的等待;
昨日的期待,今日的期许,
又一次加剧了心中的热度。
翻翻日历,屈指数数——
何时成铅?盼望着早日发行的佳音;
留心公告,关注消息——
何日上架?期待着早日付梓的喜讯。
我怎么不热恋那神奇的几何构造?
只是心有余悸,又恐被伤倒;
我何尝不钟情那最的构思技巧?
只是力有不及,又怕被迷倒。
我多么倾慕灵光一闪的美妙,
只是不知稍纵即逝的灵感,何时来到?
我多想欣赏简约妩媚的线条,
只是不知横空出世的辅助,何时想到?
书市上汗牛充栋的书籍,
看多了也许是一种负累。
原谅愚钝的我,
五花八门的法术,模糊了我的双眼,
真的有太多的不明了。
拯救迷茫的我,
能否告诉我——
回归本真,水到渠成,思路自然生成的奇妙?
能否告诉我——
探寻因果关系,莫非就是寻觅思维的根?
能否告诉我——
遵循确定分析,莫非就是寻觅思维的源?
解题有法,但无定法——
自然生成的解题思路,依然是我心之所向。
那种技巧雕琢的花瓶,就留给我默默欣赏。
我依旧期待,期待看到作者精心聚集的法宝。
我依旧期待,期待看到作者呕心提炼的秘笈。
我依旧期待,期待看到作者沥血浸染的思想。
16讲,每一讲都是一首动情的诗呀,
读罢,定然是意犹未尽,驿动心扉;
16讲,每一讲都是一幅动感的画呀,
看罢,定然会赏心悦目,怡情益智;
16讲,每一讲都是一首动听的歌呀,
听罢,定然是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16讲,每一讲都是一道多彩的景呀,
览罢,定然是神清气爽,美不胜收!
张清明 二〇一八年一月三日星期三于深圳
目录
第1讲 一点的遐想
第2讲 两点的联想
第3讲 直线中“k”的颜值
第4讲 直线型函数图像的应用
第5讲 基本几何模型
第6讲 让圆不再有隐形的翅膀
第7讲 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存在性分析
第8讲 平行线的那些事
第9讲 三角形里的故事
第10讲 细品带参二次函数
第11讲 不一样的旋转,不一样的风景
第12讲 单线段的最值
第13讲 线段和的最值
第14讲 折叠问题
第15讲 尺规作图
第16讲 定值










